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3、《 老山界》 第 1 学时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困难。 2、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及好处。 3、感受红军不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1、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感受红军不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导 学 过 程 一、课前先学 1、朗读课文两遍,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苛捐杂税( )骨碌( )酣然入梦( )打颤( )呜咽......( ) 蜷起来( ) 闪烁( )缀着( ) 咀嚼 ( ) 澎湃......( ) 2、请用一句话把全文内容概括出来。 3、划出表示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句子,理清文章层次。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红军翻山经受了哪些困难? 5、自主提问(写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自主空间 二、课堂探究: 1、课堂自学 ⑴划出表示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句子,并概括发生了那些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有时一个时间里发生的事比较多,要找出主要的。) ⑵ 红军翻越老山界之“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并简洁概括。) ⑶ 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2、组内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问) 3、组际交流(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4、拓展延伸 说过“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结合课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0字左右) 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点缀( ) 呜咽( ) 咀嚼( )盛饭( ) .....蜷缩( ) 落得很远( )酣然入梦( )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句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空缺的横线上。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 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A、害怕B、担心C、生怕)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 勇气前进。(A、凭着B、鼓着C、靠着)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 的队伍战胜了。(A、沉重B、笨重C、繁重) 3、解释加点词 (1)准会疼死人。( )②我已经落得很远了。 ( )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老山界,又名越城岭,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战胜的第一道困难,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老山界现原始森林公园,该公园位于资源、兴安两县交界处,山势挺拔,地势陡峭,气候植被成垂直分布,每拔400-1200米为常绿阔虽林和针叶林,1200-1600米是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1800米以上为针虽和阔叶混交林。第四纪时未受到冰川的侵袭,可称得上是我国古老孓遗植物王国, 至今保持着原生植被类型, 如银杉、铁杉、冷杉等, 还有种属众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奇峰怪石和随处可见的溪水。这里也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翻过的第一座高山, 陆定一就曾撰写《老山界》一文,后又赞老山界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嵋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