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15 页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10篇】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又是如何的?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一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
第 2 页 共 15 页
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第 3 页 共 15 页
玩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
换着来磕的头。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
第 4 页 共 15 页
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唐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诗: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米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月当天。这是登山玩月的佐证。明《江南志书》记载:常熟县八月望日游人操舟集湖桥望月。这是泛舟玩月的佐证。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二
看我吃完,母亲提着篮子要走。临走说,“已经这样了,得想办法挣钱,买包卫生纸都是需要钱的!”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个女人,连一包卫生纸的钱都要用来赊欠,简直太太丢人了…… 我们老家,中秋节的风俗是“看闺女”。娘家人拿上几包月饼,买上一些水果,头晌就到了。要赶上农忙,也是耽误不得的,否则,
第 5 页 共 15 页
会让婆家人笑话或看不起。
可是今年,我知道母亲铁定了不会来的。因为,我让母亲生气了,并且失望透顶,伤心欲绝。我的婚姻,母亲是反对的,我爱人的家境平平,而以我的条件本可以找个更好的。母亲认定我跟着他会吃苦,所以坚决反对。但我最终不顾母亲的感受,义无反顾的结了婚,并为他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正式工作。这下,母亲更是发狠和我断绝母女关系,没有我这样的女儿。
其实,这一切的初衷本来是好的,想着只要努力打拼,就会干一番事业,就会赢得母亲的谅解。可事与愿违,我们失败了,败得很惨。说了你也许不相信,一日三餐几乎都成了问题,所有的同学朋友,这家一百,那家二百,几乎都借遍了,只是为了用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我几乎要崩溃了,昏昏然不知我的道路在何方,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一天到晚的,除了昏昏欲睡打发时间,暂时忘却烦恼,没什么可做的了。所以,中秋节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母亲是断然不会来的,这样的女儿不要也罢。
可是,母亲来了。我揉了揉双眼,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母亲手里提个篮子,篮子里装满了东西,上面盖一块红布。我又揉了揉眼睛,因为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母亲也不说话,从篮子里依次拿出了月饼,鸡蛋和苹果
你能想象出那月饼有多么的美味,我就在母亲面前吃着,红的丝绿的丝。小时候只能每人分半块月饼的时候,也没这时的美味。 看我吃完,母亲提着篮子要走。临走说,“已经这样了,得想办
第 6 页 共 15 页
法挣钱,买包卫生纸都是需要钱的!”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个女人,连一包卫生纸的钱都要用来赊欠,简直太太丢人了。
母亲提着空空的篮子走了,后来母亲说,在回村的路上摘了些野菜放在篮子里装回了家,因为,没有谁会把所有的礼品都留下。 第二天,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六、我就整装一新出去找工作了,并很快找到了一份,也由此度过了我最困难的时期。
如今,我身在外地,可母亲依然每年的中秋节都要到我婆家去,提着篮子,篮子里装着月饼。我知道母亲的心,她是告诉我的婆家人,无论什么时候,我闺女是有人疼的,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篇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第 7 页 共 15 页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四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第 8 页 共 15 页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除了我们所所熟悉的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虽然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第 9 页 共 15 页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五
中秋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就可以与家人共赏那皎洁的月亮,中秋是团圆时节,月色也是十分美的,皎洁的月光散射在地上像一层厚厚的冰霜,月是对亲人怀→←念的寄托,很多古代诗人都用月亮寄托过内心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用月亮表达内心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用来抒发内心的忧愁。
每逢八月十五时,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的,而小朋友都喜气洋洋的穿上自己的新衣。一般中秋节的夜晚,大家都会纷纷的将桌子、椅子、月饼、水果等零食放在院子里,一家人都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 一起说笑、一起看那艳丽的月亮、一起分享着零食。可中秋时,“月饼”是不可少的。月饼分有各种各样的,有多样式、有多种味的。月饼有圆形、正方形、花形。口味的有水果的、豆沙的、蛋黄的、香芋的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比如我,我爱豆沙和蛋黄陷的,最爱的是香芋味的啦!
蛋黄月饼味道很美味,吃起来也挺油腻的,味道特别柔软的。豆沙月饼好像里面是装的红糖,一般人都不爱吃这味,因为太甜了太腻,我比较爱吃甜的。香芋月饼特美味,我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就是香芋味的零食。
人们都比较爱吃水果陷的月饼,可我最不爱吃那种口味,因为水果陷的月饼吃起来不太松软,而且也不好吃,吃了也会吐出来。人都有个人的味口!我最期待中秋节的来临了,这样我就可以吃到我的最
第 10 页 共 15 页
有的月饼口味陷了,赏月也可以和家人有说有笑了。 这就是——中秋节的风俗了。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六
秋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有很多节日在秋天绽放。在秋天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因为在中秋节那天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月饼,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团圆饭了,就因为这原因所以我喜欢中秋节。 中秋节的月饼有两种味道,一种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种是月饼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欢吃那种幸福的月饼。
今天是中秋节,我就在赏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阳台上等待着月亮升起的时刻。
看呐。那带这一圈金环似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微云,向上,向左,再向上升着。突然,月光的颜色光泽变淡了,它高高的挂在那里。那圆圆的脸颊,挂着温柔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几多银灰色的薄薄的云围绕在它的身边宛如仙女的丝绸翩翩起舞。当时是我就想起了几句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梦境中,哦!是谁把我的梦境打破了,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吃我最爱的椰奶月饼了。我想我的最爱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当时我就嚎啕大哭,后来还是我吃到了因为哥哥他以大欺小呗!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爱,而哥哥却只能看着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请求恳求月亮再圆一些,让还没回家的游子也让若隐若现地想猜家里人现在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钟,两分钟……
第 11 页 共 15 页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作文篇七
今天,妈妈带着我一起到乡下奶奶家过中秋节。我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已经好久不去奶奶家了。
路上,我让妈妈帮我买了一个花,还挺贵的,我和妈妈都也点不舍,但妈妈还是买了。“奶奶,奶奶,我们回来了!”还没到家门口我就大声地嚷嚷。爷爷、奶奶忙着出来迎我们,我提着月饼给奶奶,奶奶的眼睛笑成一条线。
奶奶准备了一桌子的菜,我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夜已很深了。爷爷对奶奶说:“快收拾,收拾准备祭月。”奶奶连忙把准备好的月饼、水果、粟子、菱角、花生等一样样摆放在大场中心的桌子上。最摆放的是奶奶亲手做的大圆饼,好大好圆就像天上圆圆的月亮。爷爷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和我带的烟花摆放到安全的场边上,看奶奶已摆好了桌子,我就拿着打火机点燃了鞭炮和烟花。看着天空绽放的烟花,我都已分不清哪是闪闪的繁星,哪是美丽的烟花了。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我多么希望每天都过节啊!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篇八
中秋的来历:月亮和太阳是兄妹,它们每天早晚都按时值班。月亮有点嫉妒了,因为自己值班的时候自己只能露出半边身子或一点点身子,而太阳呢?每天值班都可以气质昂扬露出全部身子,暖洋洋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月亮在每年的365或366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来,就这样,月亮渐渐的不值班了。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到月亮宫
第 12 页 共 15 页
里恳求月亮继续上班,月亮却说:“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坏家伙,我辛辛苦苦给你们值班,你们只让我露一点点身子,但是,太阳每天值的班不多,你们还让它那么威风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玉皇大帝答应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阳封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级。太阳不想让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风,就去命令月亮:“以后你不许露全身出来。”月亮说:“为什么啊?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让我露全身的,你敢违抗他的命令吗?”太阳不想再争辩了,就到王宫那说了一大堆让月亮露全身的坏处。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许让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如果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时露出全身的话就开斩。这样残酷的圣旨让月亮收到了,这道圣旨对月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对太阳来说,这道圣旨让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阳说要开斩,但是月亮仍然不在乎,玉皇大帝吓唬月亮说:“如果你再不上班,可要真的开斩啦。”月亮还是装作没听见,玉皇大帝当然是不能杀月亮的,因为如果杀了月亮,人们就会进行反抗,这样下去,人类就不会遵守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会造成三界大乱。
玉皇大帝无可奈何,就让月亮每天值班的时候露全身,但是太阳又缠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让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时露全身,但是这一天究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这一天定在人间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间到八月十五的时候,人们看见月亮圆了。就欢呼了起来:“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
可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圆了,八月十七的时候,月
第 13 页 共 15 页
亮也不圆了,人类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圆。从此,人类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节,并制作了一种像月亮一样圆的厚饼,这种厚饼的中间夹着各种食物,饼面上刻着这种厚饼的出产厂家的名称。人类就把这种厚饼叫做月饼,年年过中秋人们都养成了吃月饼的好习惯。就这样,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民族习俗就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篇九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到了,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是一年中月亮比较圆的一天,但是,在我的老家宁波人们觉得月亮是在16日比较圆,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样的说法真是奇怪呀!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时候,我住在宁波,那时候爸爸和妈妈都在日本工作,没有来陪我,每当中秋节的时候,外婆会把月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给我吃,然后外公会抱着我在阳台上看月亮,一边看一边还会唱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现在,我回到了杭州,爸爸妈妈陪在我身边。现在的中秋节我们也会一样赏月和吃月饼,但是,现在有了一些功课,没有小时候这么自由自在了。小时候还有小伙伴一起玩,非常开心。
虽然没有小时候有趣了,但是,这几天我也过得很开心、很充实。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篇十
中秋节到了,今天就是一年中月亮比较圆的时候了。
第 14 页 共 15 页
月亮今天这么圆,就像一块大烧饼,我真想尝一尝,爸爸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小时候看月亮的故事,在爸爸小的时候,他想看到月亮的背面,可他无论在哪个位置,咦?总是看不见月亮的背面,爸爸就纳闷了,为什么我看不见月亮的背面呢?
听完后,我也在想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人类对于地球来说就是也芝麻点大,特别的渺小,所以我也想要坐着火箭去月球的背面看一看。 你们知道吗?中秋吃的月饼分为两种,一种叫苏式月饼,一种叫广式,苏式月饼啊就是蛋黄酥,广式月饼呢上面刻着一些花纹,做的很精致呢。
在这个月圆之夜所以我们大家族也要团团圆圆,一会我们一家17个人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咯。
我喜欢中秋节,我也祝我们全家人都要团团圆圆的。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