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猫钓鱼》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猫钓鱼》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猫钓鱼》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利用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数量”和“顺序”的概念,学习使用计数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和顺序的概念,能正确进行110的计数。

2.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数量和顺序的概念,进行110的计数。

重点: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小猫钓鱼的故事挂图、计数器、磁性小鱼、磁性钓鱼竿。 2. 学具:幼儿用计数器、磁性小鱼、磁性钓鱼竿。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量和顺序。 2. 例题讲解(5分钟)

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猫钓鱼的情境。

提问幼儿:“小猫钓了几条鱼?它们分别是第几条?” 引导幼儿使用计数器进行110的计数。 3. 随堂练习(5分钟)

幼儿分组,每组使用磁性小鱼和磁性钓鱼竿进行钓鱼游戏,要求按照顺序钓起小鱼,并进行计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钓鱼成果,展示计数结果。 教师点评,强调数量和顺序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

1. 小猫钓鱼故事情境挂图 2. 110的数字卡片 3. 钓鱼游戏规则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完成《小猫钓鱼》主题作业纸,内容包括: 连线:将相同数量的鱼和数字连接起来。 填空:根据钓鱼顺序,填写对应的数字。 2. 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在钓鱼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数量和顺序的理解。

2. 拓展延伸: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环境创设:在教室创设小猫钓鱼主题区角,让幼儿在游戏和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数量和顺序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6. 板书设计的有效性

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性 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在《小猫钓鱼》这节课中,教学内容围绕“数量”和“顺序”的概念展开,结合幼儿熟悉的钓鱼情境,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本节课的三条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有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教学难点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而教学重点是课堂中需要强调和突出的知识点。在《小猫钓鱼》这节课中,难点是理解数量和顺序的概念,进行110的计数;重点是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本节课选用的磁性小鱼、磁性钓鱼竿等教具和学具,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能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量和顺序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猫钓鱼的故事为背景,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接触和感知数量和顺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通过挂图和磁性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帮助他们掌握数量和顺序的概念。

3. 随堂练习:设计分组钓鱼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的有效性

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本节课中,板书包括故事情境挂图、数字卡片和游戏规则,有助于幼儿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性

作业设计应针对教学目标,巩固幼儿所学知识。本节课的作业内容包括连线、填空等,答案准确无误,有助于幼儿在课后巩固数量和顺序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通过家庭作业和环境创设,让幼儿在课堂外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的起伏,模仿小猫的语气,增加趣味性。

2. 讲解知识点时,语速适中,吐字清晰,确保幼儿能听懂。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确保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例题讲解:约5分钟,简洁明了地讲解,避免拖沓。 3. 随堂练习:约5分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 2. 鼓励幼儿大胆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小猫钓鱼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教具,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接触和感知数学知识。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否突出,幼儿是否能够掌握。

5.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幼儿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

6. 板书设计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助于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7.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否有助于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