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6.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doc

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6.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doc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二十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5年的10月5日,皇家卡洛琳医学院举行的诺贝尔大会,决定把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其中一半共同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发现针对蛔虫感染的新疗法(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另一半则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针对疟疾的新疗法(青蒿素的发现)。由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已经困扰人类长达千年之久,也是全球主要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最贫困地区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也是阻碍提升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道巨大屏障。今年的诺奖得主发现了针对极具破坏力的寄生虫疾病的性的新疗法。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新药物,阿维菌素,其衍生物可彻底地降低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同时在其他寄生虫疾病治疗方面也有功效。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考点链接】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塑造人生。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3.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在科学研究上,同样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4.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

科技不断创新,使得献身科学的人能坐下来,能让被浮躁之风袭扰的学术界静下来,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和研究。投身科研的热情与科学精神完美地结合,成就了屠呦呦的诺奖。

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精神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医学研究上,尤其需要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科研上,只有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才能有所成就。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平凡善举,有利于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屠呦呦获奖,能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进而显示科学精神的力量。

2.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一本1700年前的古书中,屠呦呦发现一种对青蒿低温提取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提取物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杀死所有寄生虫,而其中有效的成分之后被确认并被命名为青蒿素。她的发现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繁荣和人类安康。

3.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阅读古籍,到治疗发烧的配方;从在感染疟疾的老鼠身上试验,到发现一部分疟疾寄生虫死亡。屠呦呦就是在这种不断地发现矛盾,又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过程发现青蒿素的。

4.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5.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屠呦呦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对人生

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学习屠呦呦的事迹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屠呦呦以造福人类为宗旨吗,坚持科研实践,并取得了重要的原创突破,实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跟踪试题】

屠呦呦在领取诺奖之前,随其他诺奖得主一同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接受诺贝尔官网的简短采访,并在诺贝尔博物馆咖啡馆的椅子上签名,将《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这本汇

集屠呦呦团队早期抗疟研究成果、记载青蒿素发现历程的图书赠送给了诺贝尔博物馆。这表明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确保人生完美 ②增强人的精独力量,塑造美好的人生 ③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价值观念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据此回答2—3题: 2.下面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党人的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屠呦呦获奖告诉我们,在医学研究上,尤其需要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屠呦呦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

①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③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有利于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的获奖,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这表明

A.只要读书,就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C.只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与思想道德修养无关

5.屠呦呦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为此要

A.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放弃思想道德修养 近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创新,使得献身科学的人能坐下来,能让被浮躁之风袭扰的学术界静下来,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和研究。投身科研的热情与科学精神完美地结合,成就了屠呦呦的诺奖。据此回答6—7题:

6.强调科技不断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科技不断创新,必须

①把握好当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②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④把科技工作者的灵感作为创新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科研上,只有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才能有所成就。这表明

A.文化知识比思想道德更重要 B.思想道德比文化知识更重要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D.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9.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平凡善举,有利于转化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屠呦呦获奖,能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进而显示科学精神的力量。这表明

①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在一本1700年前的古书中,屠呦呦发现一种对青蒿低温提取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提取物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杀死所有寄生虫,而其中有效的成分之后被确认并被命名为青蒿素。她的发现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繁荣和人类安康。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②人们应透过现象的联系认识本质的联系 ③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④把握联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

个“屠呦呦”。这体现的哲理是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鲜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总是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衷心拥护

12.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屠呦呦以造福人类为宗旨,坚持科研实践,并取得了重要的原创突破,实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这告诉我们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奋发拼搏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价值观对社会、对人生有导向作用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3.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告诉我们,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更需要有优良的人文品德。

材料二 当屠呦呦阅读古籍时,她发现特定的含有青蒿的植物在治疗发烧的配方中多次出现。于是她开始在感染疟疾的老鼠身上试验这种青蒿的提取物。试验发现一部分的疟疾寄生虫死亡,但与整体的试验结果并不一致。随后屠呦呦继续到古籍中寻找答案。在一本1700年前的古书中,她发现一种对青蒿低温提取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提取物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杀死所有寄生虫,而其中有效的成分之后被确认并被命名为青蒿素。在后来的研究中,她发现青蒿素能够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杀死寄生虫。

(1)学习屠呦呦,你将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品德? (2)结合材料二,请从认识发展角度说明青蒿素的探索和发现。 【参】

1.C 2.A 3.B 4.B 5.C 6.A 7.A 8.C 9.A 10.C 11.B 12.A

13.(1)①在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

的人。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和判断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④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人们对青蒿素的探索和发现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青蒿素的发现和认识也不会停止,需要继续发展和深化。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的每一循环都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推移。因此,人们对青蒿素的探索和发现也是不断向前推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