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竞赛研究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竞赛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8年7月第27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Jul.2018NO.27【学校与社会】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竞赛研究邵澄,郭永安*,孙洪波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勇气、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复合型管理及工程人才。通过竞赛的方式能够使大学生主动地提升创新意识,将要我创新变成我要创新,能够更加激发大学生群体主动发现所要研究的问题、正确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主动寻求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的能力。同时,竞赛组织过程中可以更加紧密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也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的需求,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加强。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竞赛;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019-02

一、绪论

业,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市场接轨的主要方式,因为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创新教育是商业行为的残酷性,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出色的综合针对大学传统教育的一场巨大的革新,其目的是培养素质;大学生竞赛,大学生竞赛是创业和基础学习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从而为整个社会、整个缓冲地带,即需要学生在基础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性大民族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幅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又没有市场行为的残酷,给大学生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体现。参与者修正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当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升的主要方式。

1)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使得现代大学生有这个大学生竞赛是以竞赛为手段,通过有影响力的证氛围和意愿投入到创新活动中间去;(2)创新能力、创书、比较丰厚的奖金倒逼大学生能够主动提升自己的新方法的掌握,使大学生群体能够实现从愿意创新到创新能力并主动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和社会需求相结能够创新的转变;(3)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大学合,有针对性的不断修补自己的短板,也通过这样一生能够从能够创新到成功创新的转变。

系列竞赛为真实创业练兵。所以说,面向大学生各类各类学科竞赛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途径。通过大学生竞赛,可以改变大学原来传授式的三、各类面向大学生的竞赛分类及特点教育方式,以竞赛的方式同社会需求相结合,从开始目前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多种多样,现在的竞赛报名就转变大学生群体从“要我创新”变成“我要创主要分为国家级竞赛项目、省部级竞赛项目、地区级新”,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热情,为社会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校级竞赛项目等部门举办的专业类竞赛,需求培养专业的人才和企业。

也有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竞赛。

二、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第一类:由教育部门主办的竞赛、影响大。如全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包括课程培养、实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促进教学习、自学、创业大学生竞赛等多种模式。课程培养主要改革,增加信息类与电子类课程内容的分量,从而推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程教学,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动教改等各项工作,从而从上打破原来封闭的教养的基础和主体;实习,在单位进行实习是大学生群学模式。参赛的内容既必须具备理论设计,又必须具体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能够适备实际制作的能力,引领参赛学生注重知识储备和动应社会需求的指挥棒;自学,是大学生自主提升创新手能力的结合。

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离开校园的主要学习手段;创第二类:行业组织举办的各类专业学科竞赛。比

收稿日期:2017-11-07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0215JX16)

作者简介:邵澄(1981-),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科员,研究方向:管理。

通讯作者:郭永安(1981-),男(汉族),宁夏银川人,博士,高工,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19-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8年7月教育教学论坛Jul.2018第27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O.27如: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地,过难或者过浅都会让竞赛的针对性减弱。

旨在引导全国的高校大学生关注“互联网+”行动计(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划,关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关注协同创新,培养全国这一阶段,竞赛从开始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就要大学生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思维去发现问题,进而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转化。当学生愿意投入到创新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中间来,就要培养学生怎么去创新。竞赛从参赛第三类:由教指委或全国性学会(协会)主办,企题目的选择、系统的设计目标勾画,再到参赛申报书业资助的冠名比赛。这种比赛的性质一般属于民间性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应当由学生团体去协调完成,质,但是指向性比较强,目的性明确,解决企业的实际包括人员的分配,怎么让小组成员各尽其才,发扬学问题,目标和实际结合紧密。同时,因为企业一般会选生团队主人翁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择优秀的团队提供就业岗位,学生参赛热情也比较维。通过策划的不断尝试、修改、完善,学生的大局观高。

也得到了培养。

学科类的竞赛是以竞赛作为手段,倒逼学生将学(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校所学的知识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从而使日常的参赛系统的研发就需要学生团队不仅要有创新教学和社会实践相接轨。学科竞赛是引导学生理论结热情、创新思维,还需要具有创新的能力。系统开发比合实际的一种良好的手段,是对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系统设计更加需要考验学生团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一种良好补充手段,能够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热情,反过来自主探索实际运用所学到理论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将“要我学”变成敢于承担失败的勇气和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的信念。同“我要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时,学科竞赛从一方面也在引导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五、结论

从原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为重点到立体培养学生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以竞赛的形式,按照《国知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抗压的能力、协同的能力、动家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要求和有关精神,积极打造手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面向创业意向的竞赛,需要学生团队以竞赛设计环境,积极鼓励全国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运用的目标为依托,创新探索产品方案,创新研究和设计创新者的思维去学习,去锻炼,去成长,利用所学知识面向科技创业的产品,研究依托市场的符合市场需要去完善所涉及领域的解决方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的成熟产品解决方案。

识和创业精神,锻炼大学生统筹协调能力,重点培养四、各类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渠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1]袁河,胡晗,等.科普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创新精神存在于每一个学生的血液当中,但是受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视野、经历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被遏制,需要通过竞[2]欧阳宏志,陈文光,董招辉,宾斌,等.重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方式去培养和激活。竞赛相对于普通的教学,带赛,推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6.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相对于普通的实践,又可以在无[3]兰建扬.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与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学习兴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风险的环境中获得一些经验,学生会有较高的参与[4]魏霞.电子设计竞赛促进我院的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视度,并对普通教学具有一些导向性作用。竞赛难度应界,2015.

该让大部分的参赛队伍可以达到完成比赛的要求,而[5]毛丽民,刘叔军,卢振利.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让个别优秀的学生又能够有创新的空间和发挥的余

“三电”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

TheCompetitionforCultivatingtheInnovationAbilityofCollegeStudents

SHAOCheng,GUOYong-an*,SUNHong-bo

(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Jiangsu210003,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spirit,innovativecourageandinnovativeabilityisanimportantdirectionofuniversityeducationreform,soastocultivateacompoundmanagementandengineeringtalentswithinnovativeconsciousnessandentrepreneurialabilityforthesociety.Bywayofcompetitioncanmakethestudentstaketheinitiativetoenhancethesenseofinnovation,willIbecomemyinnovationtoinnovation,abilitytostimulatemorecollegestudentstaketheinitiativetofindtheproblemtobestudied,putforwardtheresearchproblems,taketheinitiativetofindasolutiontotheproblemof.Atthesametime,theorganizingprocesscanbecombinedmorecloselyandtheneedsofsociety,sothatstudentsintheprocessofinnovationisalsomorein-depthunderstandingoftheneedsofsociety,tostudytheirprofessionalknowledgeforthepurposeofstrengthening.

Keywords:innovationability;competitionfor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2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