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林肯的废奴思想

论林肯的废奴思想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论林肯与奴隶制的废除

杨海娟

(历史文化学院08历史(2)班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黑人奴隶制度是美国历史上的罪恶现象。林肯作为一名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反对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和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消极到激进的漫长转变,使得奴隶制最终废除。

【关键词】林肯;奴隶制度;;回避;赔偿;废除;影响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垦殖农民的家庭,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做过雇工、店员、土地测量员助理、邮务员,在黑鹰战争中曾任志愿兵连长,靠自学获得律师资格。1834年至1842年曾四次当选伊利诺斯州议会众议员,1847年至1849年任国会议员,1861年至1865年任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六任总统,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

一、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转变

林肯对奴隶制问题的态度,反映了他的资产阶级立场。他虽然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也理解人民的需要和渴望,但是作为一个律师及政治活动家来说,他的思想主张和行动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面对废除奴隶制度这个当时最大的问题,林肯殚精竭虑,采取适时得当的,最终了奴隶,推翻了奴隶制度。为南北战争北方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林肯在反对奴隶制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转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反奴隶制思想的形成(1860年11月前)

美国在之初,就已经有是否废除奴隶制的争论。随着国际市场棉花需求量的猛增,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亦大肆扩张,此时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在关税、市场、西北土地开发和联邦人事安排等事存在众多分歧和斗争,其归根到底也是在奴隶制度存废这一关键性的问题上。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间的矛盾,在国家的主要政治和经济问题上都有表现。到19世纪50年代,双方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对奴隶制给予致命一击的亚伯拉罕·林肯就是在这样背景中成熟起来的。林肯于1837年3月在伊利诺斯州议会上和同为州议员的丹·斯通联合提出了一份书面书,这是林肯关于奴隶制的第一个政治行动。这份声明一方面谴责奴隶制,认为“奴隶制是建立在非正义和错误的上”。另一方面反对废奴主义,认为“传播废奴主

[1]W•E柯蒂斯在义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奴隶制的罪恶。”《真正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书中写到:

“我相信这是在合众国至少是赫德森河以西任何一个议会所提出的第一个反对奴隶制的正式宣言。”[2]这说明林肯的反奴隶制思想已慢慢形成并在以后的言论中还有发展。但此时的他还不是废奴者。

(二)奴隶制(1860年11月-1861年4月)

林肯一直是反对奴隶制度的,但他又反对立即废除奴隶制,反对干涉南方诸州既存的奴隶制度。他在1861年3月4日的第一次就职演说中阐明了这一阶段的思想。“南方诸州的人民似乎存在顾虑;认为共和党执政就会使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安宁与人身遭到威胁,这样的威胁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我没有直接或间接干预各州现存奴隶制的企图,我认为我没有如此行事的法律权利并且也不打算这样做。”他还指出:“联邦是永久性的,不能单独退出联邦,在和法律上联邦是不容的。”[3]这篇演说说明林肯反对干涉南方诸州的奴隶制度,只是要求奴隶制向西扩张。他认为,如果把奴隶制度固定在原来的地区内而不让它进一步扩展,让奴隶制在时间的演变中自生自灭。从而逐步实现由两种制度并存向雇佣制的转变,并同

时要求维护联邦的统一。可见,他反对暴力,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推翻南方奴隶制度。

(三)回避奴隶制(1861年4月-1862年2月)

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远瞩,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把恢复联邦的统一摆在首要位置,并作为北方进行战争的主要目标。至于拯救联邦和奴隶的关系,林肯解释“: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所有的奴隶,我也愿意这样做。”[4]当时的他几乎不谈奴隶制问题,对其采取回避,拒绝奴隶主要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内战爆发后,边境蓄奴州肯塔基、马里兰、密苏里及特拉华,由于种种原因未参加叛乱。前三个州是大州,是联邦士兵的重要来源地,是首都华盛顿的屏障,尤其是联邦进攻南方的重要战略基地。林肯担心,一旦宣布奴隶,就会把这几个州推向南部叛乱者一方,这将葬送整个内战的前途。而且拒绝奴隶是保持共和党内部团结和北方民主党人对联邦忠诚的需要。它有利于各方面的团结。大部分北方人愿意为挽救联邦而战,对奴隶却无动于衷。林肯清楚此时提出奴隶不合时宜,会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

(四)、和平赎买(1862年2月-1862年9月)

内战进行一年多,林肯提出逐步奴隶的。他在1862年3月6日致国会咨文中提出“合众国应与任何一个愿意逐步废除奴隶制的州合作,给予该州以资助,由该州酌情用来赔偿因改变制度而造成的公私损失。”[5]被的奴隶可移民到利比里亚或中美国家去。1862年7月,林肯向边界州的奴隶主发出呼吁,要他们同意用赎买方式逐步奴隶,但是失败。虽然这一方针仍比较温和,反映了试图通过改良方式解决奴隶制的意图,但它的锋芒毕竟是指向奴隶制本身。

(五)废除奴隶制(1862年9月-1865年4月)

逐步有偿地奴隶的方针已不能扭转北部接连失利的战局,如果不把黑奴出来,也无法使战争朝着有利于联邦军的方向发展。当时林肯拒绝奴隶的做法更加遭到激进派和废奴主义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林肯本人也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他说:“如果他拒绝发布宣言的话,在北方会发生。”[6]在各种形势的压力下,林肯不得不实行奴隶的。林肯明确表示奴隶的“时刻来到了,它使我感到奴隶制必须死亡,以便国家能够生存。”[7]这一时期的转变主要是因为林肯认识到,在国内方面,为了摧毁南方的经济力量,为了把南方黑人群众拉到自己这方面来,为了利用黑人这样重要的战斗力量,奴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从国际方面来看,英国正准备承认所谓的南部同盟,干涉美国内战。卡修斯•克莱准将于1862年8月面见林肯,劝他赶快宣布奴隶。他说他看见“欧洲所有的都准备承认同盟,迫不及待的想干涉内战,因此如果现在发表宣言将会击败欧洲这些统治者的计划。”[8]总之奴隶关系到是否平息这场叛乱的大问题,除了奴隶别无选择。

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预告性的《宣言》,他预告从1863年1月1日起其人民仍反叛合众国的任何州或州指明地区中所被奴役为奴的人从彼时起即永获自由。他的颁布是美国历史上具有伟大进步意义的事件。意味着路线的伟大胜利,他结束了美“根据进行战争”的阶段而揭开了“以方式进行战争”的阶段的序幕。[9]此后林肯进行战争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恢复联邦的统一,而且也是为了消灭可耻的奴隶制度。马克思高度评价这个“宣言”,称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1863年1月1日,林肯颁布了《最后宣言》,重申在国家一切地区的奴隶从此获得自由;联邦和承认和维护这些人的自由;获得自由的一切公民可以参军,也可以做其他工作。它的发表使南方的黑人奴隶掀起了逃亡和反抗斗争的高潮。这场高潮对于“南部同盟”的瓦解起了重大作用,同时,《最后宣言》标志着林肯在反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的根本转变,使得奴隶制最终废除。

二、奴隶制的废除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在美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揭露了奴隶制的罪

恶,推动了内战的爆发,使奴隶得到,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近代美国迅速崛起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奴隶制的废除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奴隶制的废除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由于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黑人可以自由地受雇佣,使得美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从而促使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奴隶制的废除使得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衰落,一些开明的原奴隶主开始将资本投向资本主义工商业,壮大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3.解决了南北争夺土地的问题:内战前对西部开发争得沸沸扬扬的西部新开发土地是建立“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问题,随着内战以北方资本主义的胜利而迎刃而解。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北方获得充足的原料,工业品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内战前,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往往更愿将棉花、蓝靛、甘蔗等工业原料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以换取高价,同时从欧洲国家购得廉价的工业品。这使得北方失去了南方的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内战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奴隶制的废除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1.民主制度得到完善:内战前南方的奴隶制度是一种极端落后野蛮的制度,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这本身就是民主制度的胜利。使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根深蒂固,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内战中林肯总统颁布的《黑人奴隶宣言》,以及内战后黑人奴隶的最终,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美国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共和党巩固了在国会参众两院中的地位:内战后,随着西部新开发土地上“自由州”的建立,使得内战前“自由州”和“蓄奴州”力量均势的局面被打破,“自由州”完全占据压倒多数。也就是说代表北方资本主义力量的“共和党”相对于代表原来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力量的“民主党”而言,在国会的参众两院都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总而言之,奴隶制的废除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内战后的美国迅速崛起,为其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基础,这都与林肯及其废奴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对林肯与奴隶制废除的评价

林肯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家,政治家和奴隶制度的坚决反对者。他以领导美国南北战争,颁布《黑人奴隶宣言》,签署《宅地法》,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促进美国历史的发展,而被称为“伟大的者”。⑩马克思给予林肯很高的评价,曾称他为“英雄”。

林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愿意倾听人民的正确呼声,接受人民的正当要求。广大黑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对林肯本人产生了影响。林肯在他的最后一次公开谈话中表示“我本人现在愿意把选举权授给有知识的有色人以及曾经作为士兵为我们服务的有色人”。这表明他是愿意接受人民的正当要求的。而且他乐于采纳反对者的正确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林肯由原来的反对奴隶过渡到赞成奴隶的立场,并把奴隶的贯彻到底。意味着他虚心采纳了内战开始以来一直反对他的反对派的正确意见。这一点看来很容易,但是对于国家元首的他,实际做起来是很难得。同时他超然于派别斗争之上,心胸广阔,能够着眼全局,在作战的目的问题上,奴隶问题上和谈及赔偿南方奴隶主问题上以及南方重建问题上都表现出林肯以国

家整体利益为重。林肯废奴主义思想的逐步成熟在奴隶制废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的要求,推动了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奴隶制的废除,解决了美国当时的最大矛盾。

而林肯的不足之处是他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都没有也不可能超出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林肯作为资产阶级这个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不可能真正的黑人,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他就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使任何地区的财产受到威胁”。对北方反分子过于宽容,对南方叛乱分子过于宽大,对黑利的仍然存在种族偏见。他的废奴主义思想和行动始终也是代表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是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及资产阶级利益的角度去反对奴隶制度,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被的黑人没有得到公民权,也没有得到实现其政治权利的经济权利,“自由人”的自由得不到保障,所谓也只是名义上的。

林肯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从最初的反对奴隶制到最终废除奴隶制,解决了美国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而林肯作为资产阶级这个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不可能真正的黑人,所以奴隶制的废除具有不彻底性。虽然林肯与他的废奴主义思想本身存在局限性,但是从主流来看,他的一切思想行动和方针均顾及到资产阶级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他并不是一位超阶级的国家元首,但他却是一位心胸广阔,眼光远大的资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

参考文献:

[1]李青,夏晓蓉.关于林肯对奴隶制和废奴主义态度问题的再讨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

[2]、[5]【美】亚伯拉罕•林肯.林肯选集[M].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3.177,279.

[3]杨生茂.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48~149.

[4]【美】卡尔•桑德堡.林肯传[M].东方出版社,1987.257.

[6]、[8]、[9]刘祚昌.美国内战史[M].人民出版社,1978.273,281.

[7]丁.美国通史[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0.20.

[10]王业兴.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及其民生意义[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