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伟大教育家的学说》读后感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读后感

来源:华佗小知识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读后感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是英国教育史学家Robert R. Rusk

(1879-1972)和其学生James Scotland(1917-1983)合著的著作。虽然离现在已经40多年的时间,但是这本书确实是一部教育史经典著作,最关键的,在国内翻译出版的西方教育史著作中,这本书算是难得上乘译作。

西方教育家中有两位是伟大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柏拉图,另一位就是卢梭。今天,西方教育依然是两个不同哲学流派博弈的战场,这两个流派的源头便是这两个人物。

卢梭生于1712年,出生一周母亲就病逝,父亲经常殴打他,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以及安全的家庭生活。

卢梭长大后做过学徒工,教士,家庭教师以及秘书,但都失败。卢梭一生未娶,和他有关系的基本都是有夫之妇。卢梭在忏悔录中说起过他当家庭教师时候,偷主人东西,诬陷给女仆人。卢梭还说,他和女人们生了5个孩子,都立即送到了孤儿院。但也有人对此质疑,说这其实是假的,是卢梭在掩饰他的性。卢梭没有真正地和孩子在一起过,也没有从小到大教育过哪个孩子。但是卢梭却写了一本教育小说《爱弥儿》,详细描写了从爱弥儿出生到长大的教育历程与卢梭的教育策略。这部书本质上来说,就是卢梭的《教育理想国》。

卢梭前40年的生活是连续失败的,虽然如此,但卢梭在自己的教育方面并没有丝毫放松,始终不断地在拓展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卢梭有典型的倾向,他将人类的罪恶归于社会。《爱弥儿》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经常被人提起: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作者揶揄道: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一个有着劣迹的人竟然能发展一种哲学,将人的过错归罪于社会。

卢梭政治理念是对英国哲学家洛克思想的发展,早期教育观念也多源自洛克,例如,幼儿心里犹如“白板”、教学中练习比教导重要、手艺的价值和德行占据中心地位等。

在《论艺术和科学》中,卢梭表达了他对当时控制社会的那些人为的社会习俗准则的不满。他赞扬了无知,收集了许多证明一些古人随着其知识的增长而堕落和失败的例证。他争辩说,他们过着贫困、简单和无知生活的时候,他们充满着力量、幸福和纯真。

柏拉图曾假定,天赋的不平等是社会最基本形态存在的条件;而卢梭强调了人类的共同特性。

动物的行为可以根据机制规律来解释,但是,人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人的行为中有自己的意志在起作用。只有通过研究儿童,而不是通过研究其他生物,才能认识儿童。一般而言,这一道理适用于人类各种事务。

卢梭所说的自然,有三种含义:

第一种,自然是一种天资,个人的遗传素质和能力。

这种自然是先天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它是命运之神所赐之物。

这种理解,容易导向“放养教育”,即教育过程中不干涉,放手不管。

但卢梭的理念不是这种完全放养。卢梭说:当我要训练自然人时,我并非要把他变成野蛮人,送回丛林中生活,而是让他尝试一种能够足以规避人们情感和偏见支配的社会生活,让他自己用眼睛去看,自己用心去体会,从而获得自己的理性认识。

第二种,自然具有一种消极的含义,一种态度的反映,与社会对立。

自然教育意味着消极教育,消极教育并不否定教育,它只是一种非社会教育。消极教育今天又称为预防教育,它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为反对社会环境做准备。

但是卢梭也知道,爱弥儿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所以,他希望为爱弥儿注入一种坚定的伦理信念。

第三种,自然在卢梭那里还有一种积极的含义,那就是天地自然的规律、理性。自然规律就是理智规律。依据自然生活,就是依据天地万物的理性原则生活:谁服从了理性,谁便遵循了自然。

综合以上三种,卢梭理解的教育遵循自然就是—— 1、教育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资;

2、教育(至少是早期教育),不能被社会过多影响,最好选择家庭教育;

3、教育应该遵守天地万物都遵守的理性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