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
C.协调社会 D.麻醉精神
10. 施拉姆参与《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 ) A.1950年 C.1960年
B.1956年 D.1966年
传播学概论
(课程代码: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 A.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D.组织传播
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 D.报刊的苏联主义理论
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 ) A.财富 C.时间
B.信息 D.资源
2.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 A.施拉姆 C.拉扎斯菲尔德
3.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
A.“信息论”和“控制论” 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C.二级传播理论 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4.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属于( ) A.基本群体
B.次数群体
C.高级群体
D.隶属群体
5.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又被称做( )
A.符号解读 B.符号化 C.发信 D.解释者
6.如果要反应一个时期媒介报道内容的结构、特征,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指定法 B.日历法 C.系统抽样法 D.等距抽样法
7.在控制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 A.实验组 C.测量组
B.控制组 D.模拟组
B.拉斯韦尔 D.霍夫兰
13.在麦克卢汉的笔下,与电视一起被划归为“冷媒介”的还有 ( ) A.电话 B.电报 C.无线电广播 D.无声电影 14.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 B.缺乏批判精神 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 D.学术观点过时
15.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 印证了( )
A.认识连贯论 C.实用论
B.认知不和谐论 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16.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 A.个人差异论 B.个人关系论 C.社会关系论 D.社会分类论
17.以“单一型”影响力为主的意见领袖通常出现在 ( ) A.传统社会 B.农村社会 C.边远社会 D.现代都市社会
18.美国在60年代为缓解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
A.《米老鼠与唐老鸭》 C.《芝麻街》
B.《猫和老鼠》 D.《汤姆历险记》
8.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 A.说服性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环境监测功能 D.使用与满足功能 9.下列哪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 ..A.重申社会准则
B.授予地位
19.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强,主要源于( )。 A.性别的差异 C.知识的差异
B.年龄的差异 D.电视媒介的接触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 A.如何传播 C.为何传播
B.传播方法 D.传播什么
29. 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_________”。
30.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的功能是_________。
31. 阿特休尔的代表作为_________。
32. _________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
33.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_________”。
34. 在传播效果研究初期,“_________”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35.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_______”假说。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协调功能 37.《媒介即讯息》 38.类语言
C.文字
D.程序 E.艺术
39.传播流程 40.文化霸权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拉斯韦尔5W模式的贡献。 42.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 43.新闻和信息的关系。 44.受众的基本动机。
45.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的内容。
47.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传播模式的类型主要有( ) A.文字模式 C.数学模式 E.社会系统模式
22.怀利在1942年提出的报纸所具有的功能是( ) A.提供消息素材 B.分析消息
C.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 D.消遣
E.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23.非语言符号有( ) A.体语
B.类语言
B.图像模式 D.控制论模式
24.研究人员通过对“伊里调查”全部数据重新进行分析,提出的理论假说有( ) A.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B.选择性接触假说 C.意见领袖理论 D.两级传播理论 E.对大众传播媒介类型的概括
25.罗杰斯把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归纳为( ) A.经验的 C.思辨的
E.注重效果研究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集中反映个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的是_________。 27.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倡导、确立了“_________”。
28.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 环节,这个环节是_________。
B.广泛联系的 D.具体实证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答案
传播学概论
(课程代码:002)
一、单项选择题 1.A 6.B 11.C 16.C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 三、填空题 26.自我传播 27.实地调查法 28.噪音 29.控制
30.授予地位功能 31.《权力的媒介》 32.1920 33.寻觅者 34.魔弹论 35.上限效果 四、名词解释题
36.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22.ABCDE
23.ABE
24.ABCDE
25.ADE
2.D 7.A 12.B 17.D
3.B 8.B 13.A 18.C
4.A 9.C 14.C 19.D
5.B 10.B 15.D 20.C
五、简答题
41.答:(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理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42.(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3)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4)娱乐的功能失调。
43.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的最初阶段或萌芽状态,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
信息。
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即使作为信息而言,新闻也只是信息“大
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尽管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 44. (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 (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45.沉默的螺旋是指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其主要贡献有:
(1) 它把对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点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
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 它强调大众传播对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
境的巨大能力。 六、论述题
46.答: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详尽地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这些摆布媒介的权势可能是宗教性的,也可能是世俗性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显示为经济上的利润指标,不管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媒介总归都是某种权势的媒介。
37.《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是他的媒介理论的中心点。根据他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38.它是人发出的有声 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如各种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叫声等等。 39.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0.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
47.答:(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与材料之中”;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5)“警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