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第4期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S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Aug.,2002 Vo1.24 No.4 第24卷第4期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 孙呈学 邓觉平 (邵阳电视台,湖南邵阳422000) 【摘 要】网络技术的进步引发人类信息传播,网络媒体应运而生,面对这一新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新 闻信息源、采集能力、社会认知度和较低的接触使用成本四大优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优势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74(2002)04—0109—02 互联网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 起,在内容上便实行“拿来主义”,各网站的新闻主要来自报刊、电 式和生活方式。“一网既出”,引发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一场革 视以及通讯社等传统媒体。对于视频信息而言,更是掌握在电视媒 命: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和网络 体手里,在制播分离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社会化制作尚未普及的 传播的高度实时性、受众参与性、交互性等到前所未有的优势,使 年代,电视媒体是最强大的、最可靠的视频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 传统媒体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不少传统媒体 者,网络媒体暂时还无法在这一点上胜出。 在此压力之下,纷纷创办自己的媒体网站,以主动出击的积极姿态 像Yahoo、美国在线(AOL)和国内的新浪网,它们从来就没有 迎接这场严峻的挑战。有不少学者则从另一外角度看待这种传统 过自己的采访人员,网络从事的只是整合或整理工作,以期给用户 媒体的“网上之行”,认为传统媒体正在被网络,被网络媒体 提供信息和方便。新浪网的新闻中心是全球第一家24小时播出的 “融化”,传统媒体的唯一出路是缴械投降,投怀送抱。许多学者甚 中文网站,他们绝大多数新闻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现在 至提出了“消亡论”,他们认为:电子报纸和网络电视将会令原有的 这家网站在全国有五十多家传媒合作对象,包括报纸、杂志、电台、 三大传统媒体黯然退出传播舞台。很多网络调查数据也似乎在印 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筛选和编辑之后迅即在 证着这一推测。但是,我认为:正如电视的出现没有造成报纸、广播 网上发布。其新闻的“快捷性”来自于迅速的更换筛选和编辑工作, 的消亡一样,互联网媒体也不会导致传统媒体的终结。因为网络时 而非新闻事业的“第一产业”一一采访。可以说,新浪网的新闻是完 代的传统媒体,依然有它的独特优势,一是丰富可靠的新闻信息 全以传统媒体作为依托的。新浪网作为网络媒体的“龙头老大”是 源,二是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三是较高的社会认知程度,四是较 如此,其它的网站更是如此,而且很多网站连固定的合作对象都没 低的接触使用成本。 有,只能在其它网站上东摘西抄,你抄我、我抄你.造成了千人一面 新闻信息源 的现象。 所以说,传统媒体深厚、扎实,原创的内容,最可靠的信息源, 网络媒体具有新闻流量大、检索方便、容易保存、交互性、实 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本,这正是传统媒体的最大优 时性、海量存储等特点。如美国9・11事件,新浪网在9月11日至9 势所在。因了这一优势,众多主流媒体纷纷上网,开创自己的媒体 月18日七天的时问里,共发布新闻2071条,每条以300字计算, 网站,把触角伸向国际互联网、开拓新的传播领域,借助最现代的 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份对开日报的125版.平均每天15个版。然而 传播技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传统媒体在抢 当人民激情澎湃地上网冲浪,寻觅新闻信息时,却经常苦恼地发 网络媒体的“蛋糕”。 现,信息单一陈旧,许多网站的内容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而身 处新技术风口浪尖的“在线人员”,也面临同样的尴尬:他们从事的 事业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壮大,但却并不拥有能够对大量眼睛 二采集能力 传统媒体拥有栩当庞大的受众群体和稳定的专业记者队伍. 产生吸引力的内容,这导致了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 无论是报纸也好,广播电视或通讯社也罢,各种专业新闻工作者少 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 则成百上千,多则上万。训练有素的编辑记者加上广泛的新闻来 有了价值,而且每个新闻网站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其结果是每 源,构成了传统媒体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这些都是网络媒体所望 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做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尘莫及的。因为,对网站而言,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 作为尚处于婴幼儿期的新闻传媒,网络媒体自诞生的那一刻 着方面的障碍,难以在我国现行新闻和下出来, 【收稿日期】2002—03—08 【作者简介】孙呈学(1974-),男,湖南隆回人,邵阳电视台记者。 邓觉平(1963一),男,湖南隆回人,邵阳电视台记者。 】O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使用情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四媒体”而存在,而且,在经营方面它还存在 作和学习中对印刷媒体、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冰冻 况,我们就会发现.网络取代一切传统媒体的设想,至少就目前而 三尺.非一日之寒”,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是时间锻造出来的队 言.是不成熟和偏颇的。 伍,他们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长期逐步形成的 印刷媒体与电子报纸相比,前者更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和阅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政治属性和宽松的环境,机构组织与价 读习惯。在所有的传统媒体中,被认为遭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首推 杂志等印刷媒体。一部分人认为:印刷媒体的所有内容都可 值规律等方面的固有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报纸、促使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的采集能力日益强大.而网络媒体由于 以在互联网上编辑、修改和发布,方便程度不亚于印刷的报纸、杂 受到各方面的种种,一时还难以掌握这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权。 志、书刊,而且这种形式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制作、印刷和邮寄费用一尽管新兴的网络媒体在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但是受众的“漂移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样无疑更加划算。美国的一位编辑丹・奥克 性”和“免费”的网络文化,使它尚未找到一种有效的“盈利模式”. 伦特更是大胆预测,今后40年印刷媒体将完全消失。但我们不能 迄今为止,网站亏损仍然是业界一种“说不出的痛“、生存尚成问 忽视的是:人们阅读报刊、书籍,可以完全放松心态,或走马观花、题.也就谈不上创造条件建立起新闻采访机构与人才网络、在这… 边走边看.或随心所欲地坐着、躺着看,行为比较随便;并且可以自 点上,传统媒体的优势依然是显而易见的。 由地在一个版面上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读。而阅读网页却必 须正襟危坐集中精神在计算机前操作。虽说鼠标轻轻点,信息滚滚 三社会认知度 来,但是毕竟划地为牢颇不自由,而且不能像报纸一样能够在~一个 栩 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始于唐代的邸报,它已经有l300 。很大”的版面上挑选自己想要阅读的东西.这就容易使人疲劳多年的历史,广播和电视也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他们在社 对而言.倒是使用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精力方面付出的成本更小 会上和人民心目中获得了高度的认同,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权威 同时,报纸等媒体还适应着广大受众的社会需求,受众汝到 信息来源。在中国。尤其是1949年以后,我国形成以党报、党刊为 感兴趣的,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比如报纸杂志的创刊号或他喜爱的 主体的报刊传媒体系。1958年以来,形成了以电视台和各省 某一期、某一天的报刊.他可以购买和收藏。可以说,印刷媒体正是 市电视台为主体的电视传媒体系。此外.有日益强大和走向国际化 凭借其信息介质的不可取代性和阅看的适应性、随意性.必将在未 的新华社等新闻通讯社。这些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宣 来的大众传媒中占有一席之地。 传党的方针,引导社会等功能。多年以来的社会生活经验 广播也具有像报纸、书刊一样甚至比它们更多的接触媒介的 和蝶介接触习惯,使广大受众更倾向于从报纸、广播或电视获知各 随意性。比如在火车上,在等候理发时,或骑自行车时、散步时都口T 种时政大事,或寻找自己感兴趣其他信息 加之这几年.传统媒体 以听听广播,可以一边作自己的事,一边听听广播新闻。一台收音 纷纷加大改革力度,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型传播理念.努力使大 机在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收听,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在群 众传播回归人性化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体现在传播内容上,则是 雄纷争的网络时代.只要充分发挥广播播报新闻的快捷性.播发时 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关心广大受众的情感和切身利益.媒体 段的灵活性,听众接收的随意性和接收工具的便携性等优势.』 播 的威信和亲和力因此与日俱进。他们在信誉、品牌、权威性、贴近性 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站稳脚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广大受众沉醉在传统的纸质媒介和电波媒 介中而不会轻易倒戈。 对电视而言,情况相对要复杂一点。它的“一次过”的顺时性 和“单向性传播”的弱点在互联网面前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然而. 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网络媒体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以及 即使是在互联网最发达、最普及的美国,它也不能够完全替代电 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信息的便捷性,致使网上新闻信息的来源情况 视。正如萨特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的生命力仍然和必将旺盛 异常复杂,其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无从保证.“把关人”的作用,以及 不衰。当人们忙碌一天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时.打开电视机、收看 传统的新闻道德规范在这里变得如此苍白无力 网上新闻信息的 固定的电视节目,仍是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因为收看电视也没有 可信度往往难以令人放心。所以,现在学界都在忧心忡忡的探讨网 坐在电脑前那样费力,电视剧、综艺节目或探险节目正可以消除. 络新闻的把关问题。可以断言:网上新闻传播要完全克服网络这一 灭的疲劳。而且,经过多年的熏陶,看电视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为厂 与生俱来的“致命伤”,实现有效控制。尚需时日。 获取信息、放松身心,它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内容 四低成本的媒介接触 另外,从接触媒介的难易程度来说,传统媒体更有优势,书 刊,报纸、广播或电视,普及程度非常之高;而网络媒体不仅要求使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过一个受众信息选择的或然 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使用者必须 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 力的程度 报偿的保证是指 有电脑等硬件和因特网的接人服务。传播内容使受传者感到满足的可能性。通俗的表述就是.受众能不 综上所述,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并不能完全消灭传统媒体,它 传统 能从媒体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费力的程度指受传者使用某种传 只是传统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的出现最终拓展J导致注意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可以说,互联 播途径的难易和花费的精力。这一公式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 媒体未曾拓展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使传统媒体居安思危、不断前进.使 示:传媒越是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接触使用的代价越小, 网媒体的出现,受众选择该传媒的概率就越高;换句话说,就是广播、报纸或电视 其经营更有针对性,同时它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互 必须以最丰富的内容和最便宜、最经济实惠的使用成本来赢得受 联网的时代,四大媒体谁也取代不了谁,它们将会各显神通、辑i互 众,在激烈竞争中获胜。根据这一公式来考察受众在日常生活、工 补充。互联网的时代应该是一个各种媒体大融合、大繁荣的时 t 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