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水攻
,k 5备源
2016年增刊(二)
连云港市水资源现状及问题思考
周晓筠
(江苏省连云港市水利局,连云港222009)
摘要:江苏省连云港市地处沂沭泗流域最下游,处在供水网络末梢,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又是典型的水源
型缺水城市。研究连云港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对连云港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问题;对策
江苏连云港民间流行一句读语叫:“头顶两盆水,腰 缠三条河,脚蹬黄海潮,最怕三碰头”,十分形象的说明 了连云港的地理位置及面临的水问题。连云港市地处 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处在供水网络末梢,既是著名的 “洪水走廊”,又是典型的水源型缺水城市,水多、水少、 水脏三大问题并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研究连云港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可 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对连云港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本情况
1.1水资源现状
连云港市水资源现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1.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近70%集中 在6〜9月,汛期上游来水量大,多年平均约80亿m3,常 造成本地降水和上游洪水相遇,大量洪水弃流入海;非 汛期又因降水量少、用水量大、上游无来水,造成用水 紧张。
1.1.2 人均水资源量低。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约为 40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m3的下限。
1. 1. 3供需缺口大。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7. 6亿 m3,由于地表径流拦蓄能力相对较差,可利用水量约10 亿m3,占地表径流量的56. 8% ;地下水资源量因矿化度 高,可开采量仅为7. 8亿m3,和全市用水量相比,缺水约 50%。缺口主要依靠外来水解决,年引用外水约11亿 m3,其中通过蔷薇河引用江淮水量多年平均为8. 61亿 m3。特别是以连云港市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 升为国家层面,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迅速集聚, 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増大。1.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连云港市供水水源主要为自备地表水源、自备水井
收稿日期:2016-02-22作者简介:周晓筠(19 —),女,大学专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
和自来水三部分,分别为(以2010年城市供水为例):
单位:亿m3供水总量 自备地表水源
自备水井自来水3. 91
3.03
0.05
0. 83
供水对象主要为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及市区和郊 区的农业用水,分别为:
单位:亿m3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 生态用水2. 08
0. 65
1. 03
0. 14
从全市范围来看,根据1993 — 2010年用水资料统
计,年平均总用水量为26. 76亿m3,分别为:
单位:亿m3
工业用水 农业用水 城镇生活用水
4. 5
20. 55
1. 71
从变化幅度上看,年总用水量变幅大,最大为32. 15 亿m3,最小为19. 79亿m3;从趋势上看,农业用水量逐 年减少,总用水量也呈减少的趋势;从重复利用率上看,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平不一> 计量率尚、能耗小的企 业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计量率差或三级计量率低的 企业重复利用率只有30%,总体水平在60. 7%,与江苏 省的平均水平80%相比差19. 3%,与美国94%水平差 33. 3%,节水空间可观。
2主要问题
2.1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
连云港市污水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 退水等,主要表现在氨氮、化学耗氧量等污染因子经常 超标。城市周边河道水质基本全年劣于V类,如市区的 龙尾河、西盐河、排淡河等;调水河道、饮用水河道水质 较好,水质基本在n — m类;其他河道水质一般,基本维 持在m类左右;主要水库水质为n类,少数为m—f类。 2.2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
水攻
,k 5备源
2016年增刊(二)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53 •
发展节水农业的宣传力度,増强全市缺水的紧迫感,自
觉増强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意 识。这一工作要常抓不懈。3.2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尽快开展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 提升水利工程在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保障能 力。制定全市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界定 管理保护范围,规定取水和污染物削减限量指标,按照 引排分开的要求,建立全市清水河道和保护体系。建立 全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的基本数据库,在开发利用过 程中充分考虑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 一方面,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 — 9月份降水量占全
年的70%以上,其余月份本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很少。此 外,处于南水北调的供水末梢,在用水紧缺的季节里供 水线路沿线截流严重,输水到达市境内时流量已很小, 严重影响饮用及工农业供水。另一方面,洪水资源浪费 严重。连云港市是洪水走廊,汛期丰富的洪水资源因无 调蓄工程,大量洪水直流入海,多年平均入海水量80亿 m3,是用水量的4倍,丰水年入海水量可供连云港市10 年使用。2015年“7 • 9”期间,仅2天通过各水利工程直 排入海的洪水近10亿m3,约占全年用水量的1/2。2.3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连云港市是江苏省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用 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0%左右。农业用水效率总体水 平较低,大水漫灌现象仍然严重,水稻亩均用水1000m3 的灌区还没有彻底改变。全市农业渠系水利用系数和 灌溉水利用系数多年在〇. 5和0. 45之间徘徊,提高不 快。每万元GDP总用水量807m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约 260m3;人均用水量514m3,虽然低于全省人均用水量 628m3水平,但高于全国人均430m3的平均水平。2.4水资源管理不顺
该市涉水事务管理由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分头 负责,水利部门负责水源供给、节水、河库等管理以及城 市防洪和排涝,城建部门负责自来水供给和污水处理, 水质则归属环保部门管理。全市7个县区仅东海县对 水资源管理进行了改革,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由于 长期多龙管水,导致管理边界不清,责任主体不明,有利 的争着去管、无利的互相推倭,不能对全市水资源实施 统一调度,合理配置,有效管理。
3几点思考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需要做到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远近结合、多措并举,依法治水、统一管理。 远期看,需要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増强人们爱水、惜 水意识;编制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 来规范行为、指导实践。近期看,充分利用本土水资源, 提高外来水资源利用效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 水资源污染防治等,是解决水资源供需问题比较有效的 措施。
3.1树立惜水、爱水意识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 特别是引用外来水费用由省财政兜底的,一定 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实际 上,从洪泽湖调引江淮水到市区,仅单方水量耗损电费 和工程维护运行费用支出就达到0. 3元左右,如果加上 沿途调水工程建设投入年度分摊和其他投入,则单方水 量费用将超过2元以上。按0. 3元/m3的最低成本标 准,参照蔷薇河年均调引外水10亿m3的数据,每年全 市调水产生的直接费用也达到3000万元。因此,有必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
问题。如哪些地方有条件发展高耗水产业,哪些地方的 社会生产对水环境保护、节约用水有特殊要求等等,都 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为实施水资源准确调度、科学管 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3.3提高外来水资源利用效果
一方面,提高洪水利用效果。每年汛期大量洪水直 排入海,无法转换成可利用的水资源,非常可惜。必须 加快对现有水利工程的加固、改造,提高拦洪能力。兴 建蔷薇湖,发挥其调蓄洪峰的作用,提高蓄洪能力。
另一^方面,提尚调水效果。2007年底,、省 立足全局高度,在明确“举全省之力支持连云港发展”决 策期间,正式启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主要由泰州引 江河经泰东河、通榆河入蔷薇河,工程于2010年底实现 通水,供水能力为50m3/s。通过进一步优化调水方案, 加强对沿线的管理,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 现状。
3. 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 资源重复利用。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得到净化,减少 污水的排放量,将中水用于农业灌溉,达到节约用水的 目的。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行,不仅能带 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令社会形成一种珍 惜水资源的良好风气。此外,运用价格杠杆实现水资源 有效利用。城市用水实行阶梯定价,定额内平价,超出 部分差别化定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改变一 直实行的“福利水”制度,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 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把水当作一种经济 商品对待,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 浪费。
3.5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
非常规水主要包括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措施。连 云港东临黄海,海水资源丰富。在供水应急预案中,在 紧急情况下如外来水中断,发生水污染事故时应急的方 案,应充分考虑海水淡化作为备用水源。大力开展水土 保持工作,在山坡上修建有垄梗的梯田,利用畜水层的 储水能力,有植被的土地可以留住雨水。通过以上措 施,既可改善水生态环境,也可増加地表径流量。
(责任编辑江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