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8故乡的芦苇

18故乡的芦苇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课题 课型 18、《故乡的芦苇》 新授 时间 执教者 星期 总课时 2 课时 第1课时 认识、会写“苇”、“幻”、“尤”等9个新生字,掌握多音字“几”,教知识与能力 理解成语“摇曳”、“朴实无华”、“河沟港汊”、“星月交辉”、等词语,背诵课文1-5 自然段。。 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品读重点语句,体过程与方法 目验情感,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仿说、仿写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重点 难点 难点 体会故乡芦苇的美以及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感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品读重点语句,体验情感,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仿说或仿写句子,积累好词佳句;背诵1-5 自然段。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仿说或仿写句子,感受芦苇的美,体会芦苇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感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引导法、点拨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品读,仿说,仿写。 方教法 法 学法 资多媒体课件 源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谈话导入 备 注 1、(出示芦苇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芦苇,你们(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可从生长环教师范读 (5分钟) 对这种植物有哪些了解?境、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2、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故乡是游子魂牵梦绕之地,在他 的记忆中,有一种植物代表着故乡,寄托他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那就是故乡的芦苇。 在大家眼中平淡无奇的芦苇,却给那 学生自学、交流 里生活过的孩子们留下了甜美的回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樊发稼一起走进故乡的芦苇丛中,追忆那份童年的 纯真和美好。 (20分钟) 二、学习新生字词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新生字 小组合作察找新生字,再派代表讲解新生字: 1、看:音节、音序、部首、结构 2、写:笔顺、关键笔 3、记:识记方式 4、组、造:组词、造句 5、读:音节、组词、造句 教 学 设 计

谁来当今天的小老师? 开头: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 这个字, 1、看:它的音序是 ,部首是 ,它是 结构的字。 2、写: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请大家跟我 一起 来写一写“ ”这个字。一笔横...... 3、记:我们可以这样去记住它...... 4、组、造:谁来给“杯”这个字组一组词或造一个句子? 5、读: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 jīnɡ 惊,惊讶的惊,惊奇的惊,他惊奇地望着我。 6、问:请问大家对我的讲解,还有什么疑问或建议吗? 结尾: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教师补充 1、梦幻、朴实无华、摇曳、河沟港汊、星月交辉 2、用词说话 三、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5分钟) 1、快速朗读课文 (1)标自然段 (2)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3)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1、读 2、说理由 3、读出所感 4、仿说 5、仿写 (、“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1)指名读。 (2)找出其中ABB式的词语,并说说它们写出了芦苇什么样的特点? 多 (3)说说自己积累的ABB式的词语。 (4)仿写一个比喻句。 (5)师背诵示范,生比赛背。 过渡:不错,好的词语和句子,我们读起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应该多多积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 2、“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 (1)这句话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 (2)如果将“探”字改为其他字,好不好,为什么? (3)请用“探”字写一个拟人句。) 学生说话 教师指导 指导交流 合作学习 教 学 设 计

板 18、故乡的芦苇 书设计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梦幻 河沟港汊 摇曳 朴实无华 星月交辉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3分钟) 一、诗歌导入,引出课题。 1、师生读诗:同学们,今天石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 首诗歌,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咱们一起合作来 读一读,你们读1、2小节,剩下的老师来,准备好了没有。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是的,当我们离开深爱的亲人,离开热爱家乡,我们 便便会忧伤,会陷入深深的思念,。 2、介绍作者:陷入深深的思念不止余光中先生一人, 还有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先生,他是上 海崇明人,但是他一直在北京工作,这一南一北,便让他愈加思念家乡,他所想起的不是那一枚小小的邮票、 船票,更不是坟墓和海峡,而是?故乡的芦苇。(板书 课题) 3、解课题:“故乡”、“芦苇”。 二、复习新生字词 (4分钟) 在进入课文前,咱们总需要结交许多的新朋友,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新朋友没认识,老师让你们自己在课 下自己查阅了,那谁来当一当今天的小老师,带领我们 认识这最后的新字? (一)谁来当今天的小老师? 开头: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 这个字, 1、看:它的音序是 ,部首是 ,它是 结构的字。 2、写: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请大家跟我 一 起来写一写“ ”这个字。一笔竖、二笔横...... 备 注 配乐朗诵 积累思乡诗歌。 自主学习 教 学 设 计

3、记:我们可以这样去记住它...... 4、组、造:谁来给“杯”这个字组一组词或造一个句 子? 5、读: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 zhàng 帐,蚊帐的帐,帐篷的帐, 妈妈买了一顶蚊帐。 6、问:请问大家对我的讲解,还有什么疑问或建议吗? 结尾: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复习新词: 1、分组读(第一大组的同学最专注,那小火车从第一大 组的开起来,预备起) 2、点名读(第三大组坐姿最标准,这个机会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分钟) 1、自主学习、划分段落 现在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学习提示,给课文划分 段落。 第一部分( ):“我”不忘芦苇。 第二部分( ):具体描写芦苇的美以及芦苇给我的 童年所带来的快乐(三件事)。 第三部分( ):“我”怀念芦苇。 (20分钟) 四、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第一部分: 诗人李白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那作者思念家乡时又会写下怎样的所思所感呢?你们来读一读。(播放音乐、图片、老师读引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芦苇 同学们,芦苇,在我们的眼中,平淡无奇。然而,它却令作者魂牵梦绕,不能忘怀,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他的脑海里浮现了故乡的芦苇。 (一)2自然段: 1、请用一首曲子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4自然段,并完成填空。 我们先来看看第二自然段,找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2自然段,其它同学完成填空,找出芦苇的数量、颜色、姿态、覆盖面积、长得各是怎样的,并用一个字来概括,最后还把它比喻成了?) 2、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出来的它的数量多、颜色绿、(他们都是哪种形式的词语?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一样,你 学生开小火车读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感悟 教 学 设 计

还知道哪些“ABB式”的词语? 3、接下来请那你们把芦苇的数量多、颜色绿、姿态美给读出来,把尤其让“我”不能忘怀的芦苇读出来,准备指导学生好,(你们读的时候老师的脑海里面浮现出了芦苇的模练习说话 样,你们可真棒!) 4、出示图片荷花、油菜花:作者从数量、颜色、姿态、 再比喻,写出了芦苇之美,请你仿照作者写下的芦苇, 你来描写油菜花。(师先举例莲花) (仿说:说数量、颜色、姿态、再比喻或拟人举例) (二)3自然段 1、接下来让我们先来看看第3自然段,请你们迅速阅读, 然后跟老师讲讲,芦苇都长在什么地方?你们又有了怎 样的感受?(又是河沟港汊又是小湖池塘的,而且是几乎所有的河沟港汊、小湖池塘,都长满了芦苇,从“几 乎所有”、还有“都”芦苇多、覆盖面积广) 2、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芦苇的数量多和面积大读出来。 (三)第4自然段: 1、请齐读第4自然段:找出本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比喻:吹谢雪花,句子更富美感; 拟人:“探出尖尖的脑袋”“迫不及待”:形象生动地 写出芦苇生长得快, 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几尺有多高呢?一尺等于0.3米,咱们人类一年也才长高0.1米,它要 不了多少日子就有将近一米高了,你们觉得芦苇长得快 不快? 2、咱们一起把这种春风吹谢雪花的美感、芦苇的调皮可 爱、生长速度之快读出来,准备好。 仿说练习 3、仿说句子:每年,当 , 就 。 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者挑战两种修辞手法 都运用) 4、小结--出示图片加配乐创造情境朗读:原来让作者怀 念的是这样的芦苇:它是...... 第二部分--忆趣事(10) 让作者难忘的不止这美丽的芦苇,还有芦苇给作者的童 年所带来的快乐,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5-7): 说出“我”童年的3件趣事。 (一)吹芦苇叶 教 学 设 计

过渡:是呀,芦苇给“我”及小伙伴们带来了欢乐,这种欢乐有来自芦叶吹出的音乐,我们为它陶醉, 1、我们在什么养的小河边?什么样的草地上?请你画记出这ABB式的词语,然后我们奔跑着、呼唤着。多美好呀! 2、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他们还有很多欢乐的情景,请你展开想象,他们还会有怎样欢乐的情景,仿说: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 3、(播放音乐、出示图片)读出他们的开心快乐。 (二)折芦苇船 1、他们是怎么折船的?这样的快乐还来自于,用芦苇叶折成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用小木片当做船的?用香烟的锡纸当做?可真是心灵手巧呀! 2、点人、分组欢呼“开船啰”。终于,他们精心制作的船要开了,在“芦叶船”开走前,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欢呼?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找出那个句子。从“欢呼雀跃”我们知道此时的他们应该是开心的、激动的,是笑容满面的,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当做他们其中的一员,准备好,你们的船要开啦,把你们的兴奋喊出来,预备起。 “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3、同学们,河上有一只绿色的船队吗?那“绿色的船队”指的是什么?是的,河上没有绿色的船队,那只是我们的芦苇船。 “幻想” 那是我们自己把它想象出来的,火柴盒是用纸做的,那从纸盒上剪下的小木片能防水?能当舵吗?锡纸真的能当船的帆吗?其实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的大脑“ 幻想 ”出来的?所以这些幻想指的就是我们童年天真美好的想象。 4、描写方法:语言、动作 5、(播放音乐、出示图片)朗读重点句段 (三)捉纺织娘 1、画出纺织娘的样子:童年的美好还不止这些,还有我带弟弟去芦苇丛捉纺织娘。纺织娘长啥样?你们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图片),这是什么描写?(外貌): 2、捉纺织娘的动作描写:捉、放、塞、挂。我和弟弟把它关到竹笼里,怕它饿,给它点食物,然后还把它挂到自己的床头,让它陪着他们进入梦乡,你体会到了作者把纺织娘只当做一只虫子吗?(童年的伙伴,还是芦苇丛中寻来的伙伴。) 3、小结--出示图片加配乐创造情境朗读:所以作者话念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 情境朗读 教 学 设 计

(2分钟) (2分钟) (5分钟) (1分钟) 故乡的芦苇不仅是因为它美,而且它还还给我留下了许 多美好的回忆: 第三部分:再次怀念 故乡的芦苇让作者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此刻他已经长大成人远在他乡了,此时他多想再看看故乡的芦苇, 多想再跟伙伴们在芦苇丛中玩耍?此时的他: 1、生读:陷入了深深地思念因为他无比喜爱这片芦苇,热爱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让作者永远不能忘怀。所以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又一次深深地感慨道: 2、(创设情境朗读:播放第一张图片、音乐)生朗读最 后一个自然段。 3、升华:故乡的芦苇多美啊!它让“我”的童年如此快 乐。所以在作者眼里,芦苇不只是一种植物,它更代表 着游子最思念的地方。“故乡” 五、写法点拨: 那在哪里作者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芦苇的怀念之情吗? 开头 1、那老师跟你们讲过开头和结尾所表达的意思前后呼 应,这是什么写法?你们还记得吗?(首尾呼应) 2、开头也就是我们的第一部分,结尾也就是课文的第几 部分?第三部分,这两个部分作者写得多不多?不多,因为它们都是作者总写“我对故乡芦苇的怀念”,但是 第二部分就包括了2-7 6个自然段,多不多?多,因为 第二部分,分别从描写芦苇和描写芦苇给我带来的快乐两个方面去跟我们讲解我为什么怀念故乡的芦苇,我们 把这样的结构称为:总分总。请你们记住今天遇到的这 种新文章结构,以后遇见了可不要忘记,当然你也可以 运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六、拓展,展示、仿说、仿写。 学生仿说出示家乡图片,配乐: 故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的一草一木都会牵动着仿写 我们的神经。如果此时 你即将要出远门, 你最想带上什么东西,以解你对故乡的相思之情?请在 横线上填上你要带上的东西。 1、学生展示自己所带的东西(湘西的茶叶、腊肉、树 叶......) 啊!水田河畔的 ,每每想起你,我就想起 ,我就会沉浸在 之中。 七、小结 (播放音乐) 教 学 设 计

很多年前,樊发稼先生也像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面读书写字,直到时光把他带去了北京,此后,故乡的一切成为了他过往的风景,有一天,时光也会把你们带走,带你们离开水田河,会把今天都变成永远不会回来了的昨天,但,只要你们想,所有的一切也可以永远停留你们心里。最后请你们记住:生读: 用心去留住时光里的故事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基础训练 板 18、故乡的芦苇 书 设 一片片 计 一簇簇 总:怀念故乡的芦苇 碧生生 绿油油 亮晶晶 碧青青 朴实无华 摇曳 星月交辉 迫不及待 欢呼雀跃 芦苇 分: 芦苇带来的 吹芦苇叶 童年的乐趣 折芦苇船 捉纺织娘 总:怀念故乡的芦苇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