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参
1.【答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分)
2.【答案】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分) 3.【答案】C(2分)
4.【答案】(1)①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让白胜用欲擒故纵法在酒中下,晁盖等七人扮作枣贩子在黄泥冈埋伏。杨志等人全被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②宋江和戴宗即将被斩,刑场边一群乞丐、使棒卖药的、挑担的脚夫、客商都来捣乱,李逵率先动手,杀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客商中的两人背起宋江和戴宗逃出刑场。这些捣乱的人都是梁山好汉。(2分) (2)第一次:孙悟空误将三个变化的小妖认作豹子精,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使唐僧被抓走;第二次:妖怪用柳树根做的假人头骗三个徒弟唐僧已被吃,悟空通过听声音识破诡计;第三次:抛出一真人头,悟空见其血滴滴的乱滚,认为是真的,便哭祭的人头,最后悟空变化进入洞中才发现,从而救出。(2分)
5.【答案】示例:超四成的 90 后将“自然风光”作为出行首选的旅游主题。(4分)
6.【答案】借用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委婉含蓄巧妙的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迫切愿望。(4分)
7.【答案】B(2分)
8.【答案】愤郁不平,苦闷不堪却又对理想执着追求、坚强乐观。/心中充满悲愤却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9.【答案】(1)派遣 (2)放弃,放下不管 (3)称职 (4)覆灭 (4分) 10.【答案】D(2分)
11.【答案】(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2分)
12.【答案】 深明大义 细致入微 见识深远(处事周密) 有德有识 (4分) 13.【答案】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2分)
14.【答案】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证明家书既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也是后人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进一步证明了家书文化有延续下去的必要性。(意近即可)(2分)
15.【答案】首先阐述家书在传统社会的作用,其次指出家书在当今社会日见式微的现状,最后强调家书在
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并引用社会学家的观点,呼吁要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4分) 16.【答案】我认同这一说法,阅读纸质信件,看到熟悉的字迹,可以欣赏写信人的书法,想象写信人书写时的情景,感受写信人真挚的感情。历史上的许多文化资料、文化意识就是在文人通信的手稿中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比如《傅雷家书》。如果这些被程式化的冰冷的简单符号所代替,那么情感的体验就会淡化。且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也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当我读到朋友寄来的信件时,就好像和朋友在面对面谈话,而和同一个朋友在网络交流时,我会有一种疏离感,文化的味道淡了很多。(4分)
我不认同这一说法。网络隔空对话与纸质信件来往,只是交流的形式不同,在内容上并没有不同。无论写在纸上还是通过网络隔空交流,对写信人而言,抒发的感情并没有什么不同,其文化底蕴也不会因为载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活中有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同样借助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别人交流,并留存自己的作品,很多刊物也都利用自己的官方网站与读者交流,方便而及时,所以,我认为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不会显得文化底蕴不足。
17.【答案】比赛绳技(绳上跳舞比赛) 高俅 反映了当时社会在选拔任用人才上的荒谬,从而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4分)
18.【答案】(1)收集黄瓜中的阳光;(2)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3)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4)用蜘蛛丝织布;(5)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6)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可以节省用牛耕地的费用等等(2分) 19.【答案】
国画大师傅玑应邀在铜城陶瓷艺术节上为陶瓷产品作画,其创作的《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以三十万元价格拍出。傅玑从报上刊登的图片中,发现了自己作品的小错误。他找到买主,以三十万元外加一幅画作的代价换回《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并将其摔碎(2分) 20.【答案】(4分)
(1)“缓缓”突出傅玑处事不惊,淡定从容。 (2)“淡淡”突出傅玑淡泊名利,超尘脱俗。 21.【答案】(3分)
(1)写符小华,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傅玑起着衬托作用。如获知《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拍出三十万高价后,符小华的亢奋与傅玑的淡定形成对比,突出了傅玑淡泊名利的可贵品格。
(2)写符小华,还使情节的发生更为合理。如傅玑现场作画时少画两笔叶子,与符小华催促其参加论坛有关,这就使严谨的傅玑犯“不该犯的错误”有了可能。
22.【答案】(3分)
不能删去。画线语句说明《牡丹醉春图》中“少画两笔”的错误属于非明显、不紧要的错误,下文中买主曹老板的反应即为明证。而对这样的小错误,傅玑却执意不惜代价换回作品,并将其毁掉,更能突出国画大师傅玑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品性。 23.【答案】范文:
“小确幸”无处不在
有的人总是眉头紧锁,这一锁,便也关闭了通往身边“小确幸”的大门;有的人总是步履匆匆,这一匆匆,便也就任指缝间的“小确幸”匆匆而逝。因此,他们总抱怨命运的悲惨与凄苦,悲叹为何幸福的阳光总不能洒入自己的心房,殊不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那些微小但确实令我们感到幸福的事物无处不在,只是他们隐匿了身形,躲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确幸”就藏在那瓦砾之中,石缝之间,融化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景中。伴着霭霭的薄雾、惺忪的睡眼,嗅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来第一缕清香,混合着草籽与泥土的芬芳,听那清脆的鸟啼声划破天际,虽不似那杜鹃啼血猿哀鸣,也不像那莺声燕语般婉转撩人,但已足以感万物生长之灵动的气息。此时,一股微弱但幸福的小溪便将淌遍周身,体会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惬意。我们也便会惊喜于自然的多彩与美好,心灵与万物一起得到净化。这样微妙的陶醉其间哪能不值得我们感到幸福?
太白诗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小确幸”就隐身于墨香之间,徜徉在与名人先哲的交流之中。烦闷么?与青莲居士同酌花间美酒,共游神秘莫测的天姥山;浮躁么?品陶潜斟的一壶菊花茶,在南山下共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孤独么?携春香与杜丽娘共赏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到牡丹亭去寻梦。有这么多古人智者为伴,有何愁不能找到“小确幸”呢?更何况,与古书哲人为侣,本身就是一种小幸福。
有歌这样唱到: 每一天睁开眼看你和阳光都在,那就是我要的未来。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倾国、不倾城、平淡而普通,但却拥有三五亲朋,永远守候在我们需要的彼岸,为我们提供避风港,时时给予我们亲情的温暖;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能呼风唤雨、前呼后拥,但却拥有一两个知己,无需多言也彼此心灵相通,给予我们被人理解的感动;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能事事顺利,有求必应,但却能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拼搏去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给予我们机会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样的小感动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当有一天我们回忆往昔的时候,想起每一天的天空都很高很清澈,从头到脚趾都很快乐,想起一生平凡快乐,谁能说这样人生不幸福呢?
不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徜徉于书本的海洋,亦或是平庸的生活在世上,随处可见令我们热泪盈眶的“小确幸”。正是它们,让我们一次次舒展眉头,放慢匆匆的步履,感谢生活,感恩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