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档案
1、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4.1.1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应符合 JT617-2004 的规定。
4.1.2 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4.1.3 在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设置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4.1.4 进入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
a) 禁止随身携带火种;
b) 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c) 严禁吸烟;
d) 穿着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
4.1.5 雷雨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湿潮措施有效。
4.1.6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车速为 60km/h ,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 80 km/h ,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如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 20 km/h ,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4.1.7 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2 h 检查一次。若发现货损(如丢失、泄漏等),应及时联系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4.1.8 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 4 h 应休息 20min 以上; 24 h 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8h 。
4.1.9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选择在安全地点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汽车修理企业进行。
4.1.10 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
4.1.11 对装有易燃易爆的和有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运输车辆,不得动火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向当地门报告,根据所装载的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转自:生活安全网(http://anquanweb.com)
2、各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目录及内容都是什么?
一、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一)岗位各类人员责任制主要包括:
1.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3.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4.其他副职的安全责任制;
5.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6.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7.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8.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9.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0.材料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1.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2.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3.项目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4.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5.作业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6.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二)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主要包括
1.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2.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3.技术质量部门的职责;
4.设备材料采购部门的职责;
5.财务部门的职责;
6.教育部门的职责;
7.人事管理部门的职责;
8.卫生,后勤部门的职责;
9.项目部及其所属相关部门职责等。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培训考核制度;
2.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4.特定情况下的适时安全教育制度;
5.班前安全教育制度;
6.转岗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明确事故上报时间、人员、上报内容;
2.建立健全事故登记台帐。
(三)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1.要体现各级交底的原则;
2.要明确交底的时间。
(四)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
1.要落实防火责任人及器材;
2.要明确消防的定期检查制度。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
2.要明确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
(六)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要明确分级检查时间及参加人员;
2.要明确季节性及特殊情况检查及参加人员;
3.明确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复查措施。
(七)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明确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程序及相关内容。
(八)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明确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的种类、型号。建立报废淘汰工艺和设备台帐。
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应包括按企业资质业务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工种、设备操作及防止其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等类型事故的操作规程目录及内容
与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档案相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