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来源:华佗小知识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15146

【英文译名】:Secure Theori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学 分 数】:安全工程 【总 学 时】:48 【实践学时】:6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岩土工程建设有关的安全问题的机理和相关治理方案及防范措施。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应具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支挡结构设计、结构力学、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岩土工程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够树立正确的科学减灾观,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体系,了解安全工程设计、施工的基本机理,运用合理的工程方法分析模型,对安全工程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掌握安全工程安全的基本原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安全工程的设计原则及安全工程安全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

3、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先修课程:岩石力学、土工测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地质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要求安排在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之后开设。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和具体教学内容如下,其中注有“▼”为本课程重点内容,注

1

环境与资源学院

有“◆”为本课程的难点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主要知识点包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的对象和概念;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第二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主要知识点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其工作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岩土的工程分类。

第三章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主要知识点包括:概述;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岩溶;地下采空区;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建筑场地的稳定性评价▼。

第四章 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主要知识点包括: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地下洞室岩土工程勘察▼;岸边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管道和架空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边坡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工程勘察;既有建筑物的增载和保护工程勘察▼。

第五章 特殊性岩土工程勘察

主要知识点包括:湿陷性土;红黏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风化岩与残积土;污染土。

第六章 勘探与取样

主要知识点包括:概述;钻探工程;坑探工程;采取土样;工程物探。 第七章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

主要知识点包括:岩土的水物理性质及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勘察;地下水参数测量;基坑降水;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第八章 原位测试

主要知识点包括:概述;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探试▼;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岩体原位应力测试▼。

第九章 现场检验与监测

主要知识点包括:现场检验与监测的意义和内容;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岩土体的其他监测;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监测▼;地下水的监测。

第十章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

主要知识点包括: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反分析;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例。

2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五、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各章教学可辅以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各章教学可辅以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七、其它说明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岩土工程勘察》 李永乐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 2、参考书

《国内外岩土工程实例和实录选编》 林宗元等编 中国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绪论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各类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特殊性岩土工程勘察 勘探与取样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 原位测试 现场检验与监测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成果报告 合计

讲课 2 4 6 8 6 6 4 4 4 4 48 实验 2 2 2 6 大作业 小计 2 4 6 8 6 6 4 4 4 4 48 《岩土工程安全》课程实验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

《岩土工程安全》是安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的专业课《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工程勘察的方法,基本掌握采用勘探和原位测试手段获取岩土

3

环境与资源学院

的物理力学指标,增强其对岩土体及勘察手段的感性认识。

实验教学要求:

本实验教学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通过室内试验,使学生学会利用实验来获取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

2、通过原位试验,使学生掌握各种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对测试成果的整理和运用。

二、本课程实验内容体系和实验类型

《岩土工程安全》实验内容体系和实验类型

序号 1 2 3 实验项目名称 载荷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 实验学时 2 2 2 实验属性 验证 验证 验证 实验类别 专业 专业 专业 实验性质 必做 2、3任选一 2、3任选一

4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实验 2 设计 专业 4、5、6任选一

5 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2 综合 专业 4、5、6任选一

6 滑坡现场调查 2 参观 专业 4、5、6任选

三、实验项目内容安排

实验一 载荷试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岩石在荷载的作用下变形破坏的特征,掌握岩石的力学性质(弹塑性模量等)。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在实验室内进行荷载实验。 三、实验时间

1学时

4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二 标准贯入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室标准贯入实验掌握现场测土体的力学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在室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土体的力学性质的方法,从而掌握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 三、实验时间

1学时

实验三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测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室内实验测图的密度,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等物理力学指标。 三、实验时间

3学时

实验四 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破碎的特征,观察到反射拉伸应力波在岩石破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环向、径向裂隙的形成机理。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三、实验时间

1学时

实验五 滑坡现场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滑坡现场调查,熟悉影响滑坡的因素、勘察方法以及治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在校内西科花园附近调查土质滑坡,并利用面波仪进行勘察。 三、实验时间

1学时

5

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实验报告及成绩评定

1、实验报告的格式形式应统一。封面应包括:课程名称、实验序号、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

2、编写实验报告要规范,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及仪表(名称、规格、型号)、实验装置或连接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或原理论证、或实验现象描述、或结构说明等)。 3、实验报告应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4、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评分、签字。

每个实验要求实验记录数据完整、计算正确、图表清晰,有实验分析报告。 1、本课程考试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1)本课程实验不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考核。

(2)实验教学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在课程考试笔试中,实验内容占考试内容的比例不超过5%。实验成绩组成:预习10%、操作30%、实验纪律10%、实验报告5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

3、本课程最终成绩=上课表现×0.1+实验成绩×0.2+课程考试成绩×0.7

编写负责人:李仕雄 审核人: 高德政 部门主管领导:李虎杰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