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翻译
(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
公 输(第一课时)
公 输 盘 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 将 以 攻 宋 。 子 墨 子 闻 之 , 起 于 鲁 ,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这种器械,造成后, 将 用它攻打宋国。 墨 子 听 说 了 , 就 从鲁 国 起身,
行 十 日 十 夜 而 至于 郢,见公输盘。
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拜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
公输盘不说。
公输盘不高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①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讲道义,决不杀人。”
子 墨 子 起 , 再 拜 , 曰: “ 请 说 之 。 吾 从 北 方 闻子为梯,将 以 攻 宋 。
墨子站起来,对公输盘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说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
宋何罪之有? 荆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杀 所 不 足 而 争 所 有 余 ,不可谓智。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
宋 无 罪 而 攻 之,不可谓仁。 知 而 不 争 ,不可谓忠。争 而 不 得 ,不 可 谓 强 。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 不能算是强。
义 不 杀 少 而 杀 众 , 不 可 谓 知 类② 。”
你讲道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公 输 盘 服 。
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子墨子曰:“然胡③不已④乎?”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子墨子曰:“胡不见⑤我于王?”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曰:“诺。”
公输盘说:“行。”
公 输(第二课时)
子墨子见王,曰:“ 今 有 人 于 此 , 舍 其 文 轩⑥, 邻 有 敝 舆⑦而 欲 窃 之 ;
墨子见了楚王,说:“ 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装饰华美的车子,邻居有一个破车,却打算去偷;
舍 其 锦 绣 , 邻 有 短 褐⑧ 而 欲 窃 之 ; 舍 其 粱 肉⑨,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
此 为 何 若 人 ? ”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王 曰 : “ 必 为 有 窃 疾 矣 。”
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 之 地 方 五 百 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楚大泽,
犀 兕 麋 鹿 满 之 ,江 汉 之 鱼 鳖 鼋 鼍 为 天 下 富 , 宋 所 谓 无 雉 兔 鲋 鱼 者 也,
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 富 甲 天 下 ; 宋国却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
此 犹 粱 肉 之与糠糟也。 荆 有 长 松 文 梓 楩 楠 豫 章 , 宋 无 长 木⑩ ,
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 楚 国 有 巨 松 、梓 树、楩 楠、樟 树 等 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
此 犹 锦 绣 之 与 短 褐 也 。 臣 以 王 吏之攻宋也, 为 与 此 同 类 。 ”
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是同一种类型。”
王曰:“善哉。 然 , 公输盘 为我为云梯, 必 取 宋 。”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 是 见 公 输 盘 。子 墨 子 解 带 为 城 , 以 牒 为 械 。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
公 输 盘 九 设 攻 城 之 机 变 ,子 墨 子 九 距 之 。 公 输 盘 之 攻 械 尽 ,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 输 盘 攻 战 用 的 器 械 用 尽 了 ,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公 输 盘 诎,而曰:“吾 知 所 以 距 子 矣,吾不言。”
公输盘技穷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故。
楚王问原因。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杀 臣 , 宋 莫 能 守, 乃 可 攻 也。
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 臣 守 圉 之 器,在 宋 城 上 而 待 楚 寇矣。虽 杀 臣 ,
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
不 能 绝 也 。 ”
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楚王说:“ 好啊 ! 我不攻打宋国了。”
① 义:坚守道义。 ②知类:明白事理。 ③胡:为什么。 ④已:停止。 ⑤见:引见。
⑥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⑦敝舆:破车。 ⑧褐:粗布短衣。
⑨梁肉:好饭好菜。 ⑩长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孟子二章》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会很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之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发:被任用。畎亩:田地,畎:田间小沟。举:被举用,被选拔。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之中被举荐,
2.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士:狱官。市:市场。
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的市场之中被选拔出来。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降:下达。任:责任,担子。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体肤:指躯体。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使。。。受贫困。拂:违背意愿。乱:使。。。颠倒错乱。所以:用这些办法。动:使。。。惊动。曾:同“增”增加。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能。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恒:常常。过:犯过失。衡:同“横”堵塞。作:奋起,有所作为。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够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了解。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国内。法家:有法度的士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 出:国外。亡:灭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这样以后。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死亡。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不可以同时得到,
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如果这两者不可以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也是我喜爱的,
4、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甚:超过,胜过。故:所以。苟得:苟且取得。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但是我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为谋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5、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恶:厌恶。患:祸患。辟:同“避”,躲避。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的事情,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使:如果,假使。凡:一切。者:代办法。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7、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莫:没有。为:做。
假如人们所厌恶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做呢?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由:通过。是:某种办法。而:但。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做这种事情 ,
9、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情。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非独:不单,不仅。信:思想。丧:丧失。
不仅贤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人能不丧失这种思想罢了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前往去拜访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有的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代替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于是惠施害怕了,在国都搜寻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它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鵮经过它,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鵮,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白鲦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自然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