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群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数*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预修课程3陶瑞宝,吴长勤,徐建军PHYS130068编写时间群论Group Theory周学时开课院系物理系32006/3/1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课程性质:非物理类理科专业理论物理基础课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4个栏目中选择。 综合教育课程 □ 文理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R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群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对称性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初步掌握点群,空间群及Lie群的基本性质,掌握群表示论的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包括群的基本概念,群表示论,点群,空间群,群论与量子力学,置换群, Lie群和Lie代数.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作者陶瑞宝马中骐韩其智, 孙洪洲J.F.CornwellWu-Ki Tung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物理学中的群论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月1986年 2006年 1987年1984年1985年物理学中的群论(第二版)群论北京大学出版社Academic PressGroup theory in physicsGroup theory in physicsWorld Scientific第 1 页,共 2 页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绪论,群的基本概念.第二周 群的同态与同构,群的直积.第三周 群表示论的基本定理.第四周 正则表示和基础表示.第五周 特征标和特征标表.第六周 直积表示及其约化,Clebsch-Gordan 系数.第七周 Schrödinger 方程与对称算子,Wigner-Eckart定理.第八周 实表示,时间反演对称与附加简并.第九周 点群.第十周 空间群第十一周 置换群及其分类,杨氏图第十二周 不可约表示特征标的图形方法.第十三周 Lie 群.第十四周 SO(3)群和SU(2)群.第十五周 无穷小生成元和无穷小算子.第十六周 SU(2)群的不可约表示,角动量及其耦合.第十七周 一般Lie群和Lie 代数及其表示.考核方式: 每章将布置5-7个作业题,期终考试为闭卷考试。最后考核成绩平时作业占30%,期终考试占70%。**课程网络资源: Http://www.vcampus.fudan.edu.cn http://202.120.227.42 ftp://10.45.10.96**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如该门课为多位教师共同开设,请在对课程负责人加以注明。**为可选项目,请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