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6 文言文 九下《愚公移山》(测试)(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6 文言文 九下《愚公移山》(测试)(含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学+初中+高中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学考测课课通之微测试

《愚公移山》

分值:30分 时间:30分钟

一.(2015届贵州安顺中考)诗词默写(3分)

①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② ,君子好逑。(《关雎》)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

亮《出师表》)

【答案】①只是血和泥 ②窈窕淑女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2014中考乌鲁木齐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面山而居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B.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C.且焉置土石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答案】C 【解析】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

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C中二者都是“疑问代词,哪里”;A:居住/停留;B:赞成/上下、左右;D:诚心/果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请将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案】(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子子孙

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再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请联系上文回答。(4分)

【答案】愚公妻子并不反对移山,只是从关心的角度对移山中土石的安置问题提出疑问;智叟则反对移山,

斥责愚公不聪明,认为愚公自不量力。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5届福建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4-7题。(17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 (3)无地置土 置:_ ___ (4)公遂止 遂:_ 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分)(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分)6.理

解填空。(3分)

甲文中①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4分) 【答案】

4.(4分,每小题1分)

(1)用箕畚(装土石) (2)没有(或:通“无”)

(3)安放(或:放置) (4)于是(或:就)(意思对即可。) 5.(6分)

(1)(3分)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易一、“反”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2)

(3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以”、“如……何”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6.(3分,每处1分)

①愚公 ②愚公妻子 ③(孀妻)遗男(或:邻人;小孩)

7.(4分)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

畏尾;遇难而退)。(愚公和鲁公的特点各2分,概括合理即可。) 【解析】

4.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置”为“放置”,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箕畚”为名词作状语,意为“用箕畚”,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

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易”“反”“始”“发”“残”“曾”“毛”,要把第二句的“如……何”反问语气翻译出来,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本题是有关内容理解和人物分析题。学过的课文,比较熟悉,可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

抓住文中两个人物的言行表现,根据要求一一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