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Finance

金融视线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3.056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李常付

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民众的理财观念,也是我国势在必行的事情。但发展的同时,有太多的隐摘 要:

患存在,需要去重视其所产生的风险,做好防范准备。同时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准备着,一旦有隐患出现,必须及时处理,让互联网往健康、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遭受的损失范例包含着信誉风险、操纵风险、司法风险等,大家应该有对以上风险选择肯定的风险评价和施行处理办法去预防,将风险亏损用什么方式降低到最小化。再进行一定的措施去建立风险体系,也需要去监管。

互联网金融 风险 防范措施关键词:

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7(a)-056-02中图分类号:

1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1.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广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以云支付、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为一体的互联网财务工具处理综合,其可以实现资金的融合互通,并且将支付和信息交流作为中介业务。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精神和功能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背景,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新型化、开放式的金融业态及服务体系。1.2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创新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信息时代。在金融行业,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娱乐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必需品。而且在现在这样一个凡事求高效、求便捷的时代潮流之下,互联网金融便应运而生了。互联网金融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平台来实现支付、资金融通等传统金融机构所进行和开展的业务过程中逐步涌现出来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

(2)低成本。

互联网金融形式下,资金供求两边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实现信息鉴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所以在这样的交易模式下,金融机构已经不需要更多的柜台人员,需要的是一套成熟、使用方便的软件配置,从而大大地降低交易成本资金,满足客户的需求。

(3)高效化。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已经不用排队等待,业务处理速度十分快。通过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员的工作业务和为大家增加更多的便利,使得需求完成的高效化,可以享受高质量服务。1.3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不但具有传统金融所具有的某些信用风险,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信用风险问题。刚刚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且通过一定措施来让消费者信赖该行业,而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也让其有更大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与支付仅仅是在网络上完成的,从而更容易导致交易者身份的缺失和信息验证的困难,因为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我国缺乏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体系,导致过度依赖担保与刚性兑付,加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操作风险。

在工作人员以及客户对整个操作系统不了解,对金融规则较为模糊的时候,就较为容易在业务的实际操作上产生操作风险。例

也会导致客如没有及时对客户的财产安全问题进行宣传与公告,

户进一步发生操作上的失误,进而带来资金或者信息的缺失。如果操作主体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体系,也不熟悉对应的操作规范,就很容易在操作上产生失误,在这其中包括随意连接Wi-Fi、扫描不明的二维码都可能会产生操作上的风险。

(3)法律风险。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相同,避免不了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冲突。我国的互联网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仍需要完善。例如,网络上的服务制定不满足于客户的需求,缺少对各自主体的责任问题,导致双方的交易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等。这些不完善会使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比如洗钱交易、网络支付诈骗和信息泄露等。

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防范法律风险,应实施互联网金融业务许可证制度,建立相应征信制度,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和行业自律准则,完善互联网金融救济和追责机制,以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与监管控制措施

2.1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

(1)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控制机制。

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体需要从企业的内外部同时开展,并且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对应的风险与管理。具体来说对于企业的内部风险需要进行良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评估与机制的构建;在外部即可通过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商品的管理与立法、管理监督体系建立等方式同时进行,进一步落实审核的制度与信息安全防范的管理措施。

(2)安全技术风险的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李常付(1991-),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助理经理,本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主要从事金融学方面的研究。

056

2019年7月 www.chinabt.net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金融视线

互联网金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并且作为一个新产品,有更多的复杂的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例如,会遭到黑客的袭击,使电脑数据盗窃或者混乱或者系统瘫痪之类的。因此,如何保护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对所有文件进行保存,精确到文件的每一份,进行防范数据丢失的问题。所有的风险是可以分等级的,不同等级应该有不同的安全措施,这样可以及时地分类处理风险问题。数据的丢失,是企业的重大问题,所以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将及时补救,使企业损失降到最小。

(3)建立信息隐私权防护机制。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中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若企业的安全机制不够完善,就会使得用户的数据信息被泄露。我国应该完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的法规,让消费者在执权的过程中有坚实的盾牌。还有一些网站的服务商,对个人信息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使用户的信息泄露。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以其他法律法规辅助。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防范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在企业中通过岗位,培训工作人员,提升职工的职业操守,自觉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网民主动安装防范黑客的软件,定期扫描电脑安全,及时更新软件。在安装软件的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安全隐私协议,主动防护自身的安全。尽量不要使用定位,使坏人有机可乘。大力宣传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方法,加强个人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

(4)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机制。

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信用支撑。信用征信能有效抑制“有限理性”,规避“机会主义”,减少逆向选择与风险暴露。伴随着互联网科技浪潮,我国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征信模式。信用征信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为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面对诸多内生性问题与现实困境。征信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成熟离不开的合理引导和适度监管;需要建构审慎严谨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规范、整合作用,积极推进信息。

2.2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

(1)明确监管。

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提出立法建议和解决方法,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更好地保障投资人

内外部的利益。需要明确监管主体及监管立场、监管模式和原则、

控制与协调、动态监管与风险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设想。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法律规则的构建应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置于首位,力求达成金融效率与金融公平兼顾,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并举之目标。其监管应契合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多重资本市场下证券交易制度的变革,实行功能性监管,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并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

(2)实现不同层次监管。

首先是构建宏观监管。从层面来说,在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下,对于互联网金融可以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监管。层面的监管则应当从宏观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其次是强化地方监管责任,践行微观监管职责。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看,它们起源于民间,根植于地方,因此为因地制宜,不宜采取类似对传统金融机构

Finance

的集中式统一监管模式,应由较高位阶的法律统一规定互联网金

融机构在各地金融办进行备案,接受地方金融办的监督管理,将金融办的监管地位合法化。最后是建立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在各国的金融监管中,无论是传统的金融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行业自律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业自律组织的专业性强,相较于监管而言,它们更熟悉实践中金融活动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因此能够一种灵活而入微的方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

3 结语

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危险疑难剖析的基础上,经过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和中国监管近况的分析,采纳金融监管的司法理论,构建一个精确的监管。从监管理念、监管根据、监管法则、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监管形式和监管处理办法等七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一个公正、有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还有,建议采取个人征信制度,这可以成为一个评估的方式,预先了解客户的信用,缩小风险。同时,对于不法分子也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令不法分子不敢在互联网金融上谋取利益,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充分发挥司法作用,让消费者得到正当的权利和权益不受到伤害。加强机构监管、协调监管、创新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可以减少监管成本,填补监管的空白,可以引导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往良性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中低成本、高效化、创新性等,我们该保持着这些优势。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现在的网络平台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解决大部分人们的金融需求。然而互联网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鼓励创新,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增加、持续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必须接受并且学会去学以致用,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王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

2014(8).

[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16.

[3] 贾楠.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风险影响及其系统性风险度量

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4).

www.chinabt.net 2019年7月

05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