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哲学唯物辩证法复习材料
(2)方: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3)错误倾向: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和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2)方: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错误倾向: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通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3)错误倾向:运用这一原理应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把事物发展的道路设想成一帆风顺,从而盲目乐观;又不能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5.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一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2)方: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错误倾向: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二是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6.矛盾是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①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方: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3)错误倾向: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这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2)方: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方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3)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10.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系。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方: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3)错误倾向: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倾向。
(2)方: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3)错误倾向: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
三、重要比较1、主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1)区别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7.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8.老子的《道德经》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以下说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的是:()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吃一堑,长一智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材料题:10.受到金融海啸影响,我国对外出口下滑,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而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