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
天一中学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①
寄杜位杜甫
②
近闻宽法离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 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 鬓发还应雪满头。
③
玉垒题书心绪乱,
④
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①杜位,杜甫族弟。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9.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6分)
10.“何时更得曲江游”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愿望?(5分)
9.以干戈借代战争(1分),以雪比喻白发(1分),运用虚写想象(1分)杜位归途中的情形(1分),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1分)和对杜位的同情(1分)。
10.战乱平息;国家太平;回到长安;兄弟聚首;生活安宁;重游胜景。(每点1分,5点满分)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
柴元彪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雁声叫彻芦花渚。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盈盈尺素。断魂正在西兴渡。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注】柴元彪(约公元1270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 9. 词的上阙是怎样运用景物表现旧游离别之意的?请简要分析。(6分) 10.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6分)①借淡柳、乱烟、疏雨营造旧游分别的凄惨迷离氛围;②用叫个不停的雁声衬托人物内心的不安和烦躁;③西风中落叶无著(着)处喻指别后将会漂泊不定,相逢难期。
评分建议:每点2分,三点即满分6分,意对即可。 10.(5分)重情重义,关心友人,乐观豁达。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5分,意对即可。
扬州中学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9~10题。
忆 秦 娥
刘克庄
①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②③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①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②浙河西面:指宋代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地方。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9.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6分) 10. 赏析词的最后两句“宣和宫殿,冷烟衰草”的艺术效果。(5分)
9.(1)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挂念慰问;(2)对南宋当局苟且偷安,防务废弛的指责;(3)对中原残破,百姓生活荒凉的伤痛;(4)对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 (2分一点。答到任意三点得满分)
10. 对比,(1分)将昔日的繁华盛世和今日的衰败凄凉作对比;(1分)融情入景,(1分)将国家衰亡现状,自己的悲愤之情寄寓在眼前破败的景象中,(1分),含意深远,耐人体味。(1分)(纯用名词意象,画面感强,也算一点。)
南通市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酹江月和・乾坤能大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 作賦,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 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 9・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5分)
10・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①身遭囚禁,志向难展;②抗元事业失败;③飘零悲秋;④朱颜易变,壮志未酬;⑤归国无望。
评分建议:一点1分,共5分。 10.运用典故,以景结情,含蓄蕴藉。(2分)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自己死后犹眷故国的情感的抒发。(2分)与上文“只有丹心难灭” 相照应。(1分)
南京市十校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①
后出塞五首(其二)
[唐]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②。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①《后出塞五首》是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以一位新兵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②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为通河北的要津。 9.诗歌前六句写了哪几层意思?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 10.诗歌后六句,寄寓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9.新兵早上进营门,傍晚仓促开拔;在暮野行军;夜晚在沙地宿营。作用:渲染军旅生活特有的紧张气氛;为下面抒情作铺垫。(每点 1 分)
10.闻笳声而生的凄惨之感;对军容整肃、军纪森严的赞美;对克敌制胜、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对优秀将领的期待(每点 2 分)
常熟中学
三、古诗词鉴赏(22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14 题。
(一)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3. 简要赏析“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句的表达效果。(5分)
14.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比较,两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晓至湖上 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15. 诗中那些景物扣住了“晓”字?请简要概括。(5分) 16.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6分)
13寓情于景,通过寒灯、斜月等意象营造出凄凉意境,表达了作者梦醒后回到现实内心的凄楚、感伤。(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意境,内心情感,一点一分)现实的凄凉与梦境的雄浑对比,更强化悲情。(一分,现实与梦境一实一虚也可以。)为尾句的抒情做铺垫。(一分。写出铺垫即可,情感内容不作要求。)
14相同点:两处都表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1)和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1)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感叹,但是仍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作者壮志未酬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15(1)天色朦胧(2)水上泛起还未散去的寒雾(3)远处影子似有若无的青山(4)初升的太阳(5)逐渐看清的二三小船(6)逐清影的野凫 16.(1)喜爱幽静:“出郭晓色微”、“人意静”等;(2)亲近(喜爱)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3)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4)内心惆怅:“安得”
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9、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10、有人说,全诗“望”字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1)比喻(1分)。将风吹古木声比作雨声,将月照平沙比作白霜(1分),营造了夏夜风光的清凉与宁静的氛围(1分),表现了作者对夏夜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
10.①首联诗人从远眺起笔,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②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③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景色由远而近,均围绕“望”字展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④尾联是通过眺望江楼之后,自然表达出向友人发出邀请之意,照应题目中“招客”二字。(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酹江月和·乾坤能大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
9.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5分) 10.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①身遭囚禁,志向难展;②抗元事业失败;③飘零悲秋;④朱颜易变,壮志未酬;⑤归国无望。
评分建议:一点1分,共5分。 10.运用典故,以景结情,含蓄蕴藉。(2分)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自己死后犹眷故国的情感的抒发。(2分)与上文“只有丹心难灭” 相照应。(1分)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斗百花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拋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①迟迟难度。年少傅粉②,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注】①淑景(yǐnɡ,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②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指女子的丈夫。
9.词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10.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5分) 9.词中刻画了一位被丈夫抛弃,寂寞惆怅的主人公形象。(2分)女子面对明媚春光,连斗草、散步都了无情绪,每日朱门紧闭;(2分)丈夫在外寻欢作乐,女子面对满庭落花无法排遣心中的怨恨。(2分)(共6分)
10.上片用美好春光反衬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冷落;(2分。仅答“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得1分)下片以“满庭花雨”映衬主人公的不幸遭遇,(2分)烘托女子孤独惆怅的心情。(1分)(共5分)
高邮市2020届高三年级12月阶段性学情联合调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和范待制秋兴
陆 游
①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
②
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
③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注】①啼螀:啼鸣的蝉。②牛衣:用以御寒的编织物。《汉书•王章传》,王章欲上奏权贵,妻说:“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耶?”王章毅然说:“非女子所知也。”③放翁:淳熙三年九月,陆游因被罢官,此后索性自号放翁。 9.请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5分)
▲ 10.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句“贺我今年号放翁”中蕴含的情感。(6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首联选取飘落的桐叶、寒蝉两种秋日典型物象(1分),运用叠词(1分),视听结合(1分),渲染出衰飒凄凉的气氛(1分),点出秋兴之题(1分)。
10.①诗人看似超脱乐观,实则蕴含着不平之情。②“贺”中可见诗人对毁誉宠辱的淡泊超然;③自号“放翁”暗含了诗人心中的愤懑。
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第二次模拟
三、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江项王庙 【清】严遂成 云旗庙晚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10、首联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0.①写出了云旗高耸,项羽神像受祭祀和膜拜的场景;②烘托了项王庙的气势、氛围;③点题;④引出下文对项羽的评价;蕴含着对项羽爱恨交加的的感情。
(一点1分,共5分)(如“以现实为切入点,引出下文的评价”,可给2分)
1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对项羽的情感态度。(6分)
11.①赞扬其功:鸿门赦汉,巨鹿亡秦;②批评其过:不善用人,(或者为其没有用好谋士范増、将才韩信而惋惜);③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客观评说项羽功过和历史地位:尾联自问自答,以宋玉为屈原作招魂暗喻自己对项羽的评判。
(一点2分,共6分)
作者简介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
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严遂成工诗,曾携诗稿请教厉鹗,未见嘉许,此后更为发愤,终于有成。遂成天才骏发,为诗兼雄奇绮丽之长,工于咏物,读史诗尤隽。尝自负为咏古第一。论者谓朱彝尊、查慎行后能自成一家。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牧、吴锡麟并列,称为“浙西六家”。有《海珊诗钞》传世。 注释
①剑舞鸿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
②船沉巨鹿:指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主力。
③范增一去: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④“招魂”句:灵均,屈原字灵均。《楚辞.招魂》,据说是宋玉为屈原招魂而作。 以此暗喻作者自己对项羽的悼念。 译文:
庙前绘有熊虎图案的大旗迎风招展,似乎在拜问过往行人项羽的功过,但项羽的千秋功过只有鬼神才能回答。他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竟然赦免了汉王,那他在巨鹿破釜沉舟打败秦军时豪气哪里去了?范增走后就再也没有为项羽出谋划策的主要谋士了,而为建立汉朝立下大功的韩信竟是被项羽驱逐出去的。楚江上的招魂歌最为哀怨,而被招魂的不仅仅是屈原,还有项羽。 赏析:
咏史怀古诗历朝历代就是文人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对项羽——这位褒贬不一的霸王的评断更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如宋《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唐《题乌江亭》(杜牧)、明《书项王庙壁》(万象春)[2] 都是其中名篇,当然也包括本诗。
本诗开篇中规中矩,首联以现实之旅为切入点,引出下文对历史的评价。之后两联引用史实,颔联一贬一褒,矛盾冲突明显,也极大地蕴含着作者本人对项羽的爱恨交加。接着,作者通过范增、韩信两位名臣的政治遭遇深刻揭示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一去”、“原来”两词不仅给人以极大的惋惜之感。尾联笔者认为尤为出彩,作者自问自答,以宋玉为屈原作招魂暗喻自己对项羽评判之事,足见其对项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