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何向荣 要】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揭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强 调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思考,旨在从改进公司治理的角度,探寻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 审计、加强公司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 计,无法对本公司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 在的问题 有效地监督。 (一)认识不足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地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 位不高和性差 工作需求 审计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平行或低于 从执业能力看。大多数内审人员受 其他部门(或在财务部门下设置)。并接受 专业和审计经验。仅能从事简单的 财务总监、总经理的领导,不能有效地对 对会计凭证、账项检查的工作,缺乏对企 财务部门、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进行 业经营活动全局的审计能力,熟悉计算 监督。 机技术和法律知识并能在审计中应用的 (二)混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 专业胜任能力更显不足。 功能 不少公司和人员不正确地将审计委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理 员会定位于内部审计,而忽视两者不同 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 的隶属关系和职责内容。一般而言。审计 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连同公司的管理层, 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 是构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稳定的三个重 动。公司治理的优化也离不开有效的内 要支点。也是监控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关 部控制作为保障。安然事件后。各公司董 键环节。 事会更加看重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 (三)割裂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性互动关系。 多年以来,人们过多地关注内部审 (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计的职能、范围、方法的发展与变化,却 1 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信息反馈 忽视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 作用 作用。导致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 的割裂。一方面。置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 为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并 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其性、客观性 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 及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 供信息。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仍 2.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 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作出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 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管理审计尚 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为经营的有效 未得到广泛的开展。 性提供保证。内部审计是在内部实施连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受 续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 到制约 查那些可能预示虚假财务报表迹象的 目前大多数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 最好选择。 人员的工作范围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 3.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作用 监督审计,无法涉及公司的管理活动, 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主要 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未得到充分的发 是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围绕企业 挥:同时上述经济监督审计的对象往往 文化、治理结构和等的治理环境:二 是本公司的下属单位(或二级单位),内 是对治理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的具体治 部审计部门无权对本公司财务进行审 理过程。 回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 影响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差 异、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形 成了不尽相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不同的 公司治理模式其内部审计的设置也各不 相同。比较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两大 类:一类是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治理模 式。该模式所推崇的是股东至上的治理 模式 另一类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治 理模式,该模式所推崇的是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模式。 1.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美英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只设有股东大 会和董事会。不再设置监事会。财务监督 功能主要是通过在董事会下设立的完全 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内部审计委员会 实现的。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权参加董事会会议并享有议 案表决权,同时又具有相对的性,专 司监督审查工作。 此种模式缺陷在于。由于审计委员 会的成员既是专司监督审查工作的人 员,又是董事会成员。只具有相对的 性。同时又缺乏完全的直接代表股 东利益的监事会来行使审计监督职能。 通常内部审计控制监控不力。极易导致 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力的泛滥。 2 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德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设有股东大 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而不再设审计委 员会,财务控制职能主要是通过在股东 大会下设立的监事会来实现的。在监事 会制度下,监事会有较高地位和较大监 控权。其缺陷在于,董事会所代表的法 人所有权对经理层经营权的制衡机制 未通过设置审计委员会来更好地加以 维护,与外部监督形式之间也缺乏必要 的联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改进内部审计-基于公司治理的 思考 审计机构和监事会双 r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事会和总经理层进行 勺,它对股东大会 敏锐的执业判断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 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做到正直、客观、 (五)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 首先,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 (一)增强认识,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对内 又重监督模式,即一方 保密。 部审计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要从观念 上有所转变,把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 改善的主要内容加以重视。内部审计工 作这种监督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 .内部审计机构对总经 后审计的传统方式。其次.内部审计的实 部门的责任履行情 施应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 它对审计委员会负 向发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 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 负责,这样就使整个 指为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内部 各方的监督得以有效 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之中 的,并且信息反馈及时,提出的处理意见 和建议操作性强,使公司对发现的问题 能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出现更大的失 _IJ说明的是,为了避免 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上市公 不必要的重复审核, 司内部审计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 I 误。同时,还可以对执行情况进行后续审 计和系统跟踪,应不断改进管理,完善监 督控制系统。 (二)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 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 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上市公司的结构 要求,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1.建立具有性、权威性的内部 审计机构 改变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 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 升格.从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 的全面展开。 2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 笔者通过对英美、德日公司治理模 式与内部审计模式的分析.认为可以借 鉴以下几点:(1】董事会下设一个专门性 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 作为董事会的一个常设机构.由董事会 决定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聘用,审计委员 会向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此外.审计 委员会应就完成监督与审计的过程定 期向股东大会报告,接受股东大会的质 询以增强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 (2)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受审计委员会的 组织和管理,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高于总经理及其下属的各职能部门。在 行政上.内部审计机构要向审计委员会 负责并报告.由外部董事参加的审计委 员会负责制定与内部审计有关的、 规章制度.决定内部审计主管的聘用、 提升和报酬。在业务上。内部审计主管 根据审计委员会制定的内部审计章程 的规定,对总经理及其下属的各职能部 门的责任履行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向 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审计、调查 实践中可以对经理层 的力量转变为寻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1 kg-重点,内部审计机 的合作协调关系。 l },而监事会可以借鉴 (六)协调并统一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 I ,拄行重点复核或追加 计的职能应该以监督 验,紧密结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 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 1‘ 日部审计要由“监督导 和评价并举的方针。 设置、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 . I 甸型”转变,但在我国 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问题,寻求 计信息的情况下,监 各法律法规的协调与统一,以制定出较 {有履行了监督职责. 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通过 息的诚信可靠,才能 具体规制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 展评价职能,投入更 确保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l 进行评价和咨询工 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I 瞳目标。 与此同时.要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 审计的职能与范畴 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尽快设立和 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 的职能应从单一检查 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 变,充分体现公司治理 制,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由行政型的法 釜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 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转变为社团型的 职能也应全面拓展,由 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 。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 构,即内部审计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 f1】刘英.公司治理与财务监督模式的比 部审计职能的要求 较与借鉴【N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 2006,(9). 勾公司内部的管理、决 【2】任剑欣.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审计问 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 题研究Ⅱ].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3】樊延征.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Ⅱ].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煤炭技术,2006,(8). a的素质直接影响内 【4]吴双彦.论内部审计在我国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的质量又直 中应用的特殊性【N1.南京财经大学学 :否有效。而要保证内 报,2005,(1). 页加强内部审计人员 【5]黄坤.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Ⅱ]l经济研 审计人员应注重专业 究.2006,(11). e知识领域的扩展,不 【6】王雷.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 计、工程建设等相关 理研究Ⅱ].财会通讯,2006,(4). :业管理、金融、经济 【7】齐晓宁.浅析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 }专业,在实践中培养 审计【N】.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3). 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