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中医师个⼈⼯作总结(精选8篇)
⼀段时间的⼯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作能⼒、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在⼯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家知道⼯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编精⼼整理的中医师个⼈⼯作总结(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医师个⼈⼯作总结1
xx年,我院继续按照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农村中医⼯作先进县建设标准》及德阳市、旌阳区《中医先进县⼯作细则》的标准和要求,在年初达标基础上,进⼀步加⼤了对卫⽣院、村卫⽣站的建设⼒度,现将xx年开展的中医⼯作总结如下:
1、继续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作⽅针,将中医药⼯作纳⼊卫⽣院建设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保健、突发公共卫⽣事件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优势作⽤;
2、建⽴了中医药⼈员花名册、中医⼯作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医疗机构业务统计表、中医医疗机构业务收⼊统计表、中医药⼈员继教培训统计表、中医专项经费统计表,并实⾏逐级年报制度; 3、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员占全院卫技⼈员的⽐例为30%,皆达到执业助理中医师及以上资格;有⼀名中药⼠(师),中医药从业⼈员参与继续教育,每⼈学分达到25分;
4、开设中医门诊临床科室3个,运⽤中医药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辩证论治。运⽤针灸、拔罐、推拿、熏洗、外敷等中医技术;对⼴⼤的村民服务,解除病⼈的痛苦。
5、各项⼯作制度和职责上墙,标识醒⽬,标签规范。物品摆放有序,符合⼯作要求,环境整洁,空⽓流通,中药饮⽚、中成药存放符合规范,中药饮⽚质量符合要求。处⽅实⾏调配、复核双签字,按医嘱分包;
6、中药饮⽚总数有333种,中成药有105种,中药急诊⽤药≥5种。
7、中医门诊服务量(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占门诊服务总量的50%以上,住院病⼈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含中西医结合)达30%。
8、中医门诊登记、处⽅书写合格率达100%,配⽅合格率100%,甲级病案率达90%以上,⽆丙级病案。
在搞好卫⽣院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村卫⽣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通过年终检查,已达到如下标准:
1、每个村卫⽣站均有⼀名或以上中医、能中会西的乡村医⽣。乡村医⽣均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并参加县、乡镇组织的业务培训;
2、10个卫⽣站均达到了⼩康村卫⽣站标准,建筑⾯积不少于40平⽅⽶,药房、诊室和治疗室分设,配置中药柜、中成药柜、银针、⽕罐、艾条、脉枕等;
3、配备中药饮⽚不少于100种,中成药不少于30种,处⽅合格率100%,配⽅合格率100%,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运⽤中医药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预防保健⼯作,每季度开展了1次中医健康
教育和中医科普知识宣传;
5、诊治病⼈有登记、⽤药有处⽅、收费有发票、出诊转诊有记录、传染病有报告。
\"中西医并重\",是我院长期坚持的⽅针,我们将充分利⽤现有卫⽣资源,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保障当地群众⾝体健康服务。
中医师个⼈⼯作总结2
为弘扬中医⽂化,创建有中医特⾊的乡镇卫⽣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作⽅针,减轻农民看病负担,努⼒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作中的作⽤,20xx年,我院以创建中医特⾊乡镇卫⽣院建设活动为契机,按照《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中药政策,进⼀步健全完善我院中医科室的建设,全⾯提⾼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建设中的作⽤,基本满⾜了农村居民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服务需求。现将我院中医⼯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为创建⼯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加强对创建⼯作的领导,我院成⽴了组织机构,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全⾯落实创建⼯作任务。成⽴了由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各科主任和中医⼈员组成的特⾊中医乡镇卫⽣院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门诊部,各科主任负责对各⾃科室成员的培训⼯作和本科室中医⼯作的完成。要求领导⼩组要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管理知识和熟悉中医⼯作情况并监督本院中医药⼯作的实施。 ⼆、明确⽬标,落实责任,定期检查考核。
我院多次召开领导⼩组专题会议和职⼯培训会议,提⾼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将创建中医特⾊乡镇卫⽣院建设⼯作纳⼊了本年度的⼯作重点,并制定了切实可⾏的⼯作⽬标,明确创建⼯作责任,把村卫⽣室的中医药⼯作列⼊考核,并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并提出改进意见,由领导⼩组负责督办落实。⼒争使每个村能有⼀名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努⼒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作中的作⽤,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中医药服务。三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在创建过程中,建⽴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随时进⾏监督检查。对各科室、各村卫⽣室中医药⼯作实⾏质量监督,重点抓中医处⽅书写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等的管理和监督,严格了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提⾼了乡村医⽣及卫⽣院医务⼈员的业务⽔平,推动了创建⼯作的顺利开展。
三、重点突出,严把质量,加强培训,搞好宣传,加快创建⼯作的步伐。
我院坚持以⼈为本,科技兴院,秉承中医特⾊,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中西医并重。⼤⼒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使全院卫⽣技术⼈员掌握中医药知识,提⾼运⽤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技能。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更好地为⼈民健康服务。结合我院中医药⼯作特点和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培训⽅案,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和具体事宜,主要学习了⼩针⼑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醒脑开窍”针刺法讲解,拔罐疗法治疗腰痛等中医适宜技术。积极⿎励职⼯个⼈以⾃学为主,截⾄⽬前共进⾏了6次集体学习,并积极组织参加了市卫⽣局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参加⼈次12⼈次,。要求西医⼈员熟记80味中药性能,30个常⽤中医⽅剂,中医⼈员熟记四⼤经典原⽂不少于20段、经⽅80个,每半年进⾏1次中医业务考试,均考试合格。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内容。切实达到认识到位、思想统⼀、政策熟悉、业务精通、⼼中有数。 四、业务开展情况。
医院在职职⼯62⼈,医药⼈员数40⼈,其中中医药⼈员数12⼈。截⽌⽬前医院门诊⼈次为⼈次,
其中中医门诊⼈次为占总⼈数的xx%;药品总收⼊xx元,其中中药收⼊xx元,所占⽐例40%;业务总收⼊xx元,中医治疗收⼊xx元,所占⽐例%。中医处⽅书写合格率在99%以上;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达到85%。地产中药应⽤、中医针灸、推拿、⽕罐、刮痧、⽳位注射、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推⼴应⽤⼈次为⼈次。
五、着⼒抓好中医科建设。
重点加强科室建设,增强中医⽂化的浓厚氛围,共制作具有中医⽂化氛围的宣传牌近30余块。设置3个中医科室,并开设中医专科(专病)2个,即⽅⽒中医内科脾胃病专科和⽣⽒中医正⾻科。设⽴中药房、中药库,中药饮⽚达到317种以上,中成药达到123种。饮⽚质量符合有关要求。开展中医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施和诊疗设备,包括专⽤诊查床、中药橱、⽕罐、针灸针、神灯、脉诊包等。有紫外线灯、消毒锅等基本消毒设施,针灸等诊疗器具严格消毒。积极向村卫⽣室⼈员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定期开展对村卫⽣室的中医药知识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中医⼯作虽然取得了⼀定的成绩,但与领导要求还有⼀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中医科⼈员学术意识不强,创新不强,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 2.中医预防保健康复养⽣治疗未病的理念未能发挥优势。 3.中医、针灸、推拿未能合理配合。
在今后的⼯作中,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的⼯作:
1、加强学习,引进中医专业技术⼈员等办法解决技术⼒量薄弱的问题。 2、完善中医科设置,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3、⼤⼒发展中医药学术活动及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4、加强中药、针灸、推拿的配合。
我们将按照年初⼯作计划要求,扎实⼯作,稳步推进,促进中医特⾊乡镇卫⽣院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宣传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突出优势,动员参合农民更加信赖中医药并积极利⽤中医药防病治病。
上述总结,如有不适之处,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中医师个⼈⼯作总结3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的宝贵财富。⾃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泛的群众基础。⽬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本着服务群众、⽅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我院在总结前两年的⼯作经验基础上,20x年度做了⼤量务实有效的⼯作,进⼀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基本概况
中村卫⽣院现辖六个⾏政村,总⼈⼝9017⼈。全院现有职⼯16⼈,其中具有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资质的⼈员有刘道喜、吴⼦才两位同志。药房现有中成药140余种。 ⼆、业务评估
20x年度,我院中医门诊⼈次6918⼈,占总门诊⼈次30.44%;20x年度,中医门诊⼈次7293⼈,占总门诊⼈次30.89%;20x年上半年,全院中医门诊⼈次4319⼈,占总门诊⼈次的31.49%。上半年中医业务量240350.44元,占总业务量31.0%。
三、⼯作进展20x年10⽉8⽇
中村乡⼈民政府下发了《中村乡关于中医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对本地区中医事业在未来三年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和要求。根据⽂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导精神,我院⾃20x年起,每年都制定了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详细计划,为下⼀年度的⼯作做好铺垫。同时认真总结⼀年来的⼯作成绩和经验教训,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指导。
在中医管理科和中医专科建设领导⼩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
四、机构建设
在中医管理科成⽴的基础上,20x年⼜成⽴了以叶⽊森院长为组长的“中医专科建设领导⼩组”,为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后盾。 五、业务培训
为了提⾼全体医务⼈员在中医中药⽅⾯的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全院组织学习了由刘道喜医师主讲的题为《中成药基础应⽤原则》等⼀系列专题知识讲座,全体医务⼈员到会率100%。同时,下属服务站的医务⼈员也认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年来的学习培训,全院职⼯对中医药有了⼀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平有了进⼀步的提⾼。 六、硬件配置
20x年5⽉份,按年初计划,我院购置了⼀台多功能理疗仪,根据群众⾃愿原则提供服务,⽅便了群众,受到了⼤多数群众的欢迎。
在全体员⼯的共同努⼒下,我院中医推拿、中医⾻伤科及在本地区进⼀步扩⼤了影响⼒,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我院将在今后的⼯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认真执⾏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医师个⼈⼯作总结4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中⼼在区卫⽣局的领导下,利⽤现有的卫⽣资源开展中医药⼯作,现将我中⼼20xx年上半年中医药⼯作的现状、取得的成效、相关经验与体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下⼀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总结如下: ⼀、中医药⼯作基本情况:
(⼀)截⾄20xx年6⽉底,我院中医药⼯作所设置的科室为:中医诊断室3个、中西医全科诊室3个、颈腰椎病门诊1个、中医风湿诊断室1个、中医针灸理疗室1个、中药房1个。中医门诊数量占全中⼼门诊数量⽐例的34.8%,中药房药品(含中药饮⽚)数量占全中⼼药品数量⽐例为30%。
(⼆)截⾄20xx年6⽉31⽇,中⼼全年门诊总⼈次9041⼈次,其中中医诊断室、中医⾻科门诊、中医针灸理疗室累计接诊门急诊⼈次4129⼈次,占20xx年全院门急诊总⼈次⽐例的46%。 (三)我中⼼主要的中医药特⾊优势领域有:
1、中医正⾻科:是我中⼼中医药⼯作的⼀⼤亮点,对四肢长短⾻⾻折、四肢各⼤⼩关节脱位,运⽤⼿法复位、结合局部中草药包敷、夹板固定等综合治疗⽅法。绝⼤部分患者在康复上,不仅达到解剖复位标准、更达到了功能复位标准。使得患者避免了施⾏⼿术复位的痛苦及由此产⽣⾼额的医疗费⽤,更让农村患者避免了因病致贫。通过传统中草药与现代中成药相结合的新技术,缓解了绝⼤部分⾻关节病痛患者的疾苦。
2、颈腰椎病科:我中⼼于20xx年购置了C型臂X光机,开设了中医针灸理疗室,较好地运⽤传统中医诊疗⼿法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尽管起步较晚,经过2年多的努⼒,中医针灸理疗取得长⾜发展,绝⼤部分颈腰椎⾻质增⽣、颈性眩晕、颈椎病、坐⾻神经痛患者通过颈腰椎牵引和理疗缓解了疼痛,提⾼了⽣活质量。
(四)将中医药服务全⾯应⽤于社区基本公共卫⽣服务⼯作中,中⼼全科医师团队在开展家庭医⽣服务的过程中,运⽤中医药知识,对所管理的重点⼈群进⾏健康教育,⽣活⾏为⽅式的指导,并能获得良好效果。截⽌20xx年6⽉31⽇,中⼼家庭医⽣服务团队共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攻击6000余份。
(五)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按摩、药熨等等,截⽌⽬前,中⼼可开展各类适宜技术共15种。同时,中⼼中医医务⼈员不定时对辖区村卫⽣室⼯作⼈员开展业务指导,协助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惠及更多⽼百姓。 ⼆、对中医药⼯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我院对中医药⼯作⾼度重视,由中⼼主任邢东主抓中医药⼯作,加强对中医药⼯作的业务指导。
(⼆)采取派送中医药专业技术⼈员到上级单位进⾏短期中西医结合专业培训,进⼀步提⾼我中⼼中西医结合科⽬⽔平。
(三)在中药饮⽚的管理⼯作⽅⾯,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中药饮⽚、在药品⼊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霉变、质量上乘的中药饮⽚,保障⽤药安全。 三、经验与体会:
我中⼼的中医药⼯作的经验与体会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的同时,结合⾃⾝实际,不断利⽤有限的卫⽣资源进⾏创新,使得我中⼼中医药⼯作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进步。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医药⼯作硬件设施薄弱,由于缺乏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今我中⼼中医体质辨识⼯作未开展。
原因分析:财政投⼊⼒度不⾜,在规划项⽬中未把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纳⼊长期规划。 (⼆)中医药类⼈才匮乏、不能及时补员。 (三)缺少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措施; 五、下⼀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下⼀步⼯作设想:
1.不断加⼤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度。积极争取⽀持,增加资⾦投⼊,引进中医体质辨识系统等设
备,选派业务⾻⼲到省级中医院进修。
2.加强对⾼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才的引进⼒度,及时补充新鲜⾎液。 (⼆)意见和建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个奇葩,是需要继承和不断发展壮⼤的,希望上级卫⽣⾏政部门对社区卫⽣服务中⼼中医药事业⾼度重视,不断增加投⼊⼒度、引进专业技术⼈才。
我们坚信在区卫⽣局等部门的领导下、在⼴⼤社区居民的⽀持下,通过全中⼼职⼯、尤其是中医药医务⼯作者的不懈努⼒,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更⽣,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实践技能、开展新技术、注意⼈才培养与引进、合理分配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源、引进先进诊疗设备、提⾼医德医风修养,为每⼀位伤病员服务,我中⼼的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技术层⾯必将更上⼀个新的台阶、为患者提供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必将更为优质⽽全⾯。
中医师个⼈⼯作总结5
中医药⽂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千年来认识⽣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卫⽣院是中医药⽂化继承和创新、展⽰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度重视中医药⽂化建设。现将⼀年来我院中医药⽂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标
我院中医药⽂化建设以中医药⽂化为主体,以⼤⼒培育和倡导中医药⽂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为规范、环境形象等⽅⾯充分体现中医药⽂化特⾊,进⼀步增强我院中医药⽂化底蕴,彰显中医药⽂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卫⽣院中医药⽂化建设实施⽅案,成⽴了中医药⽂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才培育等各项⼯作⽔平的'不断提⾼,通过中医药⽂化建设,使⼈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式、服务态度等⽅⾯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优势服务。 ⼆、开展卫⽣院⽂化建设
(⼀)价值观念体系深⼊挖掘中医药⽂化医乃仁术、⼤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针等⽅⾯充分体现中医药⽂化。
(⼆)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向、保持中医药特⾊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品牌,患者之上,关爱⽣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为每⼀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的医疗服务。
(三)确⽴了⽂明⾏医、亲情服务、廉洁⾃律、⼈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位,做到尊重⼈、关⼼⼈、感动⼈,通过开展以⼀张笑脸、⼀声问候、⼀次详细的⼊院介绍、⼀张舒适的病床、⼀壶热⽔、⼀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提供温馨、细⼼的服务。
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化建设,⾏风建设,不断提⾼医院管理⽔平。
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业、博爱济世精神,提⾼中医药服务质量,扩⼤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明、精神⽂明、管理⽂明的有机统⼀。
精神要求:中医⼈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化的历史使命和⼈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优势,⽤爱⼼点燃⽣命的太阳,集中集体智慧,中医药⽂化底蕴深厚,
源远流长。
⾏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化。我们将中医药⽂化融⼊各种规章制度、⼯作规范以及《员⼯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并不断完善⾏为规范体系,使其⾔⾏、举⽌、思维、诊疗⼯作⽆不体现中医药⽂化的内涵,⿎励各科室建设富有⾃⾝特⾊的个性化科室⽂化。形成富含中医药⽂化特⾊的服务⽂化和管理⽂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1、诊疗⾏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药等技术服务的⾏为准则。明确了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法的运⽤,注重中医药特⾊优势的发挥,主要是在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中体现中医药特⾊。
2、⾔语仪表规范。我院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我院多次开展服务窗⼝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制定了《员⼯守则》,在全体员⼯中开展⾏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亲情服务等活动,⽴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要求医务⼈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明服务⽤语规范,使⽤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明词语,做到⼀要有称呼,⼆要有礼貌,三要⽤亲切的语⾔,提倡⽂明敬语,禁⽌使⽤忌语等等。
(四)环境形象体系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化。
1、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前我院正在进⾏环境改造⼯作,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关怀的精神。建筑的⾊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黄、⽶、灰、褐⾊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的⼤厅、⾛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厅、⾛廊、护理站,办公区等装饰⽅⾯将充分展⽰中医⽂化丰富内涵,营造浓郁的中医药⽂化氛围。
2、我们要在施⼯完成后,制作⼀些中医知识宣传栏、展板,图⽂并茂刊载中医典故、中药知识,古代⽂学作品中的中医趣闻等等,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保健⽅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法,常⽤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治疗⽅法。
3、院报通过院报弘扬中医药历史⽂化,宣传医院办院⽅向和宗旨,宣传普及中医知识,宣传医院服务特⾊和品牌,展⽰独具特⾊的医院⽂化。我院也通过建⽴医院,宣传中医药⽂化。⽹站版⾯简洁,样式风格⾮常具有中国风,让⼈感到中医药的特⾊,棕⾊的⾊彩渲染了古⾹古⾊。
总之,我院的中医药⽂化建设⼯作才刚刚起步,今后要做的⼯作还很多,道路还很长,我们⼀定会坚持不懈把⼯作做得更好。
中医师个⼈⼯作总结6
20xx年即将结束,今年我院中医⼯作按照年初计划,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巩固\"农村中医⼯作先进镇\"成果,创建\"**区农村中医⼯作先进单位\"为⽬标,着⼒推进继承创新,提⾼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努⼒发挥中医药特⾊优势,全⾯推进中医药事业⼜好⼜快地发展。现作如下总结: ⼀、以创建**区农村中医⼯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
巩固先进乡镇成果,深⼊扎实开展\"**区农村中医⼯作先进单位\"创建⼯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作⽅针,有效利⽤创建载体,加快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增强中医药在医疗卫⽣服务中的地位和作⽤,提⾼中医药资源的利⽤率和服务参与率,建⽴起覆盖镇、村⼀体化中医服务功能。今年10⽉16⽇我院迎接全国专家对**区中医⼯作先进单位检查,得到专家的⼀致好评。圆满完成区卫⽣局的⼯作安排及年初⼯作计划。
⼆、打造中医科建设,不断提升整体形象
今年初,我院对中医科相关设备资⾦投⼊10余万元,⽤于购进中药薰蒸机⼀台、全⾃动颈腰椎牵引器2台、磁振热2台、等设备。在区卫⽣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持下,按照平⾯布局温馨和谐,功能分区科学合理,为体现中医的传统⽂化,重点对中医科进⾏了古朴、⽂雅的独特风格打造,并将综合楼⼆楼设为专门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域,除⼀般诊断室、名医诊断室外还设⽴了针灸、理疗室、牵引室、煎药室、熏蒸室与之相匹配,使中医药形成⼀条龙式的服务,真正体现了中医药的简、便、效。我院开设中医门诊科室2个,配备中药饮⽚341种,中成药100种以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服务中的作⽤和在慢性病⽼年病防治等⽅⾯的优势,努⼒提⾼中医药服务能⼒及⽔平。⼀年来,中医门诊⼈次达21497万⼈,占医院总门诊量的40%。
三、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医知识宣传,发挥中医特⾊。
我院认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宣传中医治疗的优越性,积极主动地向患者推荐理疗、针灸等中医治疗⽅法。接受乡村医⽣在我院对中医适宜技术学习56⼈次,中医管理科对辖区医疗站中医相关适宜技术现场指导41站次。中医健康教育及知识讲座6次。受到辖区⽼百姓欢迎。 四、加强中医⼈员培养与引进,狠抓中医⼈员继续教育。
我院今年引进中医专业⼈员两名,其中中医专业专科⽣⼀名,康复技师⼀名,中医科全年完成⽹络继续医学教育10分,每⽉完成科室继续医学培训共11次,到上级进修培训学习全年17⼈次,完成**区名⽼中医带教计划。
五、积极推进中医在公共卫⽣领域发展。
今年按照国家⽅针及医院年初⼯作计划,将中医全⾯纳⼊公共卫⽣⼯作,参与孕产妇保健,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医相关专业⼈员与公卫⼈员⼀起,参与完成2602份居民健康档案,398份孕产妇保健⼿册的建⽴。
中医师个⼈⼯作总结7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的20xx年⾥,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20xx年的⼯作主题开展各项⼯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取得了很⼤的进展。我科全体医护⼈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培养⼈才,在院领导的⼤⼒⽀持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制定的各项⼯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现将20xx年的⼯作汇报如下: ⼀、思想政治⽅⾯:
我科全体医护⼈员坚决维护祖国统⼀,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员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步提⾼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作⼈员的凝聚⼒和向⼼⼒。 ⼆、医德医风⽅⾯:
我科⼀直注重提⾼医护⼈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员道德修养,努⼒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起优质的服务特⾊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员认真学习《医务⼈员医德规范》以及⾃治区的医务⼈员“⼗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的⽣活和经济⽅⾯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员的⼯作责任⼼,切实提⾼医疗服务质量。
⼯作⼈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患者⼼中的形象,我们运⽤多种形式,强化正⾯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进⾏⾃查⾃评,对安全以及质量检查不合格表现者给予两彻底: (1)彻底整改。 (2)彻底查办。
今年我科在医院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均达98%以上,并且患者“零”投诉,我科将更加提⾼服务质量,继续努⼒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贯彻和执⾏新农合和低保户的相关政策,向患者宣教新农合和低保户在我院的优惠政策,体现我院⼈性化服务和公⽴医院服务优势。认真结算患者的病历,做到不漏费,不多收费,及时结算患者的清单,减少患者因结算所造成的不便,使患者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
三、业务素质⽅⾯:
继续沿着“突出中医特⾊,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标”的业务发展思路,把我科的特⾊项⽬建设的更加具有优势。优良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院乃⾄我科⽣存和发展的源动⼒,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
我科围绕着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继续将⼩针⼑治疗项⽬延展的更加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肩周炎及软组织损伤,共实施了300多⼈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致好评;对于肿瘤晚期胸⽔患者,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前已经开展了3例病⼈,此项技术在我院内系中科室中为⾸次正规开展。
今年继续深⼊开展⾼强度超声聚集⼑项⽬,发挥我科肿瘤治疗的优势,充分利⽤现有资源,提⾼了肿瘤患者的⽣活质量。
中医师个⼈⼯作总结8
⼀年来,我县的中医⼯作在县政府、卫⽣局的领导和⽀持下,在中医界同仁和全县卫技⼈员的共同努⼒下,中医⼯作取得了较⼤成绩。现将20xx年度的中医⼯作总结如下: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是制定了纳⼊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院内中药制剂品种和中医药传统诊疗服务项⽬⽬录,提⾼了中医药服务报销⽐例。
⼆是新农合保障⽔平进⼀步提⾼;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院和村卫⽣室的⼀般诊疗费纳⼊新农合医疗补偿范围;县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即时结报。
三是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为开展中医药发展状况研究和中医药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便。
(⼆)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全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机构和规划内的村卫⽣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引导建⽴合理⽤药⼯作机制。
(三)公⽴医院改⾰加快推进。科学测算公⽴医院改⾰成本,对全县公⽴医院收⼊及药品差价进⾏调查摸底,充分调研了县直公⽴医院机构编制,初步形成内设机构和⼈员编制调整⽅案。先后召开10
余次不同层⾯的座谈会,研究讨论公⽴医院改⾰措施,争取政府和各部门⽀持,制定有利于公⽴医院改⾰的财政补偿、价格调整和⽀付⽅式政策。起草相关⽂件,确定了我县公⽴医院改⾰的总体思路,拟以“锁定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投⼊、减轻负担,提⾼绩效、在线监管、调动积极性”为原则,以“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和推进⽀付制度改⾰”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
(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中药饮⽚、针灸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五)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作。开展了综合医院中医药⼯作⽰范单位建设,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加强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