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困难问题
及对策建议
摘要:如果要想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建筑安全施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象。但由于工程建设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建筑工程不但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质量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有关施工单位需要更加重视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提升,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众所周知,当今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建筑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为此,有关单位需结合项目实际的施工情况,使各级部门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主体责任,切实提升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没有进行责任分解,没有落实到人;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员不按规定配备,数量少,素质差,违规分包挂靠,班组和劳务队私招乱雇,不执行强制性标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防护知识,自我防护安全意识很差。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针对性不强。施工用电不规范、抢工期、赶进度,施工现场“洞口”和“临边”防护不到位等。2021年,怒江州发生贡山“5.16”和泸水“11.25”生产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同比2020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上升200%,教训极其深刻。
(一)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步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使得施工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相关建设人员对隧道和桥梁的监督管理关注度较高,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强度重心往往会发生偏移,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建筑建设监管的不合理性。工程监理与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前期立项与招投标,如果缺乏前期对于项目的全面审视和勘察,则不能对项目立项与招投标有着全面且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实际的监管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安全监督与管理上的处罚力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建设开展的过程中,作为监督管理的主体,肩负着对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的职责,但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时,其处罚力度较低,难以有效保障建筑项目工程的安全。与此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工程参建单位对于工程监管制度的关注程度不足,以至于屡有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工程监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体系内的有关部门对某些不规范的行为无法进行相应的惩罚,甚至出现不惩罚的现象。虽然有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但是落实力度不够,因此,会极易造成一些弄虚造假或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这将极大程度地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最终会进一步阻碍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的步伐。
(三)安全监督与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监管技术人员
在建设建筑工程的实际过程中,监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数量需要得到全面的保证,同时,监管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整体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水平较高、素质较强的监管机构,但是,从如今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工程企业往往还不能够意识到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同时,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也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因此,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够具备专业能力较强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企业在长期以来,在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还不能够进行全面的关注,就算可以对人员的培训活动进行组织,但是却不能够将科学且合理的培养模式构建出来,
那么这就会使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但会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
(四)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切实履行到位
从实际施工现场来说,并不能够将健全的用电管理体系构建出来,因此不能够对安全管理技术进行全面的保障,不能够全面的落实贯彻安全责任,同时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的角度来看,对于用电安全方面的意识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就算发生违规操作的情况,也没有将自身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使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从施工现场用电方面来说,即使是临时用电的范畴之一,然而在开展接地设计或者在选择配电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我国的用电标准和要求相符合,反之就会使用电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加。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施工企业在开展临时用电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对其安全性有一个充分的重视,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忽略,从而不能够使用电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得到全面的保障,这些情况也逐渐变成我国建筑领域中常常发生的情况。
其次,用电技术水平偏低。从第一个层面来说,电气设备无安全保护措施。部分施工人员自身用电安全意识较薄弱,施工现场用电时仅采用三相火线供电,若用电设备漏电,触及设备表面即会出现触电安全事故,而且若经过人体工频电流达50mA以上,将会造成人员伤亡。除此之外,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形式混用。目前部分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临时用电的过程中,经常把保护接零和接地方式混用,造成保护接地设备碰壳漏电时零线对地电压升高至电源电压的一半左右,使保护接零方式下的全部设备存在电位偏高的现象,对施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如果想要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那么就要更加关注以下几个环节的实施:首先,要将我国的相关法规和建设建筑的实际标准要求作为主要基础,并使工程建设的施工与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融合,将较为完善的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来,从而可以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施工标准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将具有针对性的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为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条件。
图一: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其次,技术人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将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出来,之后相关负责人需要全面且严格的审核这种技术方案,并引进一些专家来实施论证的过程,在通过审核之后,需要将实际的方案要求作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同时,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也要全面的实施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等方面的环节,从而使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可以与实际的要求标准相符合。
第三,需要使检验机械设备、材料和产品质量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如果某些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就要实施试验检测的过程,从而能够使材料的各个指标可以与实际的施工要求相符合。
第四,要全面的验收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结束后,相关人员要将质量验收的标准要求作为首要基础和依据,并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查找,在此基础上,将一些科学且有效的解决对策构建出来,从而为每一项施工环节的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二)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在建设建筑工程时,相关监理企业也要严格且有效的监管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从监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来说,要将自身的管理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对相关专业性的监理人员进行派遣,并将公正、科学作为主要原则,来实施监管建筑建设过程的工作。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措施来使其更好的贯彻落实:第一,将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作为主要基础,全面的掌握每一个过程的管理内容,在此之后,将科学的监理计划制定出来,从而可以为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要全面的实施施工验收和技术交底的环节,全面且仔细的审核技术方案,从而使质量安全隐患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
(三)加强对监督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监督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相关企业要使培训监督与管理人员的力度不断增强,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更加具有丰富性,在此基础上,促进他们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对于专业性人才的招聘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最大程度上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管理队伍,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促进监管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提升。
(四)加强安全用电管理,采用相关技术措施
如果想要更好的对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引导,那么制度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的前期,一定要使管理制度具有健全性和完善性,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企业需要对用电检查的要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比如全面的检查用电设施和线路等,定期的开展此项工作,与此同时,也要详细且全面的记录每一次的检查结果。从技术措施的角度出发来说,在实际的用电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全面的关注导线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除此之外,也要全面的考虑增容空间和负载电流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状况,将实际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使电路类型的计算能够与相关工程需求和标准相一致。在选择电缆的过程中,要对其散热性进行重视,在选择完成之后,还要全面的分析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并构建出一些有效的应对对策,从而更好的开展安全控制的工作。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相关制度作为主要依据,来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效的控制用电安全问题,促进安全事故出现概率的进一步减小。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秩序进行科学的控制,对施工车辆和人员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使其能够和施工线路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假如由于施工环境因素使这种安全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那么施工企业就一定要构建出有效的安全防护对策。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的前期,一定要对检查场地线路的工作进行充分的关注,假如出现线路漏电的现象,那么就一定要对其开展维修,确定不存在安全隐患之后,才可以允许施工。
结论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质量与安全性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往往会对建设工程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使监管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如今,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随之而提升,然而,从质量与安全的管理领域来看,还会出现较多的问题,那么相关企业就要从实际出发,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促进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贾昕.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00190-00190.
[2]刘艳红.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9,41(17):2.
[3]纪仁雷,杨吉波.关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
[4]汪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
[5]杨燕妮,杨文辉,胡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1):00181-00181.
[6]闻宝才.浅谈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工程建设(重庆),2021,4(8):3.
[7]梁鹤峰.浅析土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装饰,2020.
[8]刘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8,000(020):251.
[9]吴学峰.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