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练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作者简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了《学弈》,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三心二意就会失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游:向东游历。

辩斗:辩论,争胜负。

故:缘故。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

始:开始。

去:离。

日中:正午。

也:助词,无意义。

译文: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译文:另一个孩子认为太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正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像。

及:等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为:是。

译文: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探:伸手。

汤:热水。

译文: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清清凉凉,等它在正午时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译文:孔子不能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汝:你。

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

3、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课堂检测

第一课时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②非然也(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4)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解释词语。

辩斗: 以:

日中: 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 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一课时

1.①教诲 ②这样 ③引,拉 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第二课时

1.辩斗:争辩,争论 。 以:认为。 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 汝:你。

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

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