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6卷174期 2014年2月 大众科技 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 V0I.16 No.2 February 201 4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黄文辉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公司第六工程公司,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建筑隐患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对建筑质量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 析和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为建筑人员的实践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14)02-0035-04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bstract: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hidden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This article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some ofthe common problems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And proposed preventive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practical work builing dstaff to provide effective learning. Key words:Construction;qualicy defects;preventive measures 1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它不 仅影响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用户 的使用,也影响建筑业的形象。为此,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 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不论是民用住宅建筑还 是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或工业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 筑工程的质量隐患。因此,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当前建 筑业的当务之急。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 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 2基础不均匀沉降,墙身开裂 2.1现象 建筑物必须有牢固的基础,但目前有些工程基础不均匀 下沉,造成墙身开裂。 2.2原因分析 (1)没有地质勘察报告就进行设计;虽有勘察报告,但 资料不详细,采取措施不力;对特殊土质(如基础下土质不匀、 流砂地基)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2)土方开挖时降排水措施 控制不得力:(3)回填土没有控制最优含水量,没有控制分 层夯实的每层厚度及干密度。 危害很大,也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目前全国 各地建筑施工企业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工程质量粗糙、低劣的状况还没有 得到根本改善,质量通病还经常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还时有 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上对工程质量重视不 够,企业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是近几年来,我 国城乡建筑队伍迅猛发展,施工技术力量薄弱,施工人员对 如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文 中对解决和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2-3预防措施 (1)工程地质勘察是获取地基土分布、特征及物理、力 学性能指标、承载力大小等有关信息的重要途径, 其成果是 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必须要有详细的 地质勘察报告来了解地基土的情况、持力层的分布、地基承 载力的大小,据此作为设计依据,这是解决基础不均匀下沉 的根本措施;(2)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根 经过分析研究,结合现场实例,针对铁路建筑工程存在的渗 漏水质量通病问题,总结了以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旨在为 建筑施工人员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 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环境确定降排水措施。遇有特殊性土 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基础下土质不匀尽可能全部挖除,或是 将坚硬部分挖除,回填砂垫层做弹性处理;(3)流砂地基可 安排在全年地下水位最低的枯水季节施工,使动水压力减少, 【收稿日期】2014—01—13 【作者简介】黄文辉,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公司第六工程公司工程师。 .35. 防止流砂;(4)基槽开挖后由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 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验槽,核对基槽尺寸、位置和槽底标 高,验证地基勘察报告,发现与勘察报告不符的薄弱土层和 异物,并取得第一手资料;(5)回填土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 范要求分层夯实,根据夯压实机械严格控制每层虚铺土厚度。 控制和测定回填土的含水量,根据土质将其控制在最佳含水 量范围内。回填土料质量要符合有关规定。 3现浇钢筋砼悬挑结构根部开裂 3.1现象 阳台、雨蓬板属悬臂梁板,根部易出现裂纹。 3.2原因分析 施工操作时,一般从根部向外浇筑混凝土,根部主筋被 踩下,未及时校正: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过早拆模。 3.3预防措施 (1)悬臂梁板的受力主筋在上面,承受负弯矩,浇筑混 凝土时可搭设临时通道,不要随意踩踏钢筋,若发现主筋被 踩下,应及时提升校正。(2)留置同条件试块,当混凝土抗 压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模。(3)悬臂构件结构跨度≤2m 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结构跨度>2m时, 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且拆模后设临 时柱进行支撑。 4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根部渗水 4.1现象 女儿墙根部开裂,屋面的积水沿着裂缝渗入到下层外墙 体内。外墙饰面层形成一道屏障,使墙体内的水分无法往外 扩散干燥,积存的水分只能渐渐渗到室内墙面。 4.2原因分析 (1)女儿墙根部200mm没有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新旧混凝土交接处,未凿毛、清渣,有木屑,导致根部开裂; (2)女儿墙根部200mm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但根部 振捣不密实;(3)整体浇筑时,女儿墙根部的混凝土在板面 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形成冷缝;(4)女儿墙根部泛水做法不 符合要求,防水处理不恰当,形成渗水通路。 4.3预防措施 (I)女儿墙根部200mm应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当采取整体浇注时,需待屋面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确保在 屋面楼板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表面收水后,进行女儿墙部 位混凝土浇灌;(2)如未按第(1)条进行整体浇注,而采取 二次浇注,则应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新旧混凝土交接处 进行凿毛、清渣,洗刷干净充分湿润后,再浇捣女儿墙部位 的混凝土。 5水泥地面起砂 5.1现象 水泥地面表面粗糙不光滑,不坚实,用脚槎后,面层有 松动砂粒或水泥灰,称为起砂。 5.2原因分析 (1)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砂子粒径过细,含泥量 过多,水泥标号低,都降低强度和耐磨性;(2)没有按规定 遍数成活,压光时间未掌握好;(3)不养护或养护天数不够 会使水泥砂浆早期脱水,影响强度和耐磨性能;(4)面层施 工结束后,过早上人行走或使用,造成面层表面损坏;(5) 低温下施工时未及时覆盖,造成早期受冻,强度降低,容易 起砂。 5.3预防措施 (1)水泥应优先选用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高和凝结硬 化过程中干缩值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用粗中砂, 含泥量不应大于3%,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砂浆稠度不应大 于35mm;(2)掌握好面层压光时间,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和终 凝之间,分三遍进行;(3)养护要适时,一般在24h后洒水 养护或用草袋等覆盖浇水养护,使之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 间不少于7昼夜,如采用矿渣水泥,养护时间不少于l0昼 夜;(4)要合理安排工序,地面面层强度必须达到5MPa以上 时,才允许上人行走或进行其他作业。做好保护以免污染和 损坏面层;(5)水泥地面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低温下 施工时,应关闭好门窗或覆盖,防止地面早期受冻。 6墙面抹灰空鼓、裂缝、起麻点 6.1现象 内墙、外墙和顶棚的抹灰都有可能产生空鼓和裂缝。 6.2原因分析 (1)基层未清理干净,墙面不平整或太光滑,抹灰前未 浇水湿润或湿润不透,一次抹灰过厚或抹灰层间间隔时间短, 容易产生裂纹;(2)砂的颗粒太细,含泥量大,养护不良, 砂浆失水太快;(3)大面积的水泥砂浆抹面没有设置分格缝; (4)石灰熟化时间短,未熟化的块灰颗粒被抹在墙面上,当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逐渐膨胀,最后鼓出墙面而剥落,形 成麻点。 6.3预防措施 (1)墙面基层要清理干净,结构表面用钢丝刷清洗干净, 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要凿毛或拉毛;(2) 水泥、砂、石灰、外加剂等原材料要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控 制配合比,使抹灰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能;(3) 分层抹灰,每层抹灰厚度应控制在7 ̄8mm。抹灰层要进行适 当养护,尤其是外墙抹灰要洒水湿润,严禁曝晒;(4)生石 .36. 灰熟化时要闷透,一般15d以后才能使用,否则容易产生麻 点;(5)混凝土面必须用建筑胶水(或混凝土界面剂等)涂 隙;(2)镶嵌玻璃的密封橡胶条局部松动脱落或短头不到位, 局部造成空隙:(3)框扇构件镶接点有缝隙;(4)框下冒头 无泄水槽或泄水槽偏小。 刷。特殊情况时砂浆中渗入一定的建筑胶水。不同材料的结 构面之间,可钉贴钢丝网等材料;(6)要注意冬季施工的墙 面抹灰必须达到干燥状态后,方可刷涂料,否则可能出现墙 面大面积剥落;(7)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 同,一般中层砂浆的标号不能高于底层,底层砂的标号不能 高于墙体,以免在砂浆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 8.3预防措施 (1)对铝合金窗外框四周缝隙,必须用软填料塞填。应 分层填入泡沫塑料条或玻璃毡条,填实后框边预留5 ̄8mm深 的槽口,待粉刷干燥清除浮灰后再嵌填防水密封胶;(2)镶 嵌玻璃的密封橡胶条要根据周长再适当放长20ram,使其成自 由状态,切不可拉紧;(3)框扇构件镶结点要满涂防渗水硅 度较我的基层,从而产生空鼓、裂缝、剥落等质量问题。 7外墙面砖空鼓、脱落、外脚手架连 墙件在屋面板上的预埋件处渗水 7.1现象 随着建筑外装饰标准的不断提高,采用各类饰面砖的建 筑越来越多,使建筑外观日新月异,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饰面 砖出现空鼓、干裂、脱皮、变色和脱落,外脚手架连墙件在 屋面层楼板上的预埋件处渗水,导致室内顶棚被污染现象。 7.2原因分析 (1)面砖质量差,因某些原因引起内力使其开裂;(2) 基层处理不干净、光滑、有油质等;(3)砂浆配合比不准, 砂浆厚薄不均匀,因收缩不一造成空鼓;(4)粘贴时面砖过 干或过湿;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饰面砖长期受 大气湿度影响,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使面砖空鼓、脱落;(5) 连墙件的预埋件预埋在屋面楼板里,竣工后,预埋件不取出 引起渗漏。 7.3预防措施 (1)选择购买质量好、尺寸准、颜色一致的饰面砖。使 用前必须挑选,用套板分类堆放,应剔除缺棱、掉角、挠曲、 裂缝、酥松等劣质砖。粘贴前应用水泡砖,至无气泡为止, 一般不少于2h,然后出水晾干(外干内湿),才能使用;(2) 基层墙面必须清除干净,不应留有垃圾、油质,光滑的混凝 土墙面应做凿毛或拉毛处理。抹基层砂浆前应浇水湿润;(3) 认真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控制水灰比。找平层必须找平, 使面砖粘浆厚度一致。砂浆必须饱满,勾缝严密防止热胀冷 缩产生缝隙,使雨雪水浸入,造成空鼓、脱落;(4)连墙件 的预埋件应预埋在边梁的1/3梁高深度处,坚决杜绝预埋在 屋面楼板内的现象。 8铝合金窗密闭性差、渗水 N.1现象 铝合金窗以它的外形美观,使用方便,采光面积大,重 量轻得到各类建筑工程的广泛使用,但是目前铝合金窗密闭 性差、渗水问题比较普遍。 8.2原因分析 (1)窗框与墙体结合处的防水密封膏嵌填不密实,有空 .37. 胶。框下冒头要设泄水槽,泄水槽宜成扁圆形,方便泄水。 9厕浴、厨房间渗漏 9.1 现象 厕浴、厨房间设备多、管道多、阴阳转角多、施工面积 小,长期处于潮湿受水状态,容易在卫生洁具、排水管口、 地漏、套管等部位渗漏。 9.2原因分析 (1)卫生洁具及管口周边填塞不严;(2)卫生洁具及管 口周边未用弹性材料处理,或施工时嵌缝材料及防水涂料粘 结不牢;(3)套管偏低或预留孔洞二次处理不到位。 9.3预防措施 (1)卫生洁具及排水管口周边须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塞密 实,并刷一层防水涂料。预埋套管不得低于地面30ram;(2)预 留孔洞的二次处理应按以下工序进行:管子安装标高、位置校 正一清理洞口一支模一管子外壁和预留洞壁刷一遍水泥胶一 用lO ̄20mm厚度的1:2水泥砂浆捣实周边一浇C20细石混 凝土(比洞口低20ram)一24小时不准碰动并养护l~2d一拆模 一刷防水涂料或嵌一层油膏一用1:2水泥砂浆抹平。 10顶板后浇带渗水 10.1现象 顶板后浇带处渗水,导致室内顶棚被污染。 l0.2原因分析 (1)因管理不到位,屋面板负筋被踩低,减小了楼板的 有效高度,引起板面混凝土开裂,屋面积水沿着裂缝渗入而 漏水。(2)新旧混凝土交界面处理不符合要求。 10.3预防措施 (1)新旧混凝土交界面处凿毛、清理,确保界面干净无 渣。(2)在后浇带部位增设加强筋;(3)采取措施确保板负 筋的位置准确,使之符合设计要求;(4)采用比旧混凝土强 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在混凝土表面收 水后,混凝土初凝前,用小抹子进行二次抹光。 1 1外墙预留洞口渗水 l1.1现象 预留洞口未封堵,导致外墙渗漏。 11.2原因分析 (1)墙体上凿取空调管洞、热水器管孔、排气扇孔洞、 剪力墙施工时的螺栓套管等未认真进行封堵或未封堵, 11.3预防措施 (1)预留空调、换气扇等洞口。架眼用半砖、防水砂浆 封堵,并用1:3水泥砂浆抹平,封堵前要认真清理洞孔内杂 物并浇水湿润;(2)螺栓套洞应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实。 洞口封填,应派专人负责实施。 12混凝土蜂窝麻面 12.1现象 如果混凝土施工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混凝土局部表面 就会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 外露,这种混凝土蜂窝麻面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美观,而且还 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 12.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 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4)混凝 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2.3预防措施 (1)预防蜂窝麻面现象需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 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 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 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3)混凝土应分层均匀 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可表 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4)应在麻面部位 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 平压光。 1 3楼板裂缝 13.1现象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有五种情况:干缩裂缝、温度 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预埋线管处的裂缝、材料吊卸区域 的楼面裂缝。 13.2原因分析 (1)在混凝土浇筑后,因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 造成混凝土内外的不均匀收缩,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由于 采用含泥量过大的细砂配置的混凝土;(2)深入及贯穿的温 度裂缝,多数是由于降温过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并且 此段混凝土受外界约束而产生的;(3)由于结构和构件下面 的地基未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混凝土产生 裂缝。另外由于模板及支撑不够牢固,拆模过早,也会产生 不均匀沉降裂缝;(4)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 使截面砼受到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 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 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 易发生楼面裂缝;(5)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 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在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 足24小时的养护活动,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 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产规则的受力列裂缝。这些裂缝 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l3.3预防措施 (1)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控制。配制混凝土用砂的颗粒、 含泥量及坚固性应严格控制。施工时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控 制;(2)混凝土合理养护。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应 及时覆盖浇水,一般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具体与温度握 候有关),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 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混凝土必须养护7天以上的时间, 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应养护14天以上;(3)模板拆模时间控制。 按规范要求及混凝土的强度情况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特殊部 位的模板拆除应通过受力计算后方可拆模;(4)合理控制施 工间歇。刚浇捣的混凝土楼板,严禁马上上人施工,应等混 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方能上人施工。混凝土强度一般控制在 1.2mpa以上,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以 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 小时以前,仅限于做测量定位、放线等准备工作,不能吊装 材料,避免冲击振动。对吊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 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 (5)模板施 工方案合理。模板工程的模板及支撑设计就有足够的刚度。 以使模板及支撑在混凝土施工时不发生变形而对混凝土产生 施工裂缝; (6)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对于较粗 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增处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 强,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 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 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的振捣密 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该处的砼载面大量削弱时,宜 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二根井字形抗列构造 钢筋。(下转第48页) .38. 模拟制动测试,设定条件,地面附着系数(p:O.8,制动 初速度v=20km/h。由于赛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 0=0.914,因 此,前轮先于后轮制动抱死。由公式(18)和(20)可以得出: _一7.5l ,S=4.3m。 【参考文献】 余卓平.中国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论坛论文集版 『c1.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组委会.2012中国方程式汽车 大赛规则手册【M】冲国汽车工程学会,2012. Thomas D.Gillespie.车辆动力学基础年[M].第一版.赵六 经过实车测试之后,通过观察测量轮胎上的抱死痕迹, 发现都是前轮先于后轮抱死,此结果与上述分析计算相吻合。 制动距离也符合上述计算分析。 奇,金达锋,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王亚晴,张代胜,沈国清.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优化设计与 仿真计算Ⅱ】_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余志生0气车理论【M】 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贺邵华,阳林,缪世豪,等.FSAE赛车制动系统设计【M】.农业 装备与车辆工程出版社. CARKOLL Smith.Tune tO win[M].NEW Yourk AERO Publishers. 7结论 (1)本文建立了基于FSAE赛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器制动 力的分配系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赛车制动力分配系数 的最佳值。 (2)匹配和制动轮缸活塞直径参数d=40mm,和制动主缸 活塞直径参数do=19mm。 马红敏,何炅臣.可控制动力分配装置的研制与实验卟燕 山大学学报. 王望予0气车设计【M】绨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计算了在条件,地面附着系数tp=0.8,制动初速度 v=20km/h下的最大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Ⅲ (上接第38页) 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上部做防水处理;卷 材收头也可直接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做防水处理;(4) 所有出屋面部分的卷材高度不低于250ram;(5)落水口埋设标 高应考虑落水口增加的附加层、密封材料增加的厚度和防水 坡度加大的尺寸,使雨水口处要比周围低20 ̄30mm;(6)上 屋面是建筑物中经受雨水最直接、受水面积最大的部位, 最常用的是卷材屋面防水。山墙、女儿墙和突出屋面烟囱、 立管等墙体与防水层相交处容易发生渗漏。屋面变形缝上翻 部位根部混凝土开裂,屋面的积水沿着裂缝渗入到下层墙体 内部,导致室内墙面渗水。 翻部位应与屋面板混凝土整体浇筑。若采取整体浇注,需待 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确保在屋面板混凝土表面收水后, 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翻部位混凝土浇灌;(7)如未按第(6) 14屋面变形缝渗漏水 14.1现象 条进行整体浇注,而采取二次浇注,则应加强操作人员的管 理,对新旧混凝土交接处进行凿毛、清渣,洗刷干净充分湿 润后,再浇捣变形缝上翻部位的混凝土。 14.2原因分析 (1)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没有很好地分层搭接;(2) 卷材收口处开裂使雨水由开裂处进入;(3)卷材转角处未做 成圆弧形使卷材断裂;(4)女儿墙及压顶质量不好而开裂;(5) 1 5结束语 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要 消除质量通病,需要监管、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 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建筑施工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本文 仅从实践工作的角度,对几个典型建筑质量通病的原因和预 防进行深入探讨,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卷材高度不够;滴水线未做或没有做好;(6)雨水口处水斗 安装过高,使雨水沿雨水斗外侧流入室内;(7)上翻部位混 凝土没有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新旧混凝土交接处, 未凿毛、清渣,有木屑,导致根部开裂;(8)上翻部位混凝 土与屋面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但根部振捣不密实;(9)整 体浇筑时上翻部位的混凝土在屋面板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形 成冷缝。 【参考文献】 郑惠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处理措施Ⅱ】.建材与装 饰(下旬刊),2007(8).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合防治U].山西建筑, 【2】 田爱芝.2oo3(12). 14.3预防措施 (1)山墙、女儿墙、出屋面管道与屋面连接处卷材应做 圆弧形,圆弧半径一般为10~15cm,且增加卷材附加层;(2) 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分层交叉搭接,上下层接缝应错 开不小于30cm;(3)砖墙卷材泛水收头,应在砖墙上留凹槽, 常青.住宅工程质量监理及质量通病的防治U】.西部 [3 金文,3]探矿工程,2oo3(12).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