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来源:华佗小知识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改革与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强调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有助于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职业能力 工学结合

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我国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作为服务行业中占据前沿地位的酒店业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作为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目前,河北省现有星级酒店480多家,其中石家庄四星级酒店18家,五星级酒店3家,正在建设的五星级酒店5家,国际化的大酒店希尔顿、香格里拉也将入住石家庄,因此,酒店行业急需大量懂管理、重执行、善沟通、会协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不断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要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有科学、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作支撑。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能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服务”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以服务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内容选取上着重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技能操作和服务流程为主线,开设酒店服务技能实训、酒店服务程序实训、顶岗实践等技能训练。

图1有关餐饮服务课程的设置

(二)基于“管理”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以管理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的能力。酒店管理区别于普通管理类专业,更加突出对管理技能的考察。开设前厅运营与管理、客房经营与管理、餐饮经营与管理、督导管理、酒店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使专业管理与管理学科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做到“穿上工装能操作,穿上西服能管人”。

图2有关餐饮管理课程的设置

二、构建“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改模式

为使学生能够融入到酒店的真实场景,并能够学以致用,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在校内建设运营性实训基地的同时,更应搭建以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为平台的学生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每日上午在实训基地现场实境模拟教学,教师采

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运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做;中午到校内基地顶岗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现场,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校外实训基地要按照教学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训,把教室搬到企业,酒店经理、主管、领班作为岗上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对服务过程中注重学生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了解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的同时,不断深化对酒店行业的认知,从而建立职业信心。

三、建设“双方交互,共赢发展”的专业模式

为实现教学和企业对接,要设计和开发校企合作的核心课程,更好地实现学校和企业携手共进、共赢发展。

1.设计校企合作核心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和考核,按照企业的标准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考核,使学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2.开发校企合作核心课程。通过调研各岗位对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要求,开发出核心课程,如前台接待、前台收银、点菜管理等。同时,配备教学模拟系统机房,以单元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实践。

3.引入企业标准,采用立体化的考核方式。采用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人员以顾客和企业专家为主。理论课考核采取案例分析、口试、学生自我设计情景等;实践课程考核采取平时顶岗实践、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综合技能的考核采用现场考核的方

式,以客人的评价检验实践的效果。

四、遵循三个阶段,职业能力递进提升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参观校外酒店进行行业认知教育,其次校内基地认知性实践2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八周的顶岗实践,配合服务接待实训课程,使学生熟练岗位服务技能和接待流程,达到合格员工的标准。

第二阶段:第三学期要求学生完成岗位接待服务任务,并在综合实训过程选拔优秀者到管理岗位进行学习,打造优秀员工。

第三阶段:第四学期进行为期二周的管理岗位实训,学生作为基层管理者指导下届学生实践,加强综合管理能力训练。最后一学年校外毕业顶岗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逐步具备“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养。

五、培养四种能力,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把这些职业素养划分为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四种能力。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社会适应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行业通用能力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线服务的专业理论;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岗位专用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熟练的一线岗位技能操作能力和使用信息系统和英语进行对客服务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在构建整个课程体系时,始终贯穿着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人。

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将赢得

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共同认可,逐年提高学生的专业就业率,促使酒店管理这一高职学科越来越受到有志青年的垂青和热爱。

参考文献:

[1] 魏洁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

[2] 陈的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