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

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落实,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新目标。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科学探索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采取情境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阐述情境教学的概念,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的策略,希望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

物理新课标规定了物理课程除了对讲授知识的注重,更要重视学生探索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为保证教学效率,还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物理学科的实验研究特性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而情境化教学有利于营造师生之间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物理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内容,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探索和应用情境化教学,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情境教学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学生对学科内容认知特点的不同,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营造师生之间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会逐步探索、查找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通过创建生动有趣且真实直观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情境思维能获取一定知识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情境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课堂趣味性

物理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来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或日常生活用具等都可以用来创建生活化情境,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大气压的概念时,通过传统的实验验证方式难以使学生体验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支普通的纸盒饮料,让学生利用饮料吸管向里面吹气,再松口的方法,饮料会突然喷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很大的力量。无形中让学生体验到它是气压所造成的,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最后可以让学生将饮料喝完再持续向里面吹气,会发现纸盒形状发生了改变,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压在日常生活的存在。根据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不但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能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标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关于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提问学生:光的反射现象有见过吗?一根筷子放入水中会发生弯曲怎么解释?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会慢慢发现学习特性,教师再引入光的知识,学生会慢慢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有关的知识,明白平面镜会产生光的反射,筷子放入水中弯曲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有利于后期深入学习物理课程,且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探索能力。

(三)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学科主要是在实验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整合归纳的学科。所以,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自己演示实验为主的方式,结合学生的求知心理,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惯性的概念时,教师可用生鸡蛋来替代钢球的方式进行实验,将其放置到硬纸片上面,并把用于惯性演示的设备替换为玻璃杯,将其里面放入纸片。接着教师一边手扶玻璃杯,一边快速抽离纸片,在学生惊呼鸡蛋将要破损

的同时,发现最终安全降落至杯中,让学生体验到惯性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力。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物理

针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而言,一些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若长此以往则会形成学生的抵触和恐惧心理,给他们的物理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新的变革,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增加对物理的理解。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动态化、生动化、灵活性、操作性强的优势,能将部分物理现象极其规律形象且直观地展现出来,还可以打破课堂教学中空间和时间的受限,将物理场景根据需要缩小或者放大,从而更生动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图像、声音的立体化体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知识难点的理解和内化,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探索能力。转变传统演示实验为主的方式,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将部分物理现象极其规律形象且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增加对物理的理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杰.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创新思考[J]. 考试周刊,2020():131-132.

[2]赖剑锋.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6):1412.

[3]李新波. 初中物理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20.

[4]廖秋生. 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文渊(小学版),2021(4):15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