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08月28日古镇西塘的中国酒文化博物馆在礼花声中隆重开馆。西塘在历史上就是酒镇,酒文化与古镇同步发展,与古镇齐名,该博物馆在原有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大量充实了由酿酒世家刘西明30多年来收藏的中国酒器数百件实物在追本溯源中,揭示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知识。 概况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是在原有古镇西塘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充实了来自西部的酿酒世家刘西明先生几辈人收藏的酒文化实物而重建的。从一个酒文化的侧面,用数百件实物对中国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其鲜明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刘家生产的莲花酒驰名古垅川,同志曾为该厂题词“酝酿芬芳”。刘西明先生亲临开馆仪式,他表示在古镇西塘开设酒文化馆很荣幸,也希望借此让西塘的历史和酒文化的悠远自然融合。
历史
古镇西塘在历史上就是个酒镇,“酌好酒,吟好诗”,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学士的两大追求。明代初年,大诗人高青丘乘舟过西塘,特地停下来寻问酒家。在清代,镇上名酒梅花三白闻香百里,初年的柳亚子多次醉饮镇上,西塘的酒文化,可以说与古镇同步,与古镇齐名。 整个黄酒博物馆内充斥着黄酒的清香,古时的酒器皿陈列在玻璃柜内,展示着中国百年的酒文化,更有各种黄酒的知识提供,让人近处体味黄酒的醉人芳香。
展品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设立了青铜器馆、陶器馆、瓷器馆、珍宝馆、品酒区等多个展厅。青铜是一种特殊的铜合金,质地坚硬,古代多用于制造武器和高贵的器皿。在青铜器馆内珍藏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酒具“温冰酒鉴”,被列为“镇馆之宝”,高62厘米,口径76厘米,重98公斤,为温酒器,方口束颈,腹部圜收,龙形耳,矮方圈足,下承四兽形腿,整体设计十分巧妙,做工精细,现存世仅3件。
从整个盛酒的历史来看,瓷器的时间为最长,因为它的生产和制作比青铜器要简单、方便得多了,尤其是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早期盛酒的瓷器釉色较重,体量也较大,到了元代,青花瓷的出现让器皿的美观前进了一大步,“瓷器馆”内陈列的一套早期民间制酒的工艺流程实物,非常少见。
陶器的出现比青铜器要早,用陶器来盛酒的历史时间也很长,“陶器馆”内陈列的主要器皿为马家窑彩陶。彩陶是人类文明和艺术的源头,它的陶色都为橙黄色,彩绘图案有菱形方格纹,涡漩纹,重幛纹和波浪纹等。这个馆内陈列的多为壶、鼎、罐、钵、碗等,都很有特色,都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见证。
意义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处处洋溢着酒的文化,时时荡漾着酒的历史。在这样酒香隽永的环境中,在如此意境悠远的氛围里,会发现过去从没注意过的细节,也会发现,每件藏品都包含了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因为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是历史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是文化和艺术的全然融合。
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陆勇伟告诉记者:“中国酒文化博物馆在西塘开馆,有利于挖掘、弘扬水乡的酒文化。西塘在历史上就与酒有不解之缘,明代初年的大诗人高青丘曾在西塘寻问酒家,清代西塘镇上名酒梅花三白香飘百里,近代有柳亚子多次醉饮镇上,这次酒文化馆的开张是宣扬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有效载体,也必将推动西塘旅游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