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一,填空题
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 , , ,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外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力的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
2,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或 状态。 3,在力的作用下 和 都保持不变的的物体称为刚体。 4,对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起作用的各种装置称为 。 5,常见的铰链约束有 和 。 约束反力恒与约束所能的物体运动(趋势)向 。
6,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其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 , 作用线 。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一定 , , 分别作用在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_______________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所以,在静力学中,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矢量.
9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_效应.
10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的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向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由_____力引起,且随_______________力的改变而改变.
9柔性约束对物体只有沿_________的___________力。 10,铰链约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光滑面约束力必过_________沿_________并指向______________的物体。 12,活动铰链的约束反力必通过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相垂直。
表示一个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
14、力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要素。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任一点这矩恒等于它的_________,而与_________位置选择无关。 20、平面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的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填√或×)
1,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则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不变。( ) 2,刚体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施加多大的力,它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 3,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 ) 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6,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物体。 ( )
静置在桌面上的粉笔盒,重量为G。桌面对粉笔盒的支持力N=G,说明G和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优质文档.
- -
7,刚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时,此二力一定等值、反向、共线。( ) 8,凡受到两个外力作用的杆件均为二力杆。( )
9,二力构件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并且指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 ) 有施力体,必定有受力体。( ) ⒈ 合力一定比每一个分力大。( )
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只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有关,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 当力的作用线过矩心时,物体不产生转动效果。( ) 10,力偶对其作用面任意点的力矩值恒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同时与力偶与矩心间的相对位置相关。( )
6,
7,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决定了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它对平面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力偶矩。( )
8,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刚体上任意平行移动,其作用效果不变。( ) 9,力偶的位置可以在其作用面任意,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10,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不能用力来平衡。( ) 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 ) 力偶没有合力,也就是说它的合力等于零。( ) 11,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向一定背离被约束物体。( )
4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后,其主矢量与简化中心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 ) 5、 平面汇交四个力作出如下图所示力多边形,其中符合F4=F1+F2+F3关系
式的是( )
6、 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各分力大。 ( )
7、 平面汇交力系由多边形法则及的合力R,其作用点仍为各力的汇交点,其大小和向与各力相加的次序无关。( )
8、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均可平移到物体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增加一个附加力偶。 ( ) 9、 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其一般结果为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 ( ) 10、 平面汇交力系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力多边形,其中表示平衡力系的图是( )。 三,选择题
1,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该两分力( )。
A. 一定沿水平和垂直向,B.一定指向物体,C.一定背离物体,D。指向可任意假定。 2,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的围是( )
A. 刚体,B.变形体,C.刚体系统,D.任物体系统。 1、 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个约束反力。
(A)一 (B)二 (C)三 (D)四 9,图示结构中,( )为二力构件 A.AC杆,B.BC杆
C.AC,BC杆,D.都不是
P A C B
. 优质文档.
- -
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
A.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向,力偶的作用点.B.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向,力偶的作用线
C.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D.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力偶臂.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 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 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物体在铅垂力作用下,不沿斜面下滑的条件是斜面倾角( )摩擦角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小于或等于 6,滑动摩擦力的向总是与( )
A,运动或运动趋势向相反 B,驱动外力向相反 C,正压力向相反 D,不能确定 画出图示铰链约束物体的受力图。
5、画出图中光滑面约束物体的受力图
6、 画出图中各杆件的受力图。
. 优质文档.
- -
第二章 平面任意力系 一, 填空题
8,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量,力沿坐标轴向的分力是 量。
平面汇交力系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条件是_____________;平衡的解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________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________ 一个________。
10,平面力系向平面一点O简化,可以得到一个力( )和一个力偶( )。 11,平面力系向平面一点O简化,得到一个主矢R和一个主矩Mo,若R0,Mo0则原力系与 的一个力等效。
12,平面力系平衡 , 。
13,平面力系平衡程的二投影式为 , 二力矩式为 , 三力矩式为 。 18、平面力偶系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程的二矩式是_______________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程的三矩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物系平衡问题的原理可叙述为 。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力偶矩矢是( ),力系的主矢是( )。 A.滑动矢量 B.固定矢量 C.自由矢量
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在同一轴向的分力之间的关系是( ) A.分力的大小=投影, B.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C.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D. 分力的大小<投影的绝对值. 11,两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
四,计算题:
1,求下列梁的支座反力
q A
P B
60KN 600A
200KN
B
2a a
a2a a
. 优质文档.
- -
q A
B 1ql 21l 2C A
B 20KN C a l 2a
15压榨机构由AB.BC两杆和压块用铰链连接组成,A.C两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试求当在B处作用有铅垂力F=0.3KN,且a=8°时,被压榨物D所受的压榨力。不计压块与支承面间的摩擦及杆的自重。
16水平圆轮的直径AD上作用有垂直于AD且大小均为100N的四个力F1、F2、F1`、F2`、,这四个力与F3、F3`平衡,F3、F3`分别作用于E、F点,且F3=-F3`。求力F3的大小。
平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G1=500KN,其重力作用线距右轨1.5m。起重机的起重重量G2=250KN,其重臂伸出离右轨10m。要使跑车满载和空载时在任位置起重机都不会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G3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跑车重量略去不计。
. 优质文档.
- -
第四章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从 , 和 三面衡量
13,构件的强度是指 的能力,刚度是指 的能力, 稳定性是指 的能力。
14,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为 , , , 。 15,材料力学求力的法是 。 8,材料力学中求力的普遍法是( )
A, 几法 B,解析法 C,投影法 D,截面法。 20,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
A.斜弯曲, B.轴向拉(压), C.剪切, D.扭转
第五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一,填空题
1,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力是 ,用 表示。
2,轴向拉(压)杆的受力特点是 , 变形特点是 。
3,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力称为 ,其大小等于该横截面一侧杆段上所有 的代数和,外力背离截面时为 。
4,拉(压)虎克定律在 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定律的表达形式为 或 ,其中E称为 ,表示 ;EA称为杆的抗拉(压) 。
5,低碳钢的拉伸过程分为 、 、 、 。
6,塑性材料的三个强度指标为 、 、 。 脆性材料的惟一强度指标为 。
. 优质文档.
- -
7,两根不同材料的等直杆,承受相同的轴力,且它们的截面面积和长度都相等,则两根杆的横截面上的应力 ,两根杆的强度 ,两根杆的绝对变形 。 8,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为 ,可解 类问题。 二,判断题
1,构件的破坏是指构件断裂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 ) 2,轴向拉(压)时,杆件的力的合力必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
3,长度和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直杆受相同的轴向外力作用,则正应力也必然相同。( ) 三,选择题
1,图示结构中( )
B A.AB杆为拉杆,AC为压杆。 B.AB杆为压杆,AC为压杆。 C.AB杆为拉杆,AC为拉杆。 D.AB杆为压杆,AC为拉杆。
A P
C 2,材料的用应力是保证构件安全工作的( ) A.最高工作应力, B.最低工作应力 C.平均工作应力 D.最低破坏应力
3,材料的最大工作应力max,极限应力及用应力间的关系是( )
0A.0max,B.0max,C.0max,D.0max
4,低碳钢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于的数值正确的是( )
A.比例极限,B.屈服极限,C.强度极限,D.用应力
5,轴向拉(压)杆的横截面面积为100cm,1 则1_1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3 ) 2 30KN 10KN A.11MPa B. 10MPa 40KN 20KN C. 30MPa D. 3MPa 1 2 3 16,圆轴扭转时,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大小( );同一圆上的切应力大小( ) A,全相同 B,全不相同 C,部分相同
17,实心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最小切应力( )
A,一定为零 B,一定不为零 C,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
4、图示意结构 , 承受截荷P=80KN。已知钢杆AB,直径d30mm,用应力
21160Mpa,木杆
BC为矩形截面,宽b = 50mm , 高h=100mm , 用应力
28Mpa,校核该结构的强度。
(15分)
. 优质文档.
- -
2,图示三角支架,AC为钢杆,横截面面积A16cm,160MPa;AB为木杆,横
2截面面积A2100cm,[σ]木=7MPa,求此结构的用荷载[P]。
2A 450 300 C P B 图3
1.作用于杆上的载荷如图所示,画其轴力图,并求1—1,2—2,3—3截面上的轴力。
3,图3示结构中BC和AC都是圆截面直杆,直径均为d20mm,材料都是Q235钢,
157MPa,试求结构的用荷载P
4,变截面直杆受力如图,已知E200GPa,试:1)作轴力图,2)求各段正应力,3)求总的绝对变形。
. 优质文档.
- -
A110cm2 A25cm2 140KN B 50KN A 1m C B 2F A F A25cm2 C 1m 2m 1m
5,用绳索吊起重量为W=10KN的混凝土构件如图所示。绳索的用应力[σ]=10MPa,试求绳索的直径。
6,如图所示为一起重吊环,其两侧臂由矩形截面钢杆组成,h=120mm,b=30mm。材料的用应力[σ]=120MPa,α=30o。试问起重吊环的最大起重量F为多少
第六章剪切与挤压
27,剪切构件除应有足够的 强度外,还应有足够的 强度。
28,剪切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挤压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 14,一铆钉接头如图所示,铆钉直径为d,则挤压应力计算公式jyA.td, B.
t t p b p p FjyAjy中,Ajy为( )
dtp 2C.bt D. 2td
第七章梁的弯曲
29,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力有 和 ,分别用 和 表示。
30,梁弯曲时横截面上仅有弯矩而无剪力的情形称为 ,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情形称为 。
3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为沿截面高度 ,在中性轴处 在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处有 。 32,梁最大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maxMmax中WZ称为 。 WZ . 优质文档.
- -
33,直径为D的园形截面,其截面面积A为 ,弯曲截面系数Wz为 ,扭转截面系数Wp为 。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Q______________,弯矩M________________。
8、梁某截面的弯矩,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成________________ ,则弯矩为正;弯成________________则弯矩为负。
9、当梁的材料是钢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 的截面形状;若是铸铁,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截面形状。
弯矩图上二次抛物线的极值一定是全梁的最大弯矩值Mmax。 ⒏ 力图的叠加就是图形相加。
⒐ 在选择梁的合理截面时,WZ/A越大,则越经济合理。 ⒑ 对于钢梁,一般采用与中性轴对称的截面。
18,梁横截面上最大弯曲拉应力等于压应力的条件是( ) A.梁的材料拉压强度相等, B.截面形状对称于中性轴 C.梁的材料拉压强度不相等, D.截面形状不对称于中性轴 19,右图悬臂梁固端弯矩为( )KNm A.100, B.250, C.300, D.350 20KN/m 50KN
5m 4、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其它条件 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 大正应力是原来的________倍。
1 A:8 B:8
1 C:2
D:2
34,计算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为 。 画出下列简支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
试作出下图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 10KN 5KN•m C B D 2m 2m 2m . 优质文档.
- -
8,⑴如图所示简支梁,试求矩形截面D上a点和b点的正应力
A D P C 1m B 20 075m1m a z40 b 75 150
⑵由No20b(WZ250cm)工字钢制成的外伸梁,在外伸端C处作用集中力P,已知
3160MPa,尺寸如图所示,a2m,试求最大可荷载P。
A B P C
5a a⑶图示外伸梁,已知q50KN/m,a5m,
160MPa,若截面尺寸关系为h1,
b2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q A
a 2B C
h b z
a ⑷一钢制等截面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矩形截面尺寸h2b(如图所示),已知
120MPa,q50KN/m,l2m,试求梁按图b)和c)放置时的截面尺寸。
. 优质文档.
- -
q
A
B
b l (a)
h (b) y z
h b (c) z
y
⑸一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已知P2KN,横截面的高度比试选择截面的尺寸。
h材料的8MPa,3,
bP A
1m 1m P 1m P B
1m h b z
⑹一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已知P2KN,h200mm,b100mm,材料的
y 8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A 2m P 2m b B h z
⑺机车车轴简化为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a=0.6m,F=5KN,材料的用正应力[σ]=80MPa。试选择车轴的直径。
1. 一矩形截面木梁,其截面尺寸及荷载如图,q=1.3kN/m。已知[σ]=10MPa,[τ]=2MPa,
试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和剪应力强度。
y
. 优质文档.
- -
第八章梁的弯曲变形
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设EI=常数 (一) 填空题: 1.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其平衡的几条件是_________,其平衡的解析条件是_________。
1. 3. 4. 力偶的三要素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 5. 6. 平面一般力系向任一点进行简化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定理,
其简化结果一般可得到一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其中_________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3. 7. 结构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4. 8. 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5. 9. 虎克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6. 10. 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极限和_________极限是两个重要的强度指标。
7. 11. 求解梁弯曲时横截面上任一点正应力公式是_________,它
表明梁的弯曲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_________分布规律。
8. 1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是_________,它可以解决工程中三面
强度计算问题: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9. 13. 抗弯截面系数WZ反映了梁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梁
正应力的影响。 10. 14. 梁弯曲后,每个横截面的位移均可用_________和
_________来表示。 11. 15. 提高梁抗弯强度的一般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⒍ 两根材料不同但截面积相等的杆,若受到相同的轴向外力作用时,其力和应力则一定相同。 ( )⒎
. 优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