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歌剧魅影观后感

歌剧魅影观后感

来源:华佗小知识


影片是以黑白的怀旧式画面开始,那是巴黎冬天萧瑟的街道,巴黎歌剧院那座美丽的巴洛克建筑在影片里显得很破旧,有些历经沧桑的味道。一个憔悴的老人被佣人用轮椅推到歌剧院里面,歌剧院里一位女士,一张很早的演出海报,一个猩猩音乐盒„„所有的一切都贯穿了一个风靡当年的传说。

当要被拍卖的大吊灯缓缓升起于歌剧院上空时,周围的事物全部被明亮的灯光渲染得如同崭新,当一切都恢复光明时,那被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音乐也随之奏响。管风琴的音色严肃而壮丽,很好地体现了19世纪巴黎歌剧院里那辉煌的时代。它先是奏出几行上下行音阶,随后是一段复调旋律,几小节后管弦乐接踵而来,加重了气势,将原本的火花点燃到了极至。这极其富有气势的音乐不仅将我们从之前的黑白中拉了出来,同时也做了“序曲”一样的效果。

如果你够仔细的话,你会发现剧中有不少人说英文都带有严重的意大利口音,尤其是那个高傲的女高音,说英文的时候绝对够你发笑。无论这是否属于影片设计之中的事情,总之那意大利化的英文口音十分有味道,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亮点吧,从这点上看导演真的是十分细心。

众所周知,《歌剧魅影》是由一个20世纪初的法国作家创作,所有,不管我们看音乐剧还是这部电影无疑只能从演员的唱公,演技;导演的创新;舞台及服装设计上面看整部剧的水平。首先说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挑选,可以说从外貌上看他们都是很接近剧本人物本身的,尤其是魅影,Gerard Butler的长相算不上多么出众,但是当他戴上白色的面具,穿上黑色的披风,施展他温柔与霸道兼并的唱腔时,他无疑迷倒了很多女性朋友。BULTER的唱公还不错,他的唱腔是纯流行式的,可是剧本中的魅影却是曾经红遍巴黎的歌剧名怜,显然演员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原著。可换个角度想一想,电影毕竟是电影,故事只是故事,观众们是坐在电影院来观看这部片子,而非真正的歌剧院。BULTER也很出色,他用他无可挑剔的演技和具有磁性的声线掩盖了这些矛盾,一切理智的东西都被他收敛在那件黑色长袍下了,他对于每一个唱段的圆滑处理也博得了不少掌声。

而扮演CHRITINE的Emmy Rossum也是敛获了不少观众的心,只是在魅影过于出色的表演之下略显平庸。我认为CHIRTINE这个人物虽然是剧中唯一女主角,但她的表现力与感人的力量远落后于魅影,或许身为一个女性我也对魅影有所偏袒,但这是的确存在的事实。亦或许作为一个被爱者永远都会被付出者的光环所照耀,因为魅影病态的爱是整件故事的线索,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剧情发展的关键,所以光芒也总是最大的。 最后就是那个CHRITINE的青梅竹马RAUL,根据我之前对于那两个人物的分析后,RAUL也只能算上个男二号了。不过对于一部完整的剧来说,哪怕是群众也是很重要的,所以RAUL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他,那么故事就只剩下魅影疯狂的爱和CHRITINE的无奈,那岂不是白纸一样?话说回来,RAUL这个角色设计的很有意思,试想,当正义的白马王子遇到病态的魅影,当温柔的白色遇到神秘的黑色,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摩擦?正是这一白一黑的搭配,使得剧情不会过于压抑,也不会落入俗套之中。而扮演RAUL的Patrick Wilson唱功是最好的一个,当然不能拿他和任何人做对比,因为人物表达情感不同也就无从比较,只是身为他自己的角色来说是很出色的了。

不管怎么说它还是一部小说,当所有的唱段消失,当所有的华丽谢幕,剥开它的本质你会看到一个比音乐更动人,比舞台更惊艳,比华丽更震撼的爱情故事。它就那么赤裸地展现在你面前,至少,它使我无法抗拒。

在文章开头我也讲过,当我看到它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时我心中是失望的。但是看过之后却也深深陷入了剧情之中,当我们生活现在的社会中,对于爱情这个话题过敏并且逃避时,其实我们是在渴望爱情。之所以逃避,是因为一种麻木与厌恶,而作为一个现代

人看19世纪的爱情时,不仅是人物对爱情本身的态度令我们感到好奇,并且那个时代的文化也牵动着我们的心灵。我认为《歌剧魅影》是两个世纪之间的一座桥,它连接的不仅是爱情,也是一种心灵的向往。 说到这里,也只是告一段落。这部作品实在太棒,当你欣赏时是无法理清头绪的,就像我现在还有无数的话和感想却只能就此打住,因为再多的感慨也是徒劳的,只要我们能够记住这个故事,并且为心中的爱情地带抹出一块净土就够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