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以考代练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chèn shān shí bì fàn qǐ
老人那白得耀眼的 ( ) 碰到了( )上,脸上 ( ) 了不满的神情。 Zhòu jiàng jī hán jiāo pò dǒu qiào 晚上,山上气温 ( ),老人( ) ,他沿着( )的山坡 lí míng tè shū 走了大约十几里路,到第二天 ( ) 时分,终于见到了那个( )的客人。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对号。
湛蓝(zhàn shèn) 饲养(sī sì) 苇秆(gǎn gān) ...濒临(bīn pín ) 超载(zài zǎi) 咆哮(páo báo) ...三、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长途( )( ) 饥寒( )( ) 成( )上( ) 郁郁( )( ) ( )有( )有 各( )各( ) 不( )而( ) 沉默( )( )
1、ABAC式的词语有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_________地来到小刚家,为生病的小刚补课。 3、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只有文静的英子___________。 4、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语境填形近字。
1、一个来自( )士的小女孩( )起一个很大的盘子,嘴里不停地( )着气儿。
2、我目不转睛地盯着( )起微波的湖水,眼睛一下也不敢( )。 3、望着刚刚( )种的小树苗,心中承( )了无限希望。 五、回顾所学知识填空。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_______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
2、居民们( )走出家门,( )严寒,顶着( )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寻找冻僵的燕子。
_________说明了救助燕子的人很多;_________写出了寻找燕子的范围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体现了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大雨没喘气儿”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竹溪村路板桥斜。
5、为了让天空更蓝,让河水更清,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对浊,廉对_____;奖对_____,_____对劣。 我还能写两个类似的 _____对_____;_____对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例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从树上垂下无数柳条。
从树上垂下无数像_____________一样的柳条。 2.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尽管......还......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1、那棵挺立在公路旁的橡树( )高大,( )粗壮。
2、(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 )它那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4、每家每户的生活( )富有了,( )森林里的数目却在一天天减少。 八、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疾:①病 ②快 ③恨,痛恨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 .(2)恶疾缠身,使我不能远行。( ) .(3)包公贪官污吏是疾恶如仇。( ) .
2.迫:①逼,威胁 ②(十分)接近,靠近 ③急 (1)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 .(2)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 .(3)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内阅读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桅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 ) 锋利—( )
(2)这两个自然段抓住了翠鸟_______的特点来写,_______写出了翠鸟等待小鱼时注意力十分集中样子,我知道形容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3)“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这句话______体现了翠鸟飞行速度极快的特点。 (4)“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这两句把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比,突出了翠鸟动作_________的特点。
(5)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比作_______,表现翠鸟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海洋
2、 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2分) (1) 形状:______________
(2) 颜色:开始呈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______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 、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上。
6、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以及开展的资料收集活动,我们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出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请你选择其一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