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0卷第4期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Vo1.10 No.4 2011年12月 Dec.20l1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李 姣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同时也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把握好单向教育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疏导与堵截 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建好校园局域网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建好网络互动平台,加强网 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完善网络监管,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565(2011)04—059—04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Internet Platform LI Jiao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12,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 new chann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extended the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sed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 for such work should take into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one—way education with two—way communication,that of persuasion with confinement and that of online and offline.It is important to set up campus local area networ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website or webpage as well as network interaction platform,apart from which the strengthening of relevant faculty team,the perfec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 in such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net techn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students 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 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 富饶的资源地。当代大学生作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弄 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网络平台的 潮儿,互联网日益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优势:传统模式比较单 重要渠道。早在十年前,就在共青团第 一,是单向的知识传播,教师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 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提出:“特别要认真研究 吸引力不强,效果也不理想。而网络思政教育模式 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网络上教育资源丰富.强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李姣(1985~),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研究。 ・59・ 第1O卷第4期 2011年12月 Vo1.10 No.4 李姣: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Dee.2011 调教学的互动性、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政 治性 然而这种网络思政教育方式也有其弊端,当下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相对滞后,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紧跟时代步 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新模式。 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 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为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但是目前思 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利用却不尽人意。 1.1存在的问题 首先,校园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吸 引力相对较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开展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的主要载体是校园各级 网站,包括学校主页和各学院、部门自身建设的网 站。对校园网的接触频度和接触目的直接决定了思 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校 园网由于存在网站建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等弊 病,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无法发挥出其应有 的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点击率低.访问量 小。目前各高校中都专门设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 题网站或网页,但是这些网页的点击率很低,说明 高校思政类网站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BBS、个人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的网络监 管缺失。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的“双刃剑” 特征已达成共识。互联网是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信 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很难检测与控制,可能给大学生 ・60・ 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若网络监管缺失, 负面影响加大超过了正面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果就无从谈起。 1.2原因分析 1-2.1受当今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淡化了 对思政教育的需求 大学生的兴趣、需要、倾向、情感等潜在意识决 定了他们注意力的投放。处在转型期的社会,诸多 社会思潮、各种思潮互相交流碰撞,社会、经济与文 化等均呈现出多元化,但一些错误的、不合时宜的 思潮也混杂其中,对大学生思维、意识、行动产生了 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出现 在网络中,使大学生对当今时代的认识产生了很大 偏差。甚至对思想教育产生反作用,使大学生出现 逆反心理。 1.2.2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不健全,形式单 一,内容缺乏吸引力 目前思政教育网站的建设并不让人满意.如 形式陈旧,内容重复、单调,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学 习结合不紧密等。网络时代的信息浩如烟海,门 户类网站、新闻类网站、专业性网站层出不穷.网 络平台建设是网络思政工作的基础,网站建设若 没有新意.形式内容陈旧,就不能吸引大学生的 眼球。 1.2-3思想教育工作者换汤不换药的传统灌输 式教育不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模式,注重教育的单 向性和模式化,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效果不 理想。这种模式在网络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信息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 成了、逆反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爱思考问 题,另一方面却容易受到外界媒体的影响,用传统 第10卷第4期 2011年12月 Vol|10 No.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Dee.2011 的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很难适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 生心理特点。 1.2.4对网络思政重要性认识不够,监管体系不 够健全 大学生的“三观”都尚不成熟,大学时期是他们 “三观”得以确立的关键期,若受到不正确思潮或意 识形态的影响,会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倾斜,产生思 想迷惑,甚至蜕变。高校网络思政有效性不足的一 个重要因素是.各级领导对网络思政重要性认识不 够,网络思政体系尚不够健全。高校中普遍存在重 教学、重科研,轻思想教育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认 识到,随着网络文化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学生对泛 滥的信息化环境产生了不适应的情况。越是在信息 环境中,越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途径研究,越 要强化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引导。 2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开展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网络这一新兴平 台,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 影响,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开创网络时 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1网络思政教育的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的系统化工程。由于 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阵地的建设在遵循思政教育工作一般原则的基 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单向教育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互动性,知识是 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而且这种交 流方式是开放、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 利用这一平台与大学生思想交流,开展讨论、来函 回复、学术研讨、聊天、心理对话等育人手段,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疏导与堵截相结合的原则。网络是一柄 双刃剑。互联网在极大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 乐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混杂着可能对学生的身心 发展不利的负面信息。对于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 息,是“疏导”还是“堵截”,是教育者面临的难题。疏 导具有主动性,堵截是被动的,只有将主动的疏导 与被动的堵截结合起来,以疏导为主,堵截为辅,才 是有力又有效的方式。 第三,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网络环境下,传统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似乎已力不从心.但网络也不是 万能的。在实践中,应该把网上教育与网下的知识 传授和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创建 一种从网上到网下交互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 理念。 2.2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途径 信息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若马克思 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就 会去占领。所以我们必须开始深入探索适应网络时 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一,加快校园网络、无线网络建设,为开展网 络思政教育提供物质保证。在教学楼、办公室、图书 馆、学生寝室等活动场所建设畅通的校园网,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开通无线网络.把它们作为这个阵地 的主要场所。 第二,开辟思想政治主题网站网页,作为互联 网条件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建 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网站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 主要手段。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热点 问题和时事、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都可以放到网 上,以网络网站为载体,开辟党的知识的网络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61・ 第10卷第4期 2011年12月 李姣: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Vo1.10 No.4 Dee.2011 为主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 设,使学生从参与网站建设中受到教育,反过来又 促进网站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另外适时开展生 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 第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网 上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网络模式下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在具备深厚的政治理底和较强的思 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第三,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平台建设,畅通与学 生进行思想交流渠道。互动平台的形式是多样化 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同时,能够熟练计算机网络的应 用,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公关能力。因此思想 政治工作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的,如校园网中的BBS、在思政网站中设立“信 箱”、开辟思政微博等,灵活前卫的方式可以吸引学 生参与,而教师可从中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回答 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四,借助“心理咨询”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 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 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开办 “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 行网上心理辅导,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人文化 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工作网络建设。如开 通心理热线、网上心理咨询,线上与线下联动。推进 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援助计划等。 第五,健全校园网内的监管制度,加强大学生 网络道德意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传播是 单项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校易于控制 信息的传播。而网络传播则是双向传播,学生的主 体地位增强,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 因此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的监管力度,及时消除 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性质的信息。如开设相关法 律选修课,培养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同时运用先 进的技术手段,适当监控校园网上流动的信息,建 立起真正安全的校园网络“防火墙”,保证校园网络 的“洁净”。 ・62・ 和模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可以 建设一支包括辅导员、分管领导、思政老师、心理辅 导老师、团学干部等在内的网上辅导员队伍,并对 他们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 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艳明.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0—61. 【2】洪元琪,雷红生.基于信息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U].滁州学院学报,2005,(5):17—19. 【31-*---济伟.高校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1—20. 【41曹雷.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调查研 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卟安徽农业大学学 报,2011,(2O):113—117. 【5】刘澜波.发挥网络优势创新网络时代思政教育 模式【『】.出国与就业,2010,(3). [6】王静格,刘恩霄,刘子刚,等.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 g-g&治教育工作的思考U】.河北农业大学学 报,2004,(6):36—38. 【7】臧明义.网络技术: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UJ.攀登,2001,(2):34—35. 【责任编辑:黄素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