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扬运河桥14#墩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我项目部已于2011年6月22日-6月26日进行了通扬运河桥(K1+059.696)左幅14#墩墩身的施工。作为首件工程,在该墩身工序全部结束拆模之后,我们对墩身实体进行了检测,并请监理进行了复核。经检测墩身外形几何尺寸、外观质量等均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一、首件工程简况
通扬运河桥(K1+059.696)左幅14#墩墩身属于引桥桥墩墩身,外形采用简洁的矩形花瓶墩断面,桥墩截面尺寸为1.8m*1.8m,墩高3.7m,墩顶高程6.33m。所用的材料用量:C40砼36m3,φ12钢筋1120.1kg,φ16钢筋7272.5kg,φ22钢筋2446.4kg,φ25钢筋608.7kg,φ,32钢筋3379.32kg。
14#墩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现浇C40砼。 二、施工组织布置
1、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情况 ⑴人员
施工前相应人员都在计划时间到位,由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要求进行了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工艺及流程,提出应注意的各种事项。本首件工程由桥梁队进行,施工人员配备如下:
施工人员已进场,钢筋工、模板工、砼工等技术工程均满足施工所需。(工地负责人1人,施工员1人,技术员2人,木工8人,架子工6人,钢筋工12人,砼工6人,机修工1人,电工1人。)
⑵设备
参加施工的设备主要有:切割机2台,钢筋弯曲机1台,电焊机12台(前场和后场),吊车2辆,发电机组75KW的1组,振动棒8根(含备用),其他设备均满足工程施工所需。
2、材料
钢筋:常州中天生产的质量合格的钢材,使用前钢筋调直,并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钢筋批量进场后,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取样检验合格后才用。
混凝土:南通建设商品混凝土
水泥:常州金峰厂家生产的P.O 42.5水泥合格产品(有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检验报告单)。水泥批量进场后,由监理旁站取样检测合格后才用。
各项材料已由项目部试验室和监理组试验室抽检送到检测中心报验合格,可用于本工程。
3、完成时间
2011年6月22日—2011年6月26日。 三、施工过程:
在施工前,施工队做好安全技术专项交底,按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做好有关标识,机械、材料插牌标识,现场人员挂牌上岗,现场摆放规范整齐。同时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1、脚手架搭设:
2011年6月22日上午6:00点开始降水,井管布设为:纵向6根,
横向10根,入土8m,使用ф60的钢管,汇水管使用ф70的管子,管子之间连接使用软连接,两台7.5kw的泵24h抽水。
2、基坑开挖及验收:
5月28日上午9:00在抽水39个小时后开始开挖,配备一台CAT挖机,两部15T的黄河自卸王,分层开挖,到下午5:00开挖完毕,计开挖土方约400方,在开挖到底层时,经测量预留了20㎝,安排6个工人开挖整平,开挖后很干燥,说明降水达到预期效果。
29日上午在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报验,报验一次性通过。
在挖土结束后,发现桩头钢筋存在扭曲现象,经查属于挖机在开挖时从桩头上直接开挖,因此,在以后施工中要避开桩头开挖;桩头的高度有14-2和14-3较低,达不到10㎝,且伸入的桩头钢筋有驳皮现象。因此再破除桩头时可先预留15㎝,然后再均匀凿除至10㎝的预留。
3、垫层的施工:
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测设高程,用竹片均匀分布在基坑内,29日11:00—13:0:0开始打混凝土垫层,混凝土使用吊车吊料斗浇筑,6个工人辅助摊铺至设计高程,同时摊铺到承台外20㎝;并在外侧形成排水沟,以预防下雨时的雨水汇集。使用混凝土计7.5方。
4、基坑垫层的验收:
6月1日上午,经测量人员现场测量放样,并放出承台的准确位置,并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报验,基底高程检测了四点,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轴线检查了四个点,尺寸检查了四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均符合设计要求。
5、钢筋的绑扎:
利用所放的承台点,用木斗将承台的边线弹出,并弹出保护层的边线,以便钢筋的摆放。
1日上午10:20开始钢筋的绑扎,2人在后场转运半成品钢筋,钢筋吊入基坑使用25T吊车, 8人在基坑绑扎。先将横桥向的1#筋按分好的位置布设,底部用ф22的钢筋焊接倒v型支架,以保证底面钢筋保护层和架立的稳定性,然后铺设第二层的钢筋,第二层钢筋和第一层钢筋网之间有15㎝的间距,控制时在底层钢筋网上焊接15㎝长钢筋支撑,然后依次布设,并用钢筋焊接支撑。
当底部两层(每层双向)钢筋布设固定好后,将桩头的螺旋筋按10㎝间距扎好,将桩头的两层双向钢筋网片按图纸位置绑扎好,然后将墩身预埋在承台里的箍筋摆放在墩身位置。
架立筋先从外框按间距布设,并和底层钢筋焊接,形成骨架,然后按顺序依次绑扎面层钢筋。
4日上午承台钢筋绑扎完成。7日在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报验检查,都符合要求,具体数据见附页资料。
存在的问题是底层钢筋部分间距不均,边上两层钢筋接头间距偏大,面层进人孔钢筋割开,因此下次施工时需严格分间距,并按间距摆放,面层钢筋不得割开然后冷搭,应将进人位置留三根不予绑扎,等全部施工完毕再绑扎。
6、安装模板和墩身预埋筋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开始立承台模板,有8名木工参与模板安装,将模板依次紧靠在浇筑垫层时预埋的ф20的钢筋,下口模板与钢筋之间用木方塞实,向上110㎝设拉杆一层,横向间距1m,再向上120㎝再设一层拉杆,间距1.2m。横撑用50的钢管双根固定,同时用钢管支撑在坑壁上,在坑壁上用木方或木板作附垫。5日下午模板安装完毕。
6日上午,开始墩身预埋筋的埋设,搭设临时支撑支架,以固定墩身钢筋不发生倾斜,模板支设完毕后,用吊线检查模板的垂直度,然后依据放的墩身边线开始预埋钢筋,为避免钢筋的接头,故采用一次成型钢筋,不需焊接。
7、整体验收
7日上午项目部的工程部、质检部开始验收,检查模板平面位置和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尺寸,并将所检数据记录归档成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所检数据均符合设计要求,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具体见附页资料)。
在现场检验合格,资料整理成册后,经监理组邀请,质监站、设计院、勘察单位、检测单位和业主的各位专家领导于6月9日下午4:00来进行首件过程验收。
验收时钢筋存在底层部分间距不均,没有严格按划分好的位置摆放,面层钢筋的进人孔钢筋不需割开,部分模板接缝有空隙。
9、砼的浇筑
待各级专家领导对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
使用南通建设公司的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浇筑,浇筑前,现场,检查坍落度及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浇筑时从两边向中心浇。配备4人
4根50型振动棒,1人扶管,1人在外观察模板情况,并及时拎紧外侧螺栓,振捣工掌握振捣时间,每处振捣时间大致相同,且没有漏振。
在浇筑时发现模板的接缝部位漏浆比较多,经查明,多为接缝部位所粘的双面胶较薄,不能密实,因此以后必须要用厚的双面胶或多层,以保证接缝的密实。
浇筑时间:17:30开始,21:40分结束,用时4时10分,使用混凝土168m, 10、脱模
10日一天下雨,未能拆模,11日上午,砼强度已超过5Mpa,可以拆除模板。拆模后发现有轻微的涨模。经检查分析,系对拉杆的间距偏大,层数不足,模板强度不足,因此需将拉杆加密,增加为三层,间距调整为60-70㎝。同时还有少量部位的混凝土有点过振,以后振捣时要控制好时间和方法,砼振捣必须振动到密实为止,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11、养生
模板拆除后,用塑料薄膜覆裹进行养生。 四、总结
根据施工过程的控制,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的质量规格都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并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使用的常州中天钢筋符合业主的原材厂家要求,经检验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
3、模板采用了大块竹胶板,表面刨光打腊,架立模板时,支撑牢固。
3
4、拆模后的混凝土没有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且外观尺寸、标高、位置偏差都符合规范规定。
结论:以上几点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我们具备了承台的全面施工,请各级领导、专家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