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雕塑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认识雕塑

“认识雕塑”!这四个字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明白,表意也很明确,人们一读这个题目就知道大体的内容要表达什么了。可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所包含的内容真的是那么容易解释吗?

近来读了一本书,名叫《认识雕塑》,和这篇论文的题目一样,本书介绍了作者有关雕塑艺术的个人感悟和经验。主要内容有:学会看形;跨越门栏;形状的语言;榜样的意义;关于异与同;关于新与精等。对雕塑也解释的非常详细和到位。我认为作者对雕塑的认识可以著出一本书,那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尤其是要对雕塑的理解达到一种程度,这种程度可能是到达了一种境界吧。而我呢,不能说是对雕塑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吧,我所懂得的就拿这本书来形容吧,可能这本书的封面和里面的目录都有了,可是里面的内容却只是一些表面的,我需要的是更深入的学习吧。著一本书不容易啊,当然对于学习雕塑来说那就更不简单了啊,光对雕塑有一定的热爱还不行,还要全面的了解它。而我对雕塑的认识:

首先,认识雕塑应该先从雕塑这两个字说起。我认为雕塑单单看这两个字就是雕刻和塑形。雕塑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具体说呢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环境里用一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

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这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冲破了由牛顿学说建立的世界观,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按其用途可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架上雕塑、宗教雕塑、园林雕塑等。

以上这些对雕塑的介绍,虽然这些对雕塑的介绍一看就知道不是我本人自己写的,也是我经过刻苦的学习在书上找到的,不读书不知道,雕塑原来真的是博大精深啊。现在我们的雕塑课程也只是泥塑,从泥塑头像到胸像,以上所说的那些雕塑可能这四年的大学专业学习也不能接触很多啊。在这就只能是做一下了解吧,以后要是真的有机会再去学习吧。

其次,认识雕塑首先要知道雕塑的起源和发展。雕塑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的步伐逐渐成熟。千百年来雕塑艺术以多样的面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空间之中,丰富,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点缀,美化了生活环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自远古时代至今,雕塑艺术都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作品,题材内容极其广泛,风格样式及其多样。这就使得雕塑艺术在艺术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就已经逐渐产生了对称,均衡和和谐等审美意识,于是产生出美化自身的装饰品和可能包含宗教意味的制品。虽然这些制

品跟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雕塑有很大的差别,但雕刻器的出现可以看作是雕塑技术的初步发展。新石器时代也出现了雕塑艺术的早期雏形。在中国的商周时期进入了青铜时代,构成了青铜雕刻之美。秦代的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一个特殊的篇章,以其规模和数量见长,这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我觉得当时的雕塑就很接近现在雕塑了,可见雕塑的发展相当有历史。汉代雕塑以霍去病墓前的雕塑为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尤其是陶俑制作更加多元化。我国雕塑艺术在唐代达到了高峰,除了佛教造像,唐代最主要的雕塑则是陵墓雕刻,最著名的则是“昭陵六骏”。雕塑到了以后便没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明清之时又渐渐兴起。

在西方,雕塑的发展更是对雕塑艺术有了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西方雕塑史》我知道了: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艺术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代表人物:米隆、菲狄亚斯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第二高峰。代表人物: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当属19世纪法国雕塑。其代表人物为吕德、罗丹。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以及现代主义雕塑家、法国的阿尔普和英国的亨利.摩尔等为代表。

对雕塑的认识无论是在文化领域还是在制作领域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去研究和认真阅读书籍的。雕塑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在于它是立体的,是真正存在于空间。一个雕塑作品,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必须考虑他的各个角度。雕塑艺术要充分运用体积塑造语言,体现外部造型的凝练性单纯性;还有就是材料与形象的交融也是雕塑艺术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再一个就是物体实质性特征,就涉及到“空间”也依赖于“体量感”。以上这几点对于雕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觉得就是雕塑“技法”了,这也是相当重要的。每次在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

说的最多说我就是结构问题,然后是空间还有大的人物动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认为。因为从事雕塑的学习,每次在与人接触的时候也会仔细观察别人的五官位置和空间感觉。现在我们所做的雕塑都是属于圆雕。从做头像到做胸像慢慢的学到的东西也是特别的多,知道了学习雕塑对于我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雕塑,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认为在制作胸像雕塑时可以分为七个步骤:1比例,这是很重要的,要仔细观察模特,看好比例,这使我想到了每次在做胸像之前老师为什么要我们围着雕塑转几圈,我想应该是让我们看好比例吧。对于比例问题我确实也没怎么注意过,以后一定会特别注意的。2材料准备,在完成每件作品之前材料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的东西也是很多的,在课下也准备好。3扎胸像架子,这就好比是个地基一样,地基的好坏决定了楼房的好坏。所以从第一步扎架子时,就要把大尺寸和大动态扎出来,否则一上泥,就容易出现动态不够、露架或掉泥的问题,架子的好坏也决定了雕塑的后期发展的质量,所以学一定要认真对待。为扎出动态,应多角度观察对象,从正面观察左右、上下关系,侧面观察前后关系。对模特儿的动态、比例、重心要心中有数。同时除了注意单个头的空间关系,还应注意头与肩和胸的空间关系。4上大泥,①架子结实牢靠,泥紧密。②比例、动态、重心、体量。③构图,头、颈、基座的关系。④基本形的关系。⑤大形大面的关系。这几步是雕塑的 5塑大形,首先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检查,核对尺雨、体量、空间和基本形,然后这一步着重解决动态关系和运动状态下的解剖关系。动态关系的塑造是要求多角度观察、理解对象,并在这一步要求略为夸大一些对象动态。大的解剖如胸锁乳突肌的起止连接,斜方肌的起止连接,肩峰与锁骨、肱骨、肩胛骨,锁骨与胸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与胸大肌、肋骨、脊柱与肩胛、背阔肌、斜方肌等的解剖结构应当比较准确。这也需要对结构相当的了解。6深入,对每一个局部形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充分表现。7整体调整,走出局部,从整体出发,全面地对塑像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上这些在做雕塑时都要严格遵守,会是你的专业有很大的提高。

记得老师说过,雕塑不用管他做的像不像,如果仅仅是要求像的话那就找个师傅去做就

行了,所以我们做雕塑要用心去感受,艺术是一个需要有想象和创造的,我想做雕塑除了在造型上很写实之外应当把艺术的那一部分很好的体现才对。

“认识雕塑”,近来读了一本书,名叫《认识雕塑》,作者是用一本书来说他对雕塑的认识的,而我的“书”有封面了,我要做的就是把里面的内容补充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