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名酒与传说

中国名酒与传说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名酒与传说

中国名酒与传说 茅台酒的传说

流行于贵州省赤水河一带。相传在贵州赤水河畔,有个茅台村。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家家都会酿酒。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雪,村子里一片白茫茫。那刺骨的寒风,刮得人浑身发抖。这时候,有个衣服单薄的姑娘,在冷冰冰的山沟里艰难地走着。她走到一户富人家的门前敲门,敲了好一会,那家的主人黄财主才开了门,他不耐烦地叫道:“这么冷的天,你要干嘛?”那姑娘在寒风中抖着身子说:“东家,给俺一点酒来暖暖身子吧!”那财主抬眼一看,只见那姑娘蓬头垢脸的,还赤着脚,就掩着鼻子叫嚷起来:“滚!快给我滚!”那可怜的姑娘就往一间茅草屋走去。那间茅草屋里,住着一个老婆婆和一个老头子。老婆婆听到姑娘的叫声,赶忙开门出来,心疼地说:“闺女,快进来,这大冷天的,可别冻坏了!”说罢,就请姑娘进屋,还端来一碗热酒让她喝:“快,喝下这酒暖和暖和身子。”老婆婆还留姑娘在她家里过夜。到了半夜,老婆婆忽然梦见一个仙女,玉手上捧着一个夜光杯。那仙女的肩上,还披着两条红飘带。只见仙女把夜光杯中的琼浆玉液,往茅台村一洒,

村里立即出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那仙女对老婆婆说:“这溪水可以酿酒。”接着,仙女又用玉手在那户富人家和那穷人家之间的溪流中划了一下,就不见了。奇怪的是,老婆婆的老公,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第二天,老婆婆起来后,果然看见村里多了一条清澈的溪流。于是,村里的人就用那溪流中的溪水酿酒。叫人惊奇的是,这以后,穷人酿的酒越来越香味扑鼻,而那富人黄财主家酿造的酒越来越难闻,越来越难喝。那穷人酿造的酒,就是茅台酒。人们还用仙女捧杯作为茅台酒的商标,那仙女的肩上还飘着两条红绸飘带,以纪念那位在风雪之夜来茅台村的仙女。

茅台(贵州)的酿酒起源:据现有资料可知早在二千一百年的战国时代,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就无处不飘美酒香。据文献载,当时贵州一带就生产一种拘酱酒了。汉代,贵州的酿酒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史载,汉武帝曾品尝过古仁怀产的酒而大加赞赏。南北朝时期,这里已能酿出酒精浓度较高的酒。隋唐五代时期,又出现一种“ 女酒 ”。古代是指煮酒的女奴,后渐渐为酒之名。宋代,朱弁《曲淆旧闻》就记有当时的二百种名酒。而产于今贵州一带的“牂牁酒 ”和“风曲酒” 已颇负盛名。元明以后,特别在清代三百年间,贵

州酿酒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在清初的小说名著《镜花缘》里记有当时全国的五十余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色红而味醇厚”。李宗(日方)《黔记》说,夹酒以粮食为原料。“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其它如钩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这当中引人注目的是仁怀“茅台春”、“茅台烧”,它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逐步发展成誉满五洲的“茅台酒”。

山西的汾酒

传说古代有个将军叫贺鲁,他力大无比,还很喜欢喝酒。这一天,他带领兵马抗击外敌后,路经山西的杏花村。杏花村里到处飘逸着酒香,叫人垂涎欲滴!于是,贺鲁将军就走进一家“杏花村酒家”,请掌柜的拿酒来品尝。贺鲁将军喝着汾酒,感到有一股清香直扑肺腑。他抬头一看,只见酒店的墙上钉着一个牌匾,匾上写着:“饮而不醉,醉而不晕。”他觉得这匾写得很好!又一仰首,喝下一大碗酒!这时候,他听到门外马厩上拴着的他的战马的嘶叫声,他心里想,可能那千里驹也闻到酒香了。于是,他叫店小二给马吃一大槽酒糟。不一会儿,贺鲁将军醉了,那千里驹也醉了。可是贺鲁将军说他没醉,他骑上战马,歪歪扭扭地往杏花村外走去。

马儿颠来颠去的直向前跑去,当它跑到村西的葫芦谷时,贺鲁将军猛的一下从马背上飞落到草地上,那千里驹的蹄子深深地陷入泥土之中。当马儿把蹄拔出地面时,突然从地下喷出一股清泉来!杏花村的村民采用这股从马蹄印下喷出的泉水,来酿造汾酒,其味特别香美,特别若人喜欢!

李白与太白酒的传说

太白酒流传于四川省的万县一带。相传在安史之乱时,李白被流放。他乘坐的船儿经过巫峡时,遇险被风浪打翻了!这时候,从巫峡的乌云中突然飞来一只五彩的凤凰,在急流中救起李白,把他驮到四川万县的西岩古庙。五彩凤凰要飞走时,对李白说:“我是巫山神女的侍童。如果以后你有事要叫我,只要朝东方喊我一声,我就来了!”说罢,就飞走了。万县的刺史秦禄,嫉妒李白的才华,想把李白逼走。就命衙役去买来三坛酒劲特别爆烈的老窖特曲,把李白请过来,要与他下棋。不过,在下棋前约定:每下一棋子,都要饮酒一杯;若刺史输了,就赔给李白500两银子。李白喝了几杯酒后,觉得这酒特别猛。他看了看刺史,发现他跟没事一样,就怀疑刺史喝的是掺假的酒。李白就要他也喝真的老窖特曲。刺史喝了三杯之后,就醉得天旋地转了!他赶忙撒谎,说:“今日酒已喝光了,明天再接着来吧!”李白说:“现在我就有办法弄到酒。”说罢,李白就朝东方喊了一声,那

五彩凤凰立马就送来了一坛酒。他们俩接着下棋、喝酒,结果刺史醉得一塌糊涂,输了棋,李白赢了500两银子。李白把这500两银子交给了寺庙里的和尚,用作修庙之资。然后,李白驾着五彩凤凰,飞往歇凤山去。李白在歇凤山仔细一想,觉得老窖特曲酒劲太烈,若能加上一点特好的泉水,那就能成为天下最佳的美酒了!于是,李白找遍了歇凤山,终于在山上找到了一个奇特的山洞。李白把他的金酒壶扔下洞去,“咚”的一声,从洞里喷出汹涌的山泉来!人们用这歇凤山的泉水来酿酒,酿成的酒就叫“太白酒”。一直流传至今。 古井贡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在亳州的减店集,人们发现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洌甜美,人们用此井水酿酒、泡茶,回味无穷。相传,有个将军因作战失利,临死前将所用的兵器投入井里。谁知此后井水比先前更清淳透明,爽口润喉,所酿之酒,十里飘香,古井名声大噪,人们称之为“天下名井”。据史载,古井贡酒的前身是“九酝春酒”,为曹操令手下人酿造。后曹操将“九酝春酒”及酿酒方法“九酝酒法”献给汉献帝刘协,献帝大加赞赏,就把它作为宫廷用酒。从此,亳州一带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到了宋代,减店集已成了有名的产酒地,当地百姓至今还有“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说法。

明代万历年间,阁老沈理在万历帝的庆典上,把“减酒”当作家乡酒进贡朝廷,万历帝饮后连连叫好,钦定此酒为贡

品,命其年年进贡,“贡酒”之名由此而得。到了清末,特别是时期,百姓不堪重负,致使糟坊荒芜,工人背井离乡,古井也随之复殁。

郎酒,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开始,已有100年悠久历史。 9年(1920)二郎滩惠川槽房(老槽房)采用大曲酒生产工艺,试制回沙郎酒。14年(1925),经贵州茅台荣和酒房酒师张子兴指导,开始用茅台工艺酿造回沙大曲,时仅一个窖池。18年(1929)改名仁寿酒坊,发展为三个窖池。一次投粮8万余斤,产品命名为回沙郎酒,简称郎酒。23年(1934)酒房解体停产。27年(1938)邓惠川与莫邵成合办成记惠川老槽房,恢复生产。(《古蔺县志》283页) 四川郎酒故乡是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1932年,

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回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美酒必有成因,关于郎酒的来历、成名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有一个聪明能干的男青年李二郎,爱上了美丽灵巧的姑娘赤妹子。赤妹子从小失去父母,在她舅舅家长大,而舅舅是个图利贪财的人,见李二郎孤苦一人,家境贫寒,靠帮主家牧羊为生,不同意将赤妹子嫁给李二郎,但又不便于干涉拒绝。于是,他想出一条妙计:“谁要娶赤妹子,必须拿出一百坛美酒作为订婚之礼。”李二郎明知是难自己,但由于钟爱心切,便私下对赤妹子说:“你只要真心爱我,就耐心等待着,我一定要找一百坛美酒来接你成亲!”

从此,李二郎放下牧羊鞭,不分昼夜地在赤水河边挖呀、刨呀,寻找泉眼。他挖断99把铁锹,99把锄头,撬断99根木棒,挑断99根扁担„„,真诚的心意,艰辛的劳动,终于感动了龙王三太子,使乱石滩中冒出了清澈透明的泉水。李二郎用此泉水酿酒,但酒的香味不浓。一天,龙王三太子

为了进一步考验李二郎,就变成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头来到李二郎的酒坊,向李讨酒御寒。李二郎爽朗地说:“我酿酒是为了娶赤妹子成亲,既然老人要喝,只要不嫌,尽管喝够”。老人见他心地善良,对赤妹子忠心不二,便装醉倒地把喝下的酒吐于泉中。李二郎赶快扶起老人回屋休息。老人似醉非醉地说:”你那泉水犹如酒泉,再刨尺把深,酿出来的酒就更美了。“李二郎听了老人的话,扛锄来到水泉,铡刨几锄,只闻泉水香味扑鼻,李二郎大喜,立刻回去问问老人何故,然而老人已不知去向。

李二郎,从此用这甘醇芬芳酒泉水酿出了琼浆美酒,送到赤妹子舅舅家,招回了赤妹子,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婚后,赤妹子帮其夫李二郎精心酿酒,使美酒名扬四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李二郎,把他挖泉酿酒的地方,取名叫二郎滩;把这酒泉取名郎泉;把他酿造的酒取名郎酒。传说归传说,但如今对岸的贵州地方还有郎酒的遗迹。优美的神话传说,更为名酒添光增色,吸引着中外饮客。但郎酒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名,人们还得寻究其源!

郎泉水酿琼浆液,天宝洞藏酒生香。这就是郎酒成名之处。郎泉在云雾缥缈的普云山麓,泉水穿山过隙,蜿蜒流经几十里,到古蔺郎酒厂门前喷出成泉;泉水清凉爽口,甘美纯净,含有多种微量矿物。天宝洞是普云山上的天然岩洞,有上下两层,共有8000多平方米。洞内常年气温在18℃

-22℃,洞口洞内的温差相距甚小。将酒储存在这天然酒库中,可促进酒体柔软、香化、老熟,因而其酒酱香、焦香、酯香、醇香协调,酒液柔和,香味增多。郎酒要放在洞中存3年以上,才勾兑出厂,故质优而味醇。

习酒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源自习酒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坚定的酿造精神。1952年,茅台酒厂派出邹定谦等人在赤水河二郎滩头艰难创业,成立红卫酒厂(习酒前身),酿制习水大曲、习酒两种产品。此后,红卫酒厂相继发展更名为习水酒厂、习酒公司,老一代习酒领导陈星国在企业内部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为奠定习酒今日格局做出了不懈努力,企业规模、品牌张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习酒成为国家优质名酒,习水大曲成为全国性畅销品牌,企业进入中国白酒行业前十位。1998年10月26日,习酒加入茅台集团。

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

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到了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现在五粮液由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酿制。

简介:

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至此,五粮液酒共获国际金奖三十二枚。

洋河蓝色经典是江苏洋河酒厂于2003年8月推出的高端品牌。“蓝色经典”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江苏洋河酒厂继“洋河”2002年获中国驰名商标后,又一商标获得国家级认定。

经典的研发

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闻名遐迩。当时曾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此设立会馆,省内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于此,竞酿美酒,使洋河镇的酿酒业更加兴隆繁盛。据《泗阳县志》记载,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在《咏白洋河》中写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

清雍正年间,洋河大曲已行销江淮一带,颇受欢迎,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誉,并被列为清皇室贡品。清代同治十二年编纂《徐州府志》载有“洋河大曲酒味美”。又据《中国实业志·江苏省》说:“江北之白酒,向以产于泗阳之洋河镇者著名,国人所谓‘洋河大曲’者,即此种白酒也。考洋河大曲行销于大江南北者,已垂二百余年之历史,厥后渐次推展,凡在泗阳城内所产之白酒,亦以洋河大曲名之,今则‘洋河’二字,已成为白酒之代名词矣。”

水井坊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08年的成都。当时,一名王姓的酿酒大师掌握了酿造顶级白酒的神秘配方,继而偶得一口至纯至净的水井,终于酿制出最顶级的酒品。

600年后的1998年,一些建筑工人无意间发掘出原来的酒坊遗址,这是目前记载中最古老及保存最完整的酿酒工坊。水井酒坊也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白酒第一坊”,而它的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

著名的绍兴“花雕酒”又名“女儿酒”。中国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很久以前,绍兴东关有一员外盼嗣心切,无奈妻久不孕,员外寻遍周遭终得一偏方,妻方孕,员外喜极之际,特酿黄酒廿余坛以庆。冬去春来十月怀胎,员外妻诞下千金,不日便迎满月,按当地习俗,员外设剃头酒大宴宾客。酒席散毕,员外见数坛好酒尚未启封,弃之不免可惜,遂将此酒埋于花园桂花树下。光阴似箭,岁月如梭,18载转眼即逝,员外千金也已长大成人,其容胜沉鱼,其貌赛落雁,可谓倾国倾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媒提亲之 人遂络绎不绝,乃父慎思,许嫁于恩人之子。不久,大喜之日即到,喜宴间,老员外与宾客欢庆畅饮,酒水渐尽仍不尽兴,老员外愁眉之际忽忆桂花树下还有那已埋藏18年的好酒,即命人掘陈酿以宴宾客,待酒坛出土置于宴厅,去其泥头,顿时芳香扑来、浸润心脾,众人争相尝饮,无不为其晶莹瑰丽之色、甘洌爽口之味所倒,

席上骚人不禁赞道:“地埋女儿红,闺阁出仙童”,众客称好!此后,隔壁邻居,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风俗。此后千百年间,古绍兴一带逐渐形成“生女必酿女儿酒,嫁女必饮女儿红”的习俗。 后来,连生男孩子时,也依照着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所以,这酒又叫“状元红”。“女儿红”、“状元红”都是经过长期储藏的陈年老酒。这酒实在太香太好喝了,因此,人们都把这种酒当名贵的礼品来赠送了。

桂花酒又称“桂花醑”,历来是酒中上品,唐时长安物华天宝,馔饮膳食,极尽工巧,《天宝遗事》记载,仲秋月如银盘,唐玄宗与众臣夜宴花间,灯烛掩灭,宫中“月饮”,“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浅金的酒体承载着如练月华,花香酒香沁人心脾。那时的宫廷里,桂花酒是规格极高的用度,宫廷设宴之时,必以桂酒为首酝。不过市井篱陌中,也有自酿自饮的小幸福。

突然怀念起金桂树下,压枝取花的场景。皎洁月华之下,大人拢住几束怒发的花枝,牵压向下,两三稚童,或举手承盘,或踮脚摘花,只需三五枝,便有浅浅的一盘。细细地收纳在生绢小袋中,悬于庭中背阴之处,过几日再收花入酒,腊封窖藏,明年中秋便有了馥郁浓香的桂花酒,孩童的心中也存留了“家”的温暖记忆。古人精制桂花酒,需要“入坛密封

三年,始得佳酿”,今时之人,无论器物与心境,都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就有了很多速酿之法,方法简单易行,今年中秋,不妨家中一试。酿时取阴干的桂花1握、冰糖1两和入清酒1斤之中,或用纱布将糖、花裹作一团,沉与坛底,封藏数日。上述同样的物料,也可入锅中以文火绵密地煎煮30分钟,关火停冷之后,即可取用,此法时间更省,酒味也更为消减,妇孺皆可一尝,饮前用细纱轻滤,可以方便饮用,只是少了杯中吹花啜饮之乐。浸渍的基酒除用清酒外,也可用度数更高的清香型白酒,酒越浓烈,越能提纳花香,临用时再以冰糖、桂圆、枸杞等煮水,稀释酒液,也能做到老少咸宜。

酒鬼酒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横空出世。它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白酒史上首次完整塑造了文化酒的形象,在白酒界掀起了至今仍长燃不息的“酒文化运动”,被业界称为“文化酒的引领者”。它还以其妙不可言的酒体,另类、大胆和充满灵性的品牌命名,以及创意孤绝,大朴大雅的产品形象而享誉酒界,被誉为“无上妙品”。

杏花村景点——酒史博物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