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经济越发展,电力越重要,要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坚强完善的电网。本文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理论研究,将系统论、控制论、经济学等理论和质量成本概念引入质量控制领域,指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华苑;问题;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经济越发展,电力越重要,要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坚强完善的电网。“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为适应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方面投资达到1108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线路19765公里,变电容量9325万千伏安;2006年计划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1621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线路2.18万公里,变电容量1.06亿千伏安,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1075公里,换流容量600万千瓦,抽水蓄能等电源项目280万千瓦。 这些“天文数字”告诉我们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设备复杂的特点,无不说明电力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旦电网因建设质量原因发生事故,造成大面
积停电,将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始终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做出精品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建设项目质量管控分析
2.1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质量基本特点与分析
由于电力基建工程产品多样性、专业性以及生产周期长、实施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社会合作关系复杂等特殊技术经济特点,使得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比一般产品质量控制更加困难。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项目质量包括决策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包括安装质量、设备质量、材料质量)和其它质量等,均对其总体质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影响素多。由于项目周期长,必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和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哪一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造成项目质量的事故。 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及其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其施工过程不能像工厂化生产那样容易控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项目质量水平容易产生波动。
4、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隐患多。项目施工过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以及隐蔽工程多,必须严格控制各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5、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行以后,不能像某些产品那样可以拆开检查内在质量;如果项目完工以后检查,只看其外表,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否则就会出现质量隐患。 2.2建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控制监督管理的基础,是保证监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前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高质量,从项目开发决策、设计、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中,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机构。明确机构中各部门及每个人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对每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都有经验证的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对过程的具体操作亦订有作业标准,并且都规定有考核办法;对质量信息能做到及时反馈,并按pdca循环不断运用它来改进工作。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既能做到上下纵横衔接,又能做到横向协调,各项质量工作有条不紊,做到标准化、程序化、效率化、规范化。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既明确了各岗人员的质量责任和经济责任,又体现了人的素质决定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决定工序质量,工序质量决定产品质量的特征。这四个方面的改善和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只能通过pdca循环,去求得改善和提高。 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3.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水平需要提高
由于专业多、投资大、社会影响大,决策的成败关系到工程投
资、甚至某一地区十几年的供电能力。目前一些不尽合理的决策时有发生,有决策人自身专业和综合能力的缺陷,也有“政绩工程”等的因素。
3.2待遇的不公正化
电力企业由于不属于当地直属,在一些方面难免受到不公正待遇。在配合市重点工程施工时尤为明显,电力管线按照规划惯例是所有配套管线最靠近道路红线,也就是拆迁线的。目前天津重点工程施工,工期紧,经常是拆迁没有到位就排定工期,要求各管线单位进场施工,而电力电缆不能像自来水、煤气等管线那样遇到拆迁不到位的情况,就先在具备条件的位置把管道埋下去,只能是违背设计原则强行施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3.3管理模式多级化
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为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多级管理。网局投资项目由于主体缺位,采用属地化管理,使用权转移造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失效,难以保证经济效益和质量。最主要的是职责不清,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管理上的种种漏洞。 3.4电力施工合同的执行不规范
由于电力工程基本上是系统内进行,特别是当合同的真正履行者是建设单位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条款执行时,合同的法律效力显得十分软弱。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领导意志的行政干预和拖欠工程款。
3.5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影响素多
由于项目周期长,必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和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哪一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造成项目质量的事故。现在“一条龙”都是电力系统内部解决,甚至都不会跨区域,“肥水不流外人田”,虽然本系统在专业、经验上有优势,但是缺少竞争,逐渐使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思进取。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不进就是退,小进也是退,所以一些电力企业已落后于发展的要求。
3.6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隐患多
项目施工过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以及隐蔽工程多,必须严格控制各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质量。项目建成投产运行以后,不能像某些产品那样可以拆开检查内在质量;如果项目完工以后检查,只看其外表,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否则就会出现质量隐患。目前的管理机制和水平难以做到实时控制、及时处理。
3.7工程管理制度上缺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电力工程往往由建设单位发给自己的“三产”单位承建,再由“三产”单位分包给施工队伍,这里存在几个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质量。一是“三产”单位工程管理制度、人员不能适应目前大量的电力工程要求,为满足天津在“十一五”中的发展需要,电力工程的投入较几年前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工程管理人员数量几
乎没有增长,造成工程管理人员疲于奔命,放松了对质量的管理;二是真正的施工单位中以农民工居多,其素质不能满足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三是“三产”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盲目追求最低价中标,而不考虑工程实际,造成施工单位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