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参考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20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参考答案

来李代桃僵。 ....

D. 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猴子实验显示,接种这种疫苗能保护它

们免受与人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这为防御艾滋病带来了新希望。(将“防御”改为“防治”)

B. 2018年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14600元。(在“稳定”后面加上“增长”) C. 为应对今年最强寒潮,将适时监测天气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融冰装置、

融冰方式的安排和应急队伍的准备,确保防冰措施安排有序到位。(在“将”前面加上“有关部门”)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公布并通过。(将“公布”和“通过”调换位置)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黄旭华、钟南山、蓝天野、韦昌进、陈铎、刘佳等人,他们的人生诠释了时代楷模的非凡价值。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梦想,绽放光彩,如领航的北斗,让我们看到方向。他们在巨大的挑战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在金钱的诱惑前,不忘初心,坚定选择,如坚毅的磐石,让我们感受力量。

语 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分)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

村》)(2分)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1)年且九十( ) (2)始一反焉( ) ..(3)固不可彻(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甚矣,汝之不惠!

1

□□□□□□□,□□□□□□□。(2分)

(4)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1分)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4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qí dǎo的钟声也响了。 (2)摄影家们zhēn zhuó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儿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fù yōng fēng y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B. 这座兰亭园修葺得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觞的感觉。 ..

C.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一旦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就用统计失误为由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并付诸行动是情节的开端,愚公驳斥前

来阻止移山的智叟是情节的发展,有神助力、山被移走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B. 文中的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

惠”之举。智叟的平庸和愚公的高尚形成强烈的对比。

C. 毛泽东曾引用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

人民比作天帝,这是“古为今用”的范例。

D.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幻

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

(二)(9分)

曹沫劫齐桓公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曹沫下坛,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节选自《左传》,有删改)

9.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 久而乃和 B.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 执经叩问 ....

C. 辞令如故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 河曲智叟亡以应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曹沫说“今鲁城坏即压齐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管仲认为“倍约”有什么危害?(3分)

命更长,结婚率降低,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更少,离婚的人更多且独居的人也更多”,因此这

种现象在这类国家中更为突出。在美国,总人口近13%的人——约有4260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孤独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生活中无人陪伴,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结婚。此外,婚姻和子女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7)霍尔特-伦斯塔德建议尽早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孤独流行病”正在逼近,其造成的影响远超心理学范畴。

(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有删改)

链接: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面临着“孤独流行病”。为应对上述问题,伦斯塔德建议,各方都应高度重视并行动起来——科研机构应增加相关研究,学校应关注社交技能的培养,医生应将社交纳入医疗检查,个人应为退休后的社会交往做好准备,社区应提供娱乐中心和社区花园等用来聚会、互动的场所等。

(选自《科技日报》2017年8月8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孤独流行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富裕和城市发展良好的国家中,“孤独流行病”正在逼近,孤独似乎是当代生活的默

认特征,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B. 生活在孤独环境中的人与保持社交关系的人相比,其早死概率提升50%,而丰富的社会

关系可使早死概率下降50%。

C. 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肥胖,社会关系的死亡风险高于吸烟和

饮酒的死亡风险。

D.“孤独流行病”并不仅限于富裕国家,但这种现象在这类国家中更为突出,其造成的影

响远超心理学范畴。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选文通过新闻报道和科学研究报告向我们说明了“孤独流行病”的现状、产生原因,并

提醒人们尽早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B. 选文对“孤独流行病”并没有下定义,主要是通过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让我们了解到隔绝、

孤独和独居等都属于“孤独流行病”。

C. 选文第⑥段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富裕国家的“孤独流行病”

的现象更为突出。

D. 选文采用由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的逻辑顺序,向我们强调说明“孤独流行病”的影响,

链接材料还提出各方应该关注的地方。

14.结合选文,请你谈谈个人和学校可以为预防“孤独流行病”做出那些努力?(4分)

(三)(10分)

发达国家需警惕“孤独流行病”

(1)在富裕和城市发展良好的国家中,“孤独流行病”正在逼近,其造成的影响远超心理学范畴。

(2)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2月22日报道,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长;全球范围内分散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个人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高于集体文化……孤独似乎是当代生活的默认特征,尤其体现在富裕和城市发展良好的国家中。科学指出,孤独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3)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称:“分析以往研究发现,生活在孤独环境中的人与保持社交关系的人相比,其早死概率提升50%。”

(4)石英财经网站提到了两份综合分析报告,这两份报告旨在评估社会关系对健康的影响程度。该网站指出,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约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心理学教授朱莉安娜·霍尔特-伦斯塔德在美国心理学会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提交了上述分析”。

(5)涵盖148项研究、涉及逾30万参与者的第一份分析指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可使早死概率下降50%。第二份分析涵盖70项研究,涉及来自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近340万人。该分析指出,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肥胖。该网站称,“这些发现表明,社会关系对死亡风险产生影响,与吸烟和饮酒等公认死亡风险因素相当。”

(6)霍尔特-伦斯塔德说,尽管这种“流行病”并不仅限于富裕国家,但由于富裕国家“寿

2

(四)(17分)

遇见

(1)有段时间,当电梯下到九楼时总会停下,一位清瘦的老人担着菜篮子进来。我忙往里边靠,生怕他的篮子挂了我的丝袜。他歉意地对我笑笑,我向他道声“早”,我们成了熟人。 (2)他老家在青溪,那儿少水田多沟壑,漫山遍野生长着翠竹。老伴过世后,在城里教书的儿子把他接来同住,他在儿子的家里清坐了一个星期,心如一块荒地,空空荡荡,没有着落。

(3)“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肩膀上挑起了担子,手里有活计,日子就顺溜了。”他把扁担放进菜篮子的棕绳套里,挑着出了电梯。

(4)下班时,我顺路去菜市场,在菜市场的边上,看到了他。他戴着草帽,穿着发黄的白汗衫,扁担横放在地上,坐在扁担上忙活,我记忆中乡村的爷爷伯伯都是这个样。他在小木墩上削竹筷子,看到我,有些羞涩地笑笑:“没有什么时新菜,都是些乡里的土货。”我搜寻着他的担子。一个菜篮子装满了加工好的竹器,另一个装着生姜、蒜瓣、马铃薯,外相不太光鲜,个头

也不齐整,但土块抹得很干净。在菜篮的一角,码着一小堆草药,矮山茶、万岁藤、车前草等等,都用翠绿的棕叶扎着。

(5)我欣喜不已。这些生长在田边山野的草药,在儿时,母亲都教我认识过,伤风脑痛都靠它们煎水喝,葛根、山麦冬还挖了去药铺换零花钱,还有那用来捆扎的翠绿棕叶,更是我心底的一个情结。我知道矮山茶、淡竹叶、山麦冬、白茅根煎水能润泽我那嘶哑的喉咙,每样都拿了一小把,我还喜欢他剖得细致而匀称的锅刷、竹筷子和量米的竹升子,那些,都是儿时厨房的味道。

(6)有个女人有点匆忙地走过来,看到菜筐里有一袋选好了的蒜瓣,提着那袋要老人称,老人说:“这是别人买了忘记拿了,我给他带来三天了,他怎么还没记起来。”买蒜的女人说:“你先卖给我,他什么时候来拿,再给他称几斤不就行了吗?”老人停了一下,说:“那不行,人家付了钱,东西就是人家的了,我怎么能随便调换呢?”围在他担子边上的人都笑了,他的话,他的土货,充满了古意和温暖。

(7)爱人挂在裤扣上的一大串钥匙丢了,是晚上来学校接我时丢的,爱人很懊恼。我安慰他说:“明早去学校我再找一遍,兴许就找到了。”

(8)第二天清早,行人稀少,路面一目了然,但街道已被打扫干净了。我心里打鼓:钥匙真的丢了,要换好几把锁呢。来到红绿灯街口,一辆垃圾收集车停在那儿,橘红色马甲们忙碌着,我抱着侥幸心理向他们打听有没有人捡到钥匙,他们都说没有。那个蹲在地上的司机问我在哪一线路丢的,我告诉了他,他说,那一路的清扫是由一位老姑婆负责的,她平时都到得早,今天还没把垃圾装来。

(9)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女人吃力地拖着垃圾桶急匆匆赶来了。“怎么搞到这个时候?”司机大声喊道。

(10)“那个摆夜宵的地方,到处是垃圾,我用力扫过去,听到一串钥匙落到排水沟去了。我想,糟了,钥匙丢了多不方便啊。如果落在路上,总有人寻到,我把人家的钥匙扫进了水沟,不捡上来人家就永远找不到了。我只好挪开排水沟上的水泥花格,在水沟里淘了好一阵……”我赶忙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钥匙看,真是爱人的那串。我高兴得很,拿出钱包掏钱感谢她,她说:“这有什么,我捡的钱包都还给人家呢。是你家的,你拿走就是。”她倒完垃圾,疲惫地坐在水泥台阶上。见我还站在那里,她挥动着那只青筋突出干瘦乌黑的手,示意我走。我对她道了声谢,走了。

(11)一连几个早晨,在红绿灯街口,在那一溜橘红色马甲中,都没有见到这位老姑婆。我忍不住向司机打听,司机说,农村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她回乡里做保洁员了。

(12)洒水车那熟悉的音乐裹挟着水花,从街口呼啸而过,留下一片清爽。我迎着湿润润的空气,走在洁净齐整的街上,想起了她。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5日;有删改)

15.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情节 “我”的心理 电梯偶遇老人 (1) 发现老人卖草药 找钥匙见到路面打扫干净 找到爱人的钥匙 (2) (3) (4)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感谢上苍,给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它,我们看到母爱如涓涓细流,父爱如伟岸高山;因为它,我感受到家乡的淳朴美丽,四季的如诗如画;因为它,我领略诗词歌赋的典雅,风流人物的潇洒……

请以“我眼中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镇静了半天,他想要把那片血变成的简单的字,流泻出来。一切都在记忆中,一想便全想起来,他得慢慢的把它们排列好,整理好。他是要说出一部活的历史,虽然不晓得其中的意义,可是那一串委屈是真切的,清楚的。

曹先生看出他正在思索,轻轻的坐下,等着他说。

祥子低着头愣了好大半天,忽然抬头看看曹先生,仿佛若是找不到个人听他说,就不说也好似的。

“说吧!”曹先生点了点头。

祥子开始说过去的事,从怎么由乡间到城里说起。本来不想说这些没用的事,可是不说这些,心中不能痛快,事情也显着不齐全。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每一滴汗,每一滴血,都是由生命中流出去的,所以每一件事都有值得说的价值。

B

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节选自《骆驼祥子》)

1. 根据A文段中划线句的提示,结合两文段之前的情节,写出祥子感到“委屈”的四件事。(写“小福子之死”

内容,不给分)(4分)

2. 结合B文段,说说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3. 选段B写小福子死了,祥子发出“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的感慨。结合原著,说说祥子为何有此感受。

(4分)

3

16.根据全文内容,分析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加点词,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他在小木墩上削竹筷子,看到我,有些羞涩地笑笑:“没有什么时新菜,都是些乡里的..土货。”

(2)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女人吃力地拖着垃圾桶急匆匆赶来了。 ...18.文章的标题是“遇见”,还有另一个标题“小城来客”,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好?请分析理由。(5分)

7 4 (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

王屋山怎么样呢?(2分)(踩点得分:“以”、“曾”各1分)

(2)你也太不聪明了!(2分)(踩点得分:倒装句、“惠”各1

分,“聪明” 译为“聪慧”也对)

8 3 D (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二) 9

9 3 B(A.求和/暖和;B.拿着;C.原来的(神色)/因此;D丢失/没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

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

10 3 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11 3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 一 24

1 10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为止。

⑴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 ⑵ 2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12 ⑶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符)

⑷ 2 晓驾炭车辗冰辙

13 ⑸ 4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14 探看。

2 4 ⑴祈祷 ⑵斟酌 ⑶人情世故 ⑷附庸风雅

3 3 C(“李代桃僵”指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

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用在此处不合适)

4 3 B(应该删去“以上”)

(四) 5 4 示例一:不畏困难,勇于突破,如沙场的号角,让我们鼓起士气。

15 示例二:迎难而上,刻苦钻研,如破浪的航船,让我们振奋精神。

(每空1分)

16 二 46

(一) 10

6 3 (1)将近(1分)(“接近”也给分)

(2)同“返”,往返(1分)(“同”写成“通”也给分) (3)通达,这里指改变(1分)(“通达”、“改变”都给分)

4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使用4条及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1)曹沫说:意思是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

边境,(1分)意思是:齐国对鲁国的侵略已经太过分了。(答“贪得无厌”、“欺人太甚”也给分) (1分)

(2)背约就是失信于天下,得鲁地而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

去天下的援助,实在不合算。(采分点是“失信”和“失去援助”,都答到才能得1分)

10

3 C(“社会关系的死亡风险高于吸烟和饮酒的死亡风险”表述与原文不3 C(第⑥段没有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 个人方面:我们应该多关心身边的独居老人、孤独的人,(答到1点

即可得1分 )让他们尽量避免生活在孤独环境中,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关系。(答到1点即可得1分 )学校方面:应关注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关心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每点1分,共2分)

17

4 (1)嫌弃躲避/不愿亲近/略显嫌弃 (2)欣喜不已/惊喜激动 (3)

忐忑担忧/ 不安担心/忐忑不安 (4)高兴感激/高兴感动(一点一分,核心意思对即可)

4 第②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了老人的背景(1分),“老家在清溪”,

“漫山遍野生长着翠竹”,为后文老人卖加工好的竹器作铺垫(或写引出下文老人卖自己加工的竹器的情节),使得情节合理完整(1分);老人被接到城里,“清坐了一个星期”,“心如一块荒地,空空荡荡,没有着落”引出后文老人卖起了自己加工的竹器和乡里的土货的情节(1分)(或写引出下文老人卖土货的情节),

老人闲不住,肩膀上挑起了担子,手里有活计,日子就顺溜,塑造出一个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的老人形象。(或写表现出一个勤劳纯朴的农村老人形象。)(1分)(一点1分,插叙交代内容1分,两个引出后文各得1分,人物形象得1分)

17 4 (1)“笑笑”是神态描写,写出了老人卖土货时遇到熟人的羞涩的

情态(1分)(或写出老人羞涩的样子),老人一生勤劳,无法忍受清坐,自食其力,可自己卖的都是土货,看到熟人而感到羞涩,表现出老人的淳朴和憨厚(或质朴和善良)。(1分)

(2)“急匆匆”是神态描写,写出了老姑婆找到钥匙后着急往垃圾

收集车赶的情态(1分)(或老姑婆着急赶往垃圾收集车的神态,或写出了她焦急的神态),平日里她到得很早,今日因为把钥匙扫进了排水沟而去掏钥匙耽误了时间,她担心司机着急,也担心失主找钥匙着急,表现出老姑婆工作的尽职尽责,也表现出老姑婆的热心、诚信和善良。(1分)

18 5 示例一:认为“遇见”更好,(1分)“遇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在电梯遇见老人,在菜市场再次遇见老人,找钥匙时遇见老姑婆,故事围绕两个人的遇见而展开。(2分)“遇见”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两次不同的遇见,展现了农村人善良、纯朴、诚信的美好人性,遇见的不只是人,也是美好。(2分)(判断得1分,概括内容或者情节得2分,暗示主旨,写出主旨得2分,不写出主旨只得1分。)

示例二:认为“小城来客”更好,(1分)“小城来客”交代了写对对象,文章主要围绕两个来城市的农村老人而展开。(2分)标题设置了悬念,“来客”为何人,做了什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暗含了文章主旨,文章赞美了“小城来客”身上展现出的善良、纯朴和诚信的美好品质。(2分)(判断得1分,交代写作对象得2分,暗含文章主旨,并写出主旨得2分,不写主旨只得1分)(两个标题都可以选,要围绕其含义和作用并结合文意作答。)

三 50

19 50 按中考评分标准

附加题 10

1 4 示例一:祥子拉着客人去了危险地带,被大兵拉去充军,车被抢走。

示例二:祥子在杨宅拉包月,但杨家人异常刻薄,拼命使唤祥子,祥

子忍辱负重,最后愤然离开。

示例三:祥子第二次买车的血汗钱被孙侦探勒索走,祥子买车的梦想

5

破灭。

示例四:祥子被虎妞逼迫结婚,过着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示例五:虎妞买下同院二强子的旧车,祥子因知晓车的历史很不喜欢,

但苦于自己没钱而无可奈何。

示例六: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子不得不卖车办丧事。 (答对1点得1分,不超过4分)

2 2 ①“暗淡”、寂静的松树林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1分)

②烘托祥子得知小福子死讯后内心的悲怆;(1分)

3 4 ①小福子的死彻底击垮了祥子,“好人没有好报”的事实使祥子对生

活彻底失去了信心;(1分)

②历经三起三落打击后的他,悲愤地否定自己的奋斗,意识到自己企图通过努力来改变处境,只是痴心妄想。(2分)

③表现其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的心理,为其下文写祥子的颓废做铺垫。

(1分)

参考译文:

曹沫做鲁国的将军,跟齐国作战,多次战败而逃。鲁庄公害怕了,就献遂邑(这个地方)给齐国来求和。齐桓公答应跟鲁庄公在柯地相会并结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以后,曹沫手里拿着匕首挟持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侍从没有一个敢动,齐桓公于是问曹沫说:“你想要做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侵略鲁国也已经太过分了。现在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吧。”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国土。曹沫走下会盟之坛,脸色没有改变,说话跟原来一样若无其事。齐桓公很生气,想违背约定。管仲说:“不能这样做。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于是齐桓公就把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曹沫三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也全部回到鲁国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