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6期 综述与专论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问题研究 华冰 (漯河党校,漯河462000) 摘要: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体,它的出现给传媒领域带来进步与发展,由于 其自身具有的传播特点也带来网络安全隐患,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 题。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科学机制,网络媒体才会健康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网络媒体;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6251(2010)06—0005—03 Research Oil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edia in China HUA Bing (The Party School of Luohe,Luohe 462000) Abstract:lnternet media is another new type of mass media following the press、radio and television.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Media not only bring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o the traditional media,because of the spreading of its own.Cybercrim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lnternet media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worldwide.It is suggested that by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developing the scientiic regfulations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the media,onli ̄6 media could survive and develop healthily. Key words:network media;management system;countermeasure 目前,网络媒体以其独有的高科技优势在现代传 媒竞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人类社会当前以及 未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据统计。目前世界互联网用户已达10 多亿,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然而,作为一种 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例如。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给不 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一些情绪化甚 至非理性的网络应用、个人隐私被侵犯、网络暴力等 问题的出现,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严重威胁 (1)最快的时效性。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 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任何突发 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报道。 (2)最大的信息量。网络媒体的空间具有无限 性。 (3)充分的交互性。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传播的互动性。通过 网络媒体,信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计算机之 问、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传播。参 与网络传播的普通用户(网民)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 接受端,而是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自由地发布信息 或参与各种论坛的讨论。 网络媒体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 1网络媒体的特征 当今社会,网络己深度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 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覆盖面、民众情感交流 (4)高度的综合性。网络媒体具有的优势在于其 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汲取了所有传统媒体 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 有机结合在一起。 (5)超前的便捷性。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和交流的 和意见表达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对社会群体的影 响力日益提升。网络媒体针对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如 下特征: 收稿日期:2010-04一O1 信息,可以不分地区、不分国界随时随地传递。 作者简介:华冰(1982一),女,毕业于河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6期 综述与专论 (6)广泛的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媒体,所以有很多网络行为很难判 建立在这个平台上的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网站、商业 断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操作者。网络媒体隐蔽性的 性网站、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等。即:借助互 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网络犯罪者利用网络媒体的隐 联网技术,传统媒体中的主流媒体.将自己的影响力 蔽性,应用数字化的程序作案时,可以很容易地转移 带到了网上;按照我国现行管理规定,商业性网站没 或销毁作案证据,同时可以迅速恢复作案现场的原 有新闻采访权,但其巨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多媒体传 状,不留任何破案线索,使其犯罪行为不易被发觉、 播手段以及双向互动的社区服务,吸引了大量网民的 识别和侦破。一般说来,网络媒体隐蔽性越强,网络 注意力;博客等“自媒体”则进一步凸显出互联网 破坏活动就越频繁,网络非法行为就越嚣张。网络媒 “去中心化”的传播特色。进一步彰显了公众的集体 体的规范和管理就越困难。 智慧,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集散地。 2.2网络媒体的外部威胁 (7)真正的国际性。因特网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具 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网络媒 有全球性,在因特网上信息是没有国界的。 体内部的隐患,网络媒体自身硬件设备或软件程序的 .2网络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陷和漏洞,成为外界因素入侵网络媒体作恶的缺 2.1 网络媒体自身的安全隐患 口,主要表现在网络欺诈行为、网络恐怖行为和网络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 侵权行为三个方面。 这些特征给网络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 网络欺诈表现在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媒体仿冒各种 造成了网络媒体自身安全的隐患。 组织及团造假新闻、宣布假投资以及进行政治欺 (1)虚拟性是网络安全与管理混乱的主要诱因, 诈、经济欺诈和欺诈等非法行为。目前利用网络 造成了一些弊端及危害。网络媒体的虚拟性为一些不 媒体进行欺诈作案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犯罪率不断 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制造了一个完全人工的、虚假的信 上升。网络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网络传播信息的信 息环境,为其从事新闻欺骗、政治攻击、经济入侵、 誉,导致网络媒体严重失序,使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 文化征服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陷于困境之中。 (2)匿名性是网络安全与管理失控的主要根源。 网络恐怖行为起源于邪教、民族及政治极端 网络媒体匿名性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原因:①在 分子或组织对网络媒体的滥用。传统一般是 因特网开始设计实施阶段,为了尊重和保障网络行为 由几个人构成的联盟。之间既互不了解也互 的隐私权,而没有为其设计个人身份鉴别及其认证功 不联系,其活动规模比较小且分散。网络恐怖行为与 能:②公用秘钥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其很快从 传统的不同是之间的时空壁垒被打 少数专家掌握的尖端技术普及为人人都可以掌握的通 破,间通过网站迅速实现遥相呼应,强化与 用技术,为网络匿名行为又加上了一道保护锁。网络 扩大了恐怖主义的势力。网络恐怖行为主要是以网络 媒体的匿名性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使一些网络 媒体为舞台,传播邪教观念、煽动民族和宣传极 犯罪分子不需要验证身份或以非真实身份就能作案, 端政治主张。散布与对立、反对国家方针的 如利用网络媒体遮蔽其真实身份传播反对、反对 言论,以此要挟或胁迫某一级部门或组织对其做 社会的信息,实现扰乱人心、煽动不满情绪的野心。 出让步。网络不仅自身扮演黑客角色,还在 另外,加密技术的推广在保障个人隐私权的同时,也 其网站提供黑客工具软件和黑客技术。教唆一些动机 为网络匿名犯罪提供了保护,增加了对其侦破的难 不良者使用计算机病毒等手段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 度。 击、捣乱和破坏。网络通过对网络媒体中的 (3)隐蔽性是网络安全与管理滞后的主要原因。 主要硬件设备、起关键作用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攻击, 网络媒体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数字 给攻击对象造成严重后果,如功邪教组织破坏卫 化信息是无形的。由于网络传播媒体的主要对象是数 星通信系统就属于此类。网络恐怖行为的发生,使网 字化信息。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众多的网络行为 络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反面作用,如传播一些具 就属于无形操作;②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可以被删除或 有腐蚀精神、涣散意志的信息,使某些部门或组 复制,而且可以做到不留痕迹;③网络媒体的很多操 织处于被动地位,导致网络媒体严重失控。 作不受时间、地点及用户的,任何一个用户可以 由于网络媒体中传播的信息绝大多数都属于知识 —— 6—— 《农业网络信息》2o10年第6期 综述与专论 范畴,所以网络媒体中发生的网络侵权行为一般都属 这个发展的虚拟世界。就我国而言,目前还没有关于 于侵犯知识产权或盗窃知识产权的行为。大量的网络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虽然有一些互联网 侵权者凭借着网络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的特点不断侵 的规范性文件。但绝大多数属于行规和部门规 权。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大量新知识,尽管在网络媒 章。远未涉及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治、 体上已经加密。但破解密码的技术已经被网络盗窃分 经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上的隐私权与网 子所掌握。侵犯知识产权的悲剧难以避免。由于网络 络监察管制冲突问题、司法规则与现实执行问题等。 媒体规范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网络侵权的卑劣行 都需要不断地制定或完善新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适 径愈演愈烈,甚至成为网络犯罪分子有利可图的主 应网络发展的需要。 业。网络侵权行为的出现,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 (1)建立网络媒体的法律体系。网络媒体的产 了巨大损失,使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升值受到极大的 生。使传统的法律法规受到挑战,要借助法律的威 打击和挫折,而且也使网络媒体中具有保护权的各种 严,维护网络媒体的有序运行,必须设立一整套有关 信息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陷于 网络媒体的法律体系。这种立法原则应围绕网络空间 被动之中。 的信息权利、知识产权、人身权及隐私权等方面进 3网络媒体发展的对策 行。 网络媒体犯罪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引起网络媒 (2)创立网络媒体的自律规范。网络媒体的自律 体规范与管理领域的高度警觉和重视。采取有效的规 规范不具有法律效力及强制性,只能通过网络媒体的 范和管理措施,削弱、扼制这一态势的蔓延,促进网 广大用户的自我约束来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在社会政 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的 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及伦理道德等多种因素 任务。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形成一种 3.1加强技术攻关。从技术层面来管制 全社会认可的、自愿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即自我协调 网络媒体自身存在着技术缺陷和漏洞是产生网络 的网络媒体规范机制。 犯罪的一个主要因素,迅速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针 在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中,仅仅依靠法律手段是 对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是当 不够的,对于法律约束之外的不利行为,要靠自律性 务之急。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的机制进行规范和引导,只有把法律制约与自律规范 (1)为了堵塞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危险漏洞,必须 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网络媒体的有序性。 抓紧研究世界一流的信息规范与技术,尽快在信息空 3-3国家治理与国际监管相结合 间中创建牢不可破的防线。目前。解决网络媒体技术 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性问 缺陷的尖端课题是恢复互联网的地理概念.这个课题 题,世界各国不仅需要自我治理,还需要相互之间通 若能突破,则可轻易获得网络犯罪地点。解决网络媒 力合作。 体技术漏洞的前沿课题是应用生物技术进行身份认 从国家网络媒体管理层面上来看,要建立不同层 证,如指纹鉴定、视网膜识别等,这些研究如果成 级的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机构,对不同地区、部门与 功,网络匿名入侵等将会得到有效控制,犯罪率就能 网络媒体有关的生产、销售、安装等环节进行规范化 迅速下降 管理。例如:对于金融、证券、保险、党政机关、大 (2)研究高灵敏度的信息网络规范与检测系统, 中型企业等重要行业的网络媒体的规范与管理,要加 以便及时警示入侵信息的存在及其运行状态.并能引 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应将其视为网络媒体规范 导反入侵信息系统立即做出反应。从而避免或减少信 与管理的重点;要严格管理利用网络媒体经营娱乐业 息网络蒙受的损失。这是从技术上有效预防网络犯罪 务的实体,如网吧等;要建立严格的经营手续,经营 的实际选择。 者必须具有从业素质合格证,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净化 3.2法律制约与自律规范相结合 网络媒体用于娱乐业的服务环境,切实提高其社会效 网络立法的严重滞后,是造成网络犯罪的重要原 益。 因之一。由于互联网发展迅速,并且是一个无国界、 从全球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层面来看。可采取以 无时空的虚拟世界,现行的“刑法”以及“计算机信 下几方面措施: 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许多方面都跟不上 (下转第l7页) —— 7—— 《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第6期 研究与开发 量数据.执行节点的信息为执行节点地址和指令。数 据采集流程图和控制流程图分别如图3、图4所示。 3结束语 研究了环境安全型猪舍建设中无线和短信互相配 合的监控方式,实现了对环境安全型猪舍的环境因子 的采集、传输、处理及控制,充分发挥了无线和短信 监控系统的优点。系统短距离频繁传输数据时运用无 线传输。远距离数据传输时采用短信的传输方式。由 于系统具有低成本、易实现、安装布置方便、可实现 远距离信息传送及容易产生效益等优点,应该进一步 研发相应的产品系列,达到实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环境安全型是成就中国畜牧业世界强国地位的关键.http'J/blog ̄ 163.eondyhpd040282/blog/stmidl ll3O572220o952O54l335 [2】马正义.环境安全型畜禽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畜牧兽医,2005, 图3数据采集流程图 22(3):24—26. 【3】杨磊,田作华,朱俊.GSM短消息在粮食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1.微 型电脑应用,2006,22(3):29—30,64. 【4】何自立,马孝义,康银红,范严伟.基于GSM短消息的灌区流量 遥测系统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7,(1):106—109. [5】吴金洪,丁飞,邓志辉.基于CC2420的温室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12):42—43,51. 【61陈玉兰,聂军.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CC2420接口设计IJ].电 子工程师,2005,31(1 2):36—38. 图4控制流程图 (上接第7页) (1)要创建全球维护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的条 约,使惩治网络犯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国际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机构。协调和 处理世界各国之间在网络媒体规范与管理中产生的难 题、冲突等,通过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使网络媒体规 范和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3)建立国际预防网络犯罪研究机构。专门研究 并提供有效防范措施,从而调动国际社会的力量。共 同应对网络规范与管理面临的各种挑战。 总之,网络媒体的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 程,也是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世界难题。 只有建立网络媒体管理科学机制,网络媒体才会健康 的生存与发展,推动人类顺利地进入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lJ谢静.论国内网络媒体的生存与发展[J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2—3. 【2】杜子德.网络媒体发展机遇难得【J】.中国传媒科技,2006,10一l1. [3】宋香云,姚林青,高慧军.论网络媒休的针理休制与对策『JJ.实事 求是,2004,5—6. 【4】赵志刚,杨磊.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2004,l一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