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与实训》项目技术报告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建筑工程ZB421006
组 号: 第 6组
组 员: 赵智 任佳庆 姜建军 谭传庆 徐海 钟文
杰 何玉平 潘基汝 周德勇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一一年 月 日
目录
一:概述(任务来源、目标、工作量、任务安排等)……1-4
二:技术执行情况……5-7
三:成果质量说明及评价……8-9
四:上交的成果及其资料清单……10-11
概述
任务来源
本次实训是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测量与实训课程实训部分,是《建筑工程测量与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任务有:完成老师布设好的普通水准测量并在校本部教学区及周边划分区域,分组完成导线和图根导线的布设和测量,并完成各测区地形图的绘制. 实习目的
1.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 2.培养学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工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工作量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用时4周,(完成)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用时3周,(完成)
(三)地形图测绘
1.每组完成指定区域的1:500地形图测绘工作。
任务安排及完成情况
任务安排
1 内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
2 时间:每周四个学时。
完成情况
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用时三天,速度相对较慢。计算时,发现起始几站可能是因为技术还不熟练,有一点误差,返测了两段,最后相对闭合差为-9mm并按照公里数平差完毕。
地形图测绘
通过上一阶段图根点的布设,在图跟点上架设全站仪,采集测区内地物地貌点的坐标数据,利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测得点若干,所
绘地形图如下
作业区概况
第六组所有成员:利用全站仪所测地形图的区域,思源楼 理工楼 鸿志楼 明远楼等片区
实习仪器工具(以小组为例) 1、全站仪
仪器1台、脚架1个、卷尺1个、单棱镜1个、 2、S3水准仪
仪器1台、脚架1 个、水准尺一把、尺垫1个 3、其它
记录板一个
作业依据及已有成果资料
1. 作业依据
①《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1);
③《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2.已有成果资料
① 水准点:
篮球场 BMA,H=317.778m(校本部2号校门口);
② 高等级级点
点号 X(m) Y(m) TP1 TP2
3.平面高程系统
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51143.841 51165.397 47207.080 47195.933 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技术执行情况
一、测绘技术要求
(一)四等水准测量
1、四等水准测量及普通水准测量严格按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测量。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2.各等级水准测量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3.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4.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5.观测中不得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台)安置在沟边或壕坑中的方法。 6.水准测量各段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7.因测站观测超限,在本站观测时发现的应立即重测;如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
8.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项目 等级 视线长度(m) 前后 视距较差 任一测段前后视累积差 (m) 黑红面读数之差(mm) 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高差闭合差(mm) (m) (mm) 普通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100 ≤100 大致相等 ≤3.0 — ≤10.0 ≤3.0 ≤3.0 ≤5.0 ≤5.0 12n或 40L 20L 注:n为总测站数;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5、图根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垂直角较差 测回数 对向1 单向2 指标差较差 (″) ≤25 对向观测高差 单向二次高差较差 (m) ≤0.4D 各方向推算的 高程较差 (m) ≤0.1 高差闭合差 (mm) 40[D] 注:D为边长(km) (二)地形图测绘
测量地形地物点时,当仪器2C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80米,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米;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15m。施测碎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觇标高量至毫米。
地形图测绘依照《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中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测量。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
2、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应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用其它点进行检核,然后才能进行碎部点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作废,定向检查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方式:
①选另一控制点做方向检查,偏差不应大于2′。
②以测站点与定向点做距离检查,距离较差不应大于±7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7cm。
3、测量地形地物点时,当仪器2C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80米,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米;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15m。施测碎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觇标高量至毫米。
二、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每人一条,组长最后总结)
1有时候仪器无法记录数据,全站仪必须对中调平了才能测量,经常检查仪器是否水平 (周德勇)
2、水准仪与经纬仪调平方式不同,水准仪用角螺旋调平。经纬仪通过脚架调平气泡,角螺旋调平长水准管。无论哪种仪器必须调平之后才能测 (何玉平)
3: 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熟”、“准”、“快”是水准仪使用的精髓。在仪器整平环节上要求做到“熟”:熟练掌握脚螺旋升降与圆
水准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脚架往地下一放,圆水准气泡大致就在圈边,左手拇、食指同时操纵两个脚螺旋,右手操纵另一个同时进行,稍微一调即可整平仪器。在视距找中点、放置仪器时要求选手做到“准”:目测视距迅速找准中点,仪器放置地点前、后视视距差在2米之内。如事先知道每一仪器站的视距,则可一步一米用步幅量距确定中点。在测量读数、高差计算中要求做到“快”;仪器整平后,快速读数、计算是关键,数据填在测量记载表内,马上算出视距。同尺黑红面、前后视数据读完后,应立即检查同尺读数误差、前后视视距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谭传庆)
4:仪器没有精确整平 慢慢转动微倾螺旋 使观察窗中符合水准气泡的影像符合 -----(徐海)
5: 在水准仪测量中,塔尺要垂直于地。以求数据准确。(钟文杰)
6:水准仪具有性能卓越、操作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采用大调节钮,可快速准确调节(姜建军)
7:导线测量 点位应选在视眼开阔 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测绘地形的地方(潘基汝)
8: 当激光未与侧站点完全重合时,可以松动螺栓 移动仪器.直至激光位于侧站点中心(误差不得超过0.1厘米) 再拧紧螺栓(任佳庆)
总结:在测量过程中要熟悉仪器,使用时要认真对待,以免误差偏大。(赵智)
三、经验及教训(每人一条,组长最后总结)
1. 仪器必须安放好、调平,焦距十字丝必须调清楚照准,减小误差。(周德勇) 2雨后不能测量(任佳庆)
3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DNA03数字水准仪的使用。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细心指导下,我们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由于大二的时候已经熟悉了普通水准仪的使用,对仪器的基本操作一会儿就弄懂了。难点主要是数字水准仪里面的软件的使用——如何设置作业、如何设置限差、如何开始测量、转站等等。仪器本身自动化程度很高,不需要记录很方便。后来我们又和老师验证了仪器里面限差的含义。因为说明书中对限差的说明不太准确,再加上翻译的不精确,有些限差不知道中文含义。这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吧。----(徐海)
4仪器架设点时除了考虑通视情况外,还要考虑附近环境。——(钟文杰)
5 使用别人棱镜进行观测时要先问清楚仪器常数,品牌,还要检查他们仪器的对中整平情况。——(潘基汝)
6在全站仪测量中, 瞄准时找准瞄准棱镜中的圆心位置,以减少误差。——(何玉平
7测量过程中应保管好自己借来的仪器。(姜建军)
8)由于测量时有车辆的出入,应注意自身安全和仪器安全。(谭传庆)
总结: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得认真对待测量过程中的每一问题。——(赵智)
成果质量说明和评价
一、测绘成果质量情况
这次实习过程中整体成果比较成功,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9mm,在误差范围之内,经过平差点好数据正确。
二级导线的角度闭合是+25″,允许是53″,相对闭合差为1/67000,符合要求。 图根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16″,高差闭合差为17.4mm,相对闭合差为1/11711.
二、成果质量指标
1、水准测量质量指标
项目 等级 视线长度(m) ≤100 ≤100 前后 任一测段前视距较差 后视累积差 (m) 大致相等 ≤3.0 (m) — ≤10.0 黑红面读数之差(mm) ≤3.0 ≤3.0 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5.0 ≤5.0 高差闭合差(mm) 12n或 普通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40L 20L 2、导线测量质量指标
水平角 等级 长度(km) 测回数 一测回内2C较差 测回较差 水平距离 一测回 读数较差 单程测回间较差 方位角 闭合差 (″) 导线相对 闭合差 测回数 10
图根 二级 0.9 2.4 1 2 24″ 13″ — 单程1 5mm 5mm — 7mm 40n 1/4000 18″ 往返各1 16n 1/10000 3、图根三角高程测量质量指标
垂直角较差 测回数 对向1 单向2 指标差较差 (″) ≤25 对向观测高差 单向二次高差较差 (m) ≤0.4D 各方向推算的 高程较差 (m) ≤0.1 高差闭合差 (mm) 40[D] 4、野外地形图数据采集质量指标
地区分类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 困难的旧街坊村庄内部 5、图根加密质量指标 项目 方法 测回数 最大边长(m) 固定角不符值(″) 点位中误差 ≤0.5 ≤0.75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0.4 ≤±0.6 测距 单程观测 1 1 200 — — ≤±40 测角 方向法、联测二个已知方向 这次实习过程中,所有的实习成果均已达到上述所说的质量指标。
上交的成果及其资料清单
一、上交的成果
1、第一阶段上交的成果:仪器检验资料、四等水准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二级导线坐标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图根导线坐标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二级点高程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图根点高程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实习成果统计表。
2、第二阶段上交的成果:测站检查记录、地形图测量实习成果统计表、草图、草图注记、测区的电子版块图、纸质图(按1:500出图)。
3、第三阶段上交的成果: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实习日志、班里的A区完整电子版图形。
二、成果数量
1、仪器检验资料、四等水准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二级导线坐标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图根导线坐标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二级点高程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图根点高程测量手簿及平差计算表、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实习成果统计表各一份。
2、测站检查记录、地形图测量实习成果统计表、草图、草图注记、测区的电子版块图、纸质图(按1:500出图)各一份。
3、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报告一份、测量学实习报告五份、实习日志五份以及一份组长日志、班里的A区完整电子版图形一份.
三、资料清单
现将上交的成果及其数量整理如下: 名称 水准测量手簿 三角形角度测量表 全园观测记录表 A3测区的电子版块图 数量 1 1 1 1 纸质图(按1:500出图)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1 1 四.实训总结。
本学期眼就敲响的尾声,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从中学的了许多。例如;对仪器的使用 保管等,还有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去亲自动手,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了自己去动手做了,那才能算是掌握,那要不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到最后一无所获。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有利的教学资源。
同时;我们都得认真地对待这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有什么不懂的都应该及时问老师,那样才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就是在运用仪器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严谨对待测量的每一细节,容不得半点马虎,那样最后才能尽可能的减小误差。
最后;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因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没有自己的劳动,也就得不到最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