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猫钓鱼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小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猫钓鱼》。通过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小猫的习性,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知道钓鱼的基本过程。 2. 学会故事中的新词和句子,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内容,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新词,理解故事情节,学会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小猫钓鱼的故事挂图、小猫钓鱼玩具、小猫头饰。 2. 学具:彩笔、画纸、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小猫钓鱼的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谈论对小猫的了解。

2. 故事讲述:

a. 挂图辅助,讲述故事《小猫钓鱼》。

b. 随故事情节发展,引导幼儿关注小猫的动作、表情和情感。 3. 新词学习:

a. 教师展示词语卡片,引导幼儿跟读、认读。 b. 结合故事情节,让幼儿用新词造句。 4. 例题讲解:

a. 教师提问:“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b. 教师示范回答,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子回答。 5. 随堂练习:

a.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猫,练习故事中的对话。 b. 画一画:让幼儿用彩笔画出故事中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

1. 故事《小猫钓鱼》

2. 重点词语:专心、耐心、钓鱼、小猫、河里、鱼儿 3. 故事简图:画出小猫钓鱼的场景,标注故事中的关键词语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猫钓鱼》的画,并用故事中的句子描述画面。

答案示例:小猫拿着鱼竿,坐在河边,专心地钓鱼。河里有很多鱼儿,小猫钓到了一条大鱼!

2. 课后拓展: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并表演角色扮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

a.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小猫的习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b. 开展家庭作业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词语和故事简图。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示例。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 示范回答时,语言要简洁明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3. 随堂练习要结合故事情节,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和绘画中巩固新知识。

详细补充:

1. 例题讲解时,教师可提问:“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细节,如小猫分心、鱼儿游走等。

2. 教师示范回答:“小猫钓鱼时,没有专心致志,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追蝴蝶,所以没钓到鱼。”

3. 随堂练习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猫,练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幼儿用彩笔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巩固新词和句子。

二、板书设计

1. 重点词语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2. 故事简图要简洁明了,有助于幼儿回顾故事情节。 详细补充:

1. 重点词语的选择应包括故事中的关键词,如“专心”、“耐心”、“钓鱼”等,这些词语能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核心内容。

2. 故事简图可包括小猫、河里、鱼竿等元素,用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展示故事场景,让幼儿一目了然。

三、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答案示例要简洁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模仿。 详细补充:

1. 作业题目要求幼儿画一幅《小猫钓鱼》的画,并用故事中的句子描述画面。这样既能让幼儿巩固绘画技巧,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答案示例:“小猫拿着鱼竿,坐在河边,专心地钓鱼。河里有很多鱼儿,小猫钓到了一条大鱼!”这个示例既包含了故事的关键信息,又具有示范性,方便幼儿模仿。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要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补充:

1. 课后反思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可包括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小猫的习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开展家庭作业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提问时,语速要适中,语调要亲切,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环节:约2分钟,通过展示玩具和谈论小猫,引起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约5分钟,讲述故事《小猫钓鱼》,注意语速和语调。

3. 新词学习:约3分钟,引导幼儿跟读、认读新词,用新词造句。 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约1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角色扮演。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小猫钓鱼玩具,引起幼儿兴趣,自然导入故事主题。 2. 通过谈论小猫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教案反思

1. 语言语调:注意在讲故事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富有变化,以增强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保证课堂节奏紧凑,避免出现时间浪费或紧张。

3. 课堂提问: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关注每个幼儿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4. 情境导入:通过有趣的教具和话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 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绘画等,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6.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7. 家园共育: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