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
教学目的:
1.学会认读生字5个,会写生字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危在旦夕、心急如焚、徒步、索性、焦急”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4.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5.朗读古文,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重点:
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碰撞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读课题、读词语。 检查预习,回顾预习内一、碰撞生问 1、 读课题,检查预习。 结合马字旁猜测词语意思。 容,对课文整体感知。 2、请自由、快速地读课文,看看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 3、如你们所说,景公最后弃车跑开了,就是因为——(太急了) 2、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3、围绕“急”字提问。 为什么? 什么样? 4、自读课文,解决为什么? 个别汇报。 “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恐怕难以见上最后一面了。” 带着体会读一读。 5、圈出词语。 急、焦急、心急如焚 谈体会、读一读。 碰撞生问,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 4、自读课文,解决为什么? 5、景公急成什么样了呢?文中反复出现急的词语,去找一找。 从词语的变化中体会景公着急的程度越来越深。 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1、结合自学提示自学,勾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公二、碰撞聚焦 1、描写景公越来越急的画词语和句子。 的着急。 呢?请看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2、小组合作。 ①小组进行交流,注意倾听小组合作: 并用铅笔做好补充。 组内交流勾画的词句和②学习组长带领,人人参体会,有感情的读一读,与,有序进行,达成共识。 并做好汇报准备。 ③组内做好记录,以备展示 和点评。 读课文2-5自然段,勾画出表现景公“急”的词句,简要批注你的体会。 2、 小组内交流。 小组合作,碰撞聚焦问题,有效合学。 三、碰撞争辩 1、小组汇报。 小组展示。 (1)景公听了,急得霍抓住重点词语交流体会。 地站起来。 全班补充。 (2)景公十分焦急,高朗读。 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 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 驾车,火速回去!” (3)驺子驾车跑了大约 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 嫌驺子驾得太慢了,就 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 来。 (4)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 向前,索性弃车,自己 徒步跑开了。 2、为什么这里没有像前思考,结合板书理解景公已面一样用词语来形容经急得失去理智了。 呢? 资料,快速浏览。 2、齐景公能很快地赶回都城见到晏婴最后一面吗?为什么?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带着体会朗读的方式感受景公的着急。 在小组展示中相互补充,话让学生自己说,书让学生自己读。 请大家拿出晏婴补充1、浏览资料。感受晏婴对了解背景资料,有助于加四、碰撞共鸣 1、 景公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深课文理解。 景公对晏婴不止有君臣之 情,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国家栋梁。 2、思考,汇报 欲速可不可以达呢? 1、生思考,汇报。 五、碰撞实践 1、 达成共识,想要欲速则达,必须要冷静思考,有条不紊地做事。 六、感受古文 1、这则情节生动,人物1、听老师读,感受古文的形象鲜明的故事原本是一篇古文。 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游少海。传(chuán)骑(jì)/从中来/谒(yè)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jù)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shèng),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pèi)/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老师范读。 2、这篇课文选自《韩非子》,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自相矛盾,讳疾忌医、三人成虎、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读一读哟。 魅力。 2、欣赏书法古文。 感受古文魅力,激发兴趣。 板 书 设 计 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 急 霍地站 什么样? 焦急 高声喊 心急如焚 夺、赶 急得失去理智 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