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富者乞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牧羊九十九( ) ②而愿百( ) ③尝访邑里故人( ) ④今君之一成我百(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穷人有没有把仅有的一头羊给富人呢?请给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字数在300字
参:
1.①养。②希望。③寻求。④这。
2.贪心不足蛇吞象。
3.略。
译文:
楚国有个富人,养了九十九头羊而希望有一百头羊。他曾经寻求他村里的熟人。他的
邻居是个穷人,有一头羊,富人请求那穷人说:'我有九十九头羊,现在您这一头给我,我就增加到一百了,那么我拥有的羊数就是整数了。'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贤类编》)
注:社,古代社会的基层单位。伯,长官。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将援弓射之( ) ②竟斗而讼於社伯(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昔人有睹雁翔者。
②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
1.①拉。②竟然,居然。
2.①过去,有看到大雁飞翔的人。②等他们再去找雁,雁已经高飞远走了。
3.做事要掌握时机,当机立断。
《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①间,虽壮夫膂力②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髀(bì),大腿。②膂(lǚ)力,指全身的力气。膂,脊背。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暇日展曝于厅前( ) ②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 ③农非知画,乃识真牛( ) ④公为之叹服(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②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
1.①晒太阳。②暗地里,私下。③懂得。④对,介词。
2.①即使身强力壮的人,使尽全身力气,也不能拉出来。②而这张图,牛都翘起尾巴,似乎很不像啊。
3.①有实践生活的人往往有真知灼见。②艺术必须反映生活。③不能盲目崇拜权威。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①,自讳②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③放灯,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作郡,治理郡县。②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③上元,阴历正月十五。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触者必怒( ) ②吏卒多被榜笞( )
③吏卒多被榜笞( ) ④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 2.翻译下面句子。
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这个俗语是:
参
1.①违背,冒犯。②遭受。注意:不能解释为被动词。③拷打。榜,捶打;笞,鞭打。④全,全部。
2.当差的书写告示说:'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并把告示牌挂在街头。注意:榜,告示,不同于上文的'榜笞';揭,高挂。根据意境,这里的'榜'的解释当是两种。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鸥鸟》
海上之有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每旦之海上( ) ②明日之海上( )
2.翻译下面句子。
汝取来,吾玩之。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
1.早晨。第二天。
2.你抓只来,让我玩玩。
3.谁有坏心眼,大家都会远远地离开他。
译文:
海边有一个喜好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来到海边,跟着海鸥游玩,来和他一起玩的海鸥何只百只。他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跟你玩,你抓只来,让我玩玩。'第二天他来到海上,海鸥只是在天空飞舞却不下来和他游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