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滁州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滁州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滁州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院教[2006]29号

本科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落实我院学科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有优势和特色的本科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使本科专业建设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

(三)依托学校现有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扶持新的增长点。

(四)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五)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科、课程、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合格与特色相结合;重点和一般相结合。

(六)强化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专业特色和评价体系。

(一)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培养计划(学生的修业年限和总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的安排)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需求和学校的整体规划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专任教师数量、学位和学缘结构、教学和科研水平等。

(三)课程建设: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遵循教育教学

1

规律,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周密制订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建设计划等。

(四)教材建设:教材优选率(相应课程选用全国统编、新近出版的教材所占课程数的比率)、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自编教材的数量和水平。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包括教研立项及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方案和实施等。

(六)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任课条件、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考试、考核、考分考纪和试卷评判的有关规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评判及答辩等方面的规则和要求等)、质量监控(各项听课制度、质量反馈体系等)。

(七)专业特色: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自具特色。

(八)评价体系:在上述七个方面有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专业建设的实施

(一)专业建设的分级

我院专业建设分为合格、重点和特色三级:

1、合格专业:是指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和毕业生质量等方面达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基本要求的专业。合格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所有新办专业在开办之后的四年内必须申报合格专业。

2、重点专业:是指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明显高于合格专业,对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专业。重点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3、特色专业:是指能体现我院办学特色,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对于深化我院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形成我院的优势学科、提高办学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建设的申报立项

合格专业建设的申报立项每年一次,建设周期为四年。凡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招生的专业均可提出立项申请。每年上半年各系(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专业建设项目申报表),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学校给予建设经费,按专业建设计划开始建设工作。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的申报立项每两年一次,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申报重点专业建设立项的专业必须是通过评审验收的合格专业,申报特色专业建设立项的专业必须是通过评审验收的重点专业。申报程序为:当年上半年各系(部)提出申报要求,填写专业建设项目申报表,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学校给予建设经费,按专业建设计划开始建设工作。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所有新办专业在开办之后的四年内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到二○○九年底,各系(部)应形成1个以上院级重点建设的专业,全院遴选6个左右院级特色专业。

(四)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专业建设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具体组织实施。 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务处负责专业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经费划拨、中期检查与结项验收等组织工作,以及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推荐和管理工作。专业建设项目一旦确定,教务处代表学校与专业所在系(部)负责人签订协议书,以确保专业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各系(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负责本系(部)专业建设的规划、组织申报与推荐工作。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一般由专业所在系(部)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审批与日常管理。

对于合格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校将组织专家在建设中期进行检查。对建设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提前达标的,可以申请提前验收。对在中期检查中发现的不足,系(部)应当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学校将采取限期整改、缓拨或者取消建设资金等措施。

专业建设期满(可以提前),由系填写《滁州学院专业建设验收表》,在认真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照合格、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评估指标及专业建设计划进行评审验收,评审通过的专业报学校批准后授予相应称号。对未能按期完成专业建设目标的,可给予一年的延长期。对延长期满仍未能完成专业建设目标的,该专业所在系(部)不能申报新的专业建设项目。

四、专业建设的经费保障

合格专业项目建设经费为4万元,主要用于新办专业的规范化建设,包括各

类教学文件建设、课程建设、试卷库建设、图书资料建设、调研等,以及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必要用费。经费由教务处分期划拨给专业所在单位:第一期2万元为建设启动费,在立项后划拨;第二期1万元为建设费,在中期检查后根据检查情况划拨;第三期1万元为后续建设费,在验收后根据验收结果划拨。

重点专业项目建设经费为5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经费由教务处分期划拨给专业所在单位:第一期2万元为建设启动费,在立项后划拨;第二期2万元为建设费,在中期检查后根据检查情况划拨;第三期1万元为后续建设费,在验收后根据验收结果划拨。

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经费为3万元,主要用于学科专业特色培育。经费由教务处分期划拨给专业所在单位:第一期1万元为建设启动费,在立项后划拨;第二期1万元为建设费,在中期检查后根据检查情况划拨;第三期1万元为后续建设费,在验收后根据验收结果划拨。

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按省教育厅规定的省级重点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学校按1:1比例给予配套经费。

五、本方案自颁布之日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滁州学院专业建设项目申报表

2、滁州学院合格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3、滁州学院专业建设验收表

附件1:

滁州学院专业建设项目

申 报 表

专 业 名 称: 建 设 级 别: 所属系(部): 专业负责人: 申 报 日 期:

滁州学院教务处制

二OO六年十二月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建设目标 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6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及成果

建设内容 7

创新、突破点 预期的标志性建设成果 请将“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程教学计划”附于申请表之后。

8

三、专业建设的启动条件

项目 统计时间 目前 基 本 数 据 在编专任教师 人 高职 人 具有博士学位 人 具有硕士学位 人 近三年 师资 近三年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篇 出版学术专著 部 承担科研项目 项 出版教材(或教学用书) 部 在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篇 高职称教师平均发表论文 篇/年·人, 参加科研的教师 人. 国家级奖 项,(其中教学成果奖 项,教材奖 校级奖 项 项) 省部级奖 项,(其中教学成果奖 项,教材奖 其他科研奖 项 项) 科研成果转化 项, 直接经济效益 万元. 目前 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开课的比率 % 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设备价值及其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 设施 目前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经费 建设期 所需经费: 万元, 其中:拨款 万元.;专业自筹 万元 目前 近三年 招收本科生 人 在校生 人. 人才培养 共有 届本科毕业生,计 人 本科生第一次报到率 % 本科生毕业率 %, 就业率(含升研数) %,升研率 % 英语四级通过率 %,英语六级通过率 %,计算机省二级通过率 % 近三年 请将“在编教师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专业方向等)”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附于申请表之后,其他相关材料专业点留存、备查。

9

四、特色

已经形成的专业办学特色 重点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个性和特色的针对性设计 特色是专业长期形成的风格,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1、专业办学观念、办学思路;2、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4、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10

五、专业负责人简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专业方向 主要 教研 科研 成果 部门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11

六、专家组评审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七、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12

附件2:

滁州学院合格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

一、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内涵 *1.1 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1.2 人才培养方案 *2.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 *2.2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设施建设 *2.3 实习基地建设 *2.4 图书资料 2.5 教学辅助设备 3.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 *3.2 教学梯队状况 师资队伍建设 *3.3 学科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情况 3.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3.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4.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4.2 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教学改革成果 4.3 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情况 4.4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4.5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5.1 承担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 科研水平 5.2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5.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6.1 学生综合素质 *6.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人才培养质量 以及文献检索技能 *6.3 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 6.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 7.1 管理文件 专业管理 7.2 管理制度 *7.3 专业建设经费 专业优势和特色 *8.1学科优势和特色 8.2 学风和学术氛围 在二级指标中的权重 0.5 0.5 0.2 0.3 0.2 0.2 0.1 0.1 0.3 0.3 0.2 0.1 0.1 0.2 0.1 0.3 0.3 0.3 0.3 0.4 0.3 0.3 0.2 0.2 0.4 0.2 0.4 0.5 0.5 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 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9项。带*号的为重点项目(1)。

13

二、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内涵 评估标准 A 完全符合教育规律*1.1 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1.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 *1.2 人才培养方案 和改革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现学科优势和特色 整个培养方案体现科学性和可行性,注C 基本符合教育规律,目标比较明确 方案较为科学,注重了对查阅教学计划等文件,与领导和师生座谈 评估方法 评估结果 A B C D 重学生知识、能力、学生知识、能素质综合协调发展,力和素质的课外培养计划完善且很好地得到落实 设备先进,完全能够培养,有课外培养计划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95%,使用率一般 *2.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完好高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实验教用效率(不含文科) 率≥100%,使用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室,查阅实验记录,与师生座谈 *2.2 实验教学体系 学体系,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立对学生开放的高水平实验室 已建立稳定实习基较为科学完善,具有实际的改革效果 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行方案科学并切实可行,有成效 查阅文件、师生座谈 2.教学设施建设 *2.3 实习基地建设 地,配备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有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和方案,实习效果显著 专业图书资料品种齐全,生均图书拥有量≥200册,有教师和学生阅读“网络图 生均图书拥有量150册,书”,有使用效果 *2.4 图书资料 书”(光盘、影带等)有“网络图和电子图书的场所和设备,资料丰富,使用率高 教学辅助设备先进,实地考察,查阅使用记录 教学辅助设备尚可 2.5 教学辅助设备 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14

有系统的科学规划3.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 和配套,尤其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措施得力 有规划和,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教师队伍年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龄结构、学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3.2 教学梯队状况 合理,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90%的主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3.师资队伍建设 *3.3学科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情况 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70%的主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80,有知名教授主持专业课的教学 基础课实验(见习)3.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全部由专任教师教学,实验教学辅助队伍配备齐全,具有较高水平 *3.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总体评价很高 专业承担有3项以上4.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省部级项目;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发表教学论文;有独创性的、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改革实践 承担国家规划教材1*4.2 教材编写与4.教学改革成果 使用情况 部以上,教材体系完使用的原版教材 4.3 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情况 4.4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4.5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3项以上(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得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 具备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教学大15

总体评价基本满意 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项目,有一定的改革实践效果 有自编且有一定影响的系较完善 基本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60 查阅文件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召开教师、学生 加本科教学,座谈会 实地考察、听课,查阅有关资料,师生座谈 善,积极引进先进、教材,教材体 1项 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具备较完善的现代教育 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纲、教案和教学辅助资料等上网,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15%,采用网络教学,效果显著 技术设施,应用效果较好 年均承担国5.1 承担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 年均承担国家项目2家项目1项,项 年人均在省5.科研水平 年人均在省部级以5.2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0.5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 *5.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有科学完善的机制,有优秀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的机会 有一定的措施和成效 查阅有关统计资料,实地考察科研情况 项,省部级项目3项 省部级项目2 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综合素*6.1 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素质高,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一次就业率80%以上 质较好,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 专业知识基*6.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6.人才培养质量 6.3 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 20%考取研究生 专业建立以来,培养出多名特别优秀的*6.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 人才或苗子;在本科发表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在多方面表现突出 7.专业管理 有专人负责专业管7.1 管理文件 理与建设,文件档案齐全,管理科学规范, 管理文件较科学规范 能够培养出人才 期间参与教师科研,比较优秀的能 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质量好 本掌握,能够运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实际,实地考察学基本符合培质量合格 10%以上考取研究生 生科研创新查资料,师生座谈 养目标要求,能力,听课, 16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7.2 管理制度 文件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系(部)重视该专业*7.3 专业建设经费 建设,对新建专业专项建设经费合理使用,效益显著 本学科专业在全省*8.1学科优势和特8.专业优势和特色 *8.2 学风和学术氛围 色 有较大影响,在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能够在校内起到示范作用 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 有较好的学术氛围 在本学科内产生一定影响 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座谈等 经费合理使用,效益较好 查阅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听取汇报 制度健全

三、滁州学院合格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结论标准

1、评估结论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标准如下: 优秀:A≥23,C≤5,(其中重要项目A≥14,C≤3,D=0) 良好:A+B≥23,C≤5,(其中重要项目A+B≥14,C≤3,D=0) 合格:D ≤5,(其中重要项目D≤2)

2、本方案二级指标29项。其中重要指标1,一般指标11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3、针对各个项目提交文字说明材料,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要详实、可信、具体、全面。

17

附件3:

滁州学院专业建设验收表

一、专业师资情况

表1-1 **专业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教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称 所学专业 主要教学任务 研究方向 备注 注: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请在备注栏中注明。

表1-2 **专业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类 别 人 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平均年龄 35岁以下教师人数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博士毕业 硕士毕业 本科毕业 合计 注:3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所占比例 。

表1-3 **专业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统计表

教师姓名 年龄 职称 是否为本科生授课 开课名称 开课班级 开课学时 注: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占该职称教师的比例 。

二、教学条件

表2-1 **专业实验室一览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仪器设备总额 面积 应承担教学实际开出实是否实验个数 验个数 开放 备注 18

合计 注: 1. 若开放,请在备注栏内注明开放时间、对象及内容。 2. 实验开出率 3. 实验室开放率

表2-2 有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的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总时数 实验总时数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时数 备注 合计 注: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 。

表2-3 **专业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三、课程建设

实习基地名称 所属单位名称 主要教学任务 每次可接每次实实习备注 纳学生数 习天数 效果 表3-1 **专业课程设置总揽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合计 学时数 主要授课对象 课程主要负责教师及职称 备注 注:精品课程、多媒体课程、双语课程请在备注栏中注明,且多媒体课程请注明多媒体授课学时。

1、省级精品课程门数 ,校级精品课程门数 。 2、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 。 3、双语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

表3-2 **专业自行研制开发的课件和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教学软件名称 类型 服务课程名称 使用学时 研发者 备注 自制或开发单位 如获奖等 注:类型指CAI课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试题库、多媒体素材库等。 四、教材建设与成效

19

表4-1 **专业自编出版教材一览表

出版年月 教材名称 性质 出版社 编著者 获奖情况 注:“性质”一栏注明是教材、专著或译著。出版教材 部,专著 部,译著 部。

表4-2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使用教材一览表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备注 注:全国优秀教材、省(部)优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近3年新教材、外文原版教材请在备注栏中注明。

①优秀教材选用率 。 ②外文原版教材选用 种。

五、教研情况

表5-1 **专业教学研究课题一览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课题负责人 立项年月 完成时间 备注 注:教学研究课题总数 ,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校级 项。

表5-2 **专业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序号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年月 作 者 备注 如获**奖等 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 篇,人均 篇;国家级重点及以上刊物 篇(在发表刊物名称左上角用“**” 注明),国家级刊物 篇(在发表刊物名称左上角用“*” 注明)。

表5-3 **专业教学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颁奖部门、获奖级别 如省级一等奖等 20

获奖年月 获奖人员 备注 注:教学成果奖总数 ,其中国家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省(部)级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校级 项。

六、科研情况

表6-1 **专业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经费(万元) 立项年月 完成时间 备注 注:共承担科研项目数 ,经费总数 万元。其中国家级 项,经费 万元;省(部)级 项,经费 万元;厅(局)级 项,经费 万元;横向课题 项, 经费 万元。

表6-2 **专业科研论文一览表

序号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年月 作 者 备注 如获**奖等 注:共发表科研论文 篇,人均 篇;国家级重点及以上刊物 篇(在发表刊物名称左上角用“**” 注明),国家级刊物 篇(在发表刊物名称左上角用“*” 注明)。

表6-3 **专业科研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颁奖部门、获奖级别 获奖年月 获奖人员 备注 注:科研成果奖总数 ,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厅(局)级 项。

七、教学效果

表7-1 近三届学生等级考试通过率一览表

届别 平均 学校平均通过率

CET-3 CET-4 计算机一级 计算机二级 其它 表7-2 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作品)

21

序号 论文(作品)名称 学生姓名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注:总数 ,发表论文学生百分比 。

表7-3 各类教学和科技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学生姓名 级别 获奖时间 注:总数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级 项,校级 项。

表7-4 近三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课题比例

届 别 结合实际课题数 课题总数 结合实际课题比例

表7-5 近三届毕业生考研率和考研录取率一览表

届别

毕业生数 考研人数 录取研究生数 考研录取率% 八、毕业生一次就业

表8-1 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平均就业率一览表

年份 毕业生数 已就业人数 一次就业率 备注 注:三年平均就业率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