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New Curriculum Research 高腋思想政三台理论课与 营销量业相结合8-31寅绎教学实足蓑与探索 ◇广东科技学院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李象春 李丹 摘要:文章论述了在营销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进行“营销专业 思想道德”和“营销专业法律法规”演绎教学,以及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深化思想政治 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并初步建立了较为严谨的。具有思 政课共性与营销专业个性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拓展了营销专业思想道德教育视野。丰富了营 销专业法律、法规知识,阐明了思政课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改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营销专业;演绎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象春,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丹,女,本科,副 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25—03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哲学思维方法。 演绎在教学上的目的是要通过逻辑分析.从一般理论中 寻找并还原个别的具体现象和事实,从而发现新知、深 化理论.建立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结构严谨的教 学体系。 道德”则是对具体专业岗位工作者的特殊要求,它是属 于专业工作者思想道德的个性。因此,要提高为专业人 才培养服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共性理论指导下追根 溯源演绎出具体“专业思想道德”.并在丰富生动的个 性中发现新知,丰富理论,把“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政公共课, 所阐述的是一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理论。在对不同专 具体的“专业思想道德”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体现思政 课为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一般理论的同时.为学生从事本专业 个性化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奠定基础。因此,教师 业学生的施教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为专业人才培养服 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依据该专业对从业者思想道德与 法律行为的要求。进行个性化演绎,以引导学生认识本 在教学中应以具体专业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要 求为依据,把握和处理好教材,充实个性化、专业性的 实践教学案例和项目。 现在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 材,是供高校各专业共用的公共教材。该教材虽然设有 专业领域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个性现象与 事实,为学生把在公共生活领域和专业工作领域中践行 本课理论统一起来。为此,我们在营销专业学生中施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中进行演绎教学改 革,从营销专业的个性出发,拓展了营绡专业思想道德 教育视野,丰富了营绡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取得了思 政公共课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较好效果 一“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的内容,但阐述 “职业精神”时仍然局限于一般“职业精神”和共性 “职业道德”,并未也不可能囊括各个专业的个性思想与 、在“思想道德”基础上进行“营销专业思想道 道德知识。作为应用型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应当在思想道德规范上体现具体的专业特色,逐一把 “思想”与具体“专业思想”、 “道德”与具体“专业道 德”演绎 相对于共性“思想道德”来说.具体的“专业思想 NewCurriculumResearch>>126 l德育纵横谈 德”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只能靠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 展开教学设计时加以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 应当把上述共性职业精神和共性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追根溯源演绎为具体的专业精神、思想与道德,建立起 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结构严谨的教学体系,以实现 由一般理论向具体专业实践的飞跃。 为把“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与具体专业思想道德教 育相结合,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施教中,以统编教材 为基础,演绎并阐述了“树立营销专业理想,坚定营销 专业信念”、 “立足营销岗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领悟营销职业的人生真谛,立足营销岗位创造人生价 值”、 “加强营销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营销职业道德” 等思想道德理论.把共性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与营销专 业理想信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引导学生实现从一般职业理想向具体专业职业理 想实践的飞跃.我们在教学中选用了与营销职业相关的 典型案例和项目.作为实现飞跃的桥梁。例如,在进行 营销专业职业理想教育方面。选用“北京营销大王的故 事”、 “王永庆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的成功秘诀” 等真人真事,具体生动地演绎了科学的营销职业理想与 光明的营销前途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确立营销职业理 想,坚定营销职业信念展示出具体生动、形象逼真学习 楷模。同时,还采用了“制定营销职业生涯规划”、 “市场营销历史文化的探讨”等项目。让学生能在职业 生涯规划中确立和巩固营销职业理想,并从市场营销的 历史文化探讨中汲取睿智和力量.为顺利实现营销职业 理想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在“道德修养”方面,把“道德修养”与市场营销 主体的道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营销专业的道 德教学中.选用“人品重于商品”、 “善待顾客得人 心”、 “海尔售后服务观念”, “声望的价值”等正面营 销道德案例。同时,引用“损人不利已的价格战”、 “宰客黑酒吧”、“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 等反面营销道德案例。通过对正、反营销道德行为及其 后果的演绎。既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 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不但让学生认识了市场营销 行为道德的经济意义,而且深化了对一般道德理论和营 销道德伦理内在联系的认识。这对体现应用型院校“思 想道德修养”教学的专业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 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引导学生实现从一般思想道德 理论向具体专业的思想道德实践飞跃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在“法律基础”上进行“专业法律法规”演绎 高校各专业共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 编教材.在法律法规方面只概述了、实体法和程序 法。即使在第六章中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法律,仍只是各 种职业的共性法律知识。如《民法通则》、《公司法》、 《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仲裁 法》等,很难囊括各种不同专业特定的“职业法律法 规”。对此,在教学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演绎。 1.从来进行演绎。是“母法”,专业性法 律法规都是对“母法”的具体化。如基本原则中的 “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等,在具体专业工作领 域如何遵循.就必须通过专业工作领域的具体案例或项 目来进行演绎。例如,给营销专业学生讲授这些原 则时,通过选用“强买强卖”、 “合同诈骗”等案例和 商业纠纷“调解”、“仲裁”、“诉讼”等项目,演绎出 主体平等、买卖自愿、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禁止滥用 权利等商事法律原则。再如,规定的公民平等权、 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等基本权利,以及遵守和 法律、依法纳税等公民的基本义务。在讲授这些共性权 利和义务时.通过“协商签约”、 “侵权赔偿”等案例 和项目,演绎出订立买卖合同的平等协商权、专利权、 商标权、财产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获得赔偿权、人格 尊严权等具体权利,以及承担违约、违法责任,公平竞 争,不掺杂使假,保证产品质量,接受监督,依法纳税 等具体义务 2.从刑法来进行演绎。刑法是关于各领域犯罪的普 遍性法则,囊括了各专业领域“犯罪”行为的共性及刑 罚法则。例如,刑法规定的十大类犯罪都是一般性分 类,尚未涉及具体专业工作领域的具体犯罪行为。在对 营销专业学生施教中.除营销专业课中所列举的法律法 规案例外,还从近年的“3・15”报道中选用了有关营销 方面的具体案例来进行演绎。通过“夺命电热毯”、 “火锅爆炸”、 “毒豆腐”、 “毒玩具”等典型案例,从 刑法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 演绎出造 假售假、商业欺诈、不公平竞争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 行为;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演绎出假 冒伪劣商品损人害人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从侵 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罪中,演绎出合同诈骗、地沟 油、无证作坊、有毒食品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 从贪污贿赂罪中演绎出商业贿赂、、走私贩私 等具体的营销违法犯罪行为。 3.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演绎。在教材所阐述的专业性 法律中。通过选用相应的具体案例来进行演绎,可进一 步体现法规的个性化内涵。例如,工商专业的市场主体 法,以及环境保、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商标 127<<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均属商法范畴,如果缺乏具体商业 案例的演绎,空洞的法律规定是较难让人理解和掌握 的,因而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法律基础”与具 体营销的合法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增选和充实了“野蛮装卸”、 “违规运输危险品”、“私印私贴名牌商标”等具体案 例。把商事法律法规演绎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这不 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商业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和 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掌握什么是营销的合法行 为,什么是营销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而深化对“法 律基础”的认知,全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4.通过具体项目来进行演绎。例如, “拟订商业合 同文本”、“产品‘三包’实施方案”等项目都必须依 法制作。在项目教学方面,精选“贸易或加工合同文本 的制订”、“产品‘三包’说明书制作”、“安全运输规 范”、 “贸易谈判计划的制订”、 “市场营销策划书的制 订”、“发盘、回盘的法律效力分析”等,把“法律基 础”中的“公司法”、 “合同法”等与“市场主体行为 规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依法制作这些项目中,先通 过教师示范,再组织学生完成类似的项目。其实, 这就是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 式。在这种把“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在“做”中最容易从个性和共性的内在联系上,熟 悉具体“专业法律法规”实践,理解“法律基础”理 论。 三、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深化理论教学 演绎和归纳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也是进一步深 化理论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演绎是从一般理论推 论出个别事实的方法,归纳则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 般理论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 学中.都是采用先抛出教材中归纳好的抽象理论,再用 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的实证教学模式。现在反其道而行 之,先依据学生所学专业,运用相关案例或项目演绎个 性化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法规.这些专业性的典型案例或 项目非常生动、具体,也最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和毕业后 的工作实际,因而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他们学习起来 也兴致盎然。在演绎的基础上,再从生动具体的案例或 项目中归纳出一般的理论.把专业性的个性化案例或项 目,同教材阐述的一般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 体案例或项目中不但欣然接受理论,而且深化了对理论 的认识。例如,给营销专业学生讲授“加强道德修养锤 炼道德品质”时,首先讲述“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 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走马 上任担任海尔冰箱厂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提出: “有 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 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用大锤全部砸烂。 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尔”的大铁锤,仍 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这一锤砸出的不仅 仅是质量意识,更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的诚信观念。从 此.质量意识、诚信观念深深扎根于海尔人心中,引导 海尔成长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公司。 在演绎这个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从张瑞 敏砸冰箱的故事中,不难发现“质量就是品牌.诚信就 是生命”商场虽如战场,胜负难料,但真正的商人从来 都是“人品重于商品”。只有坚守诚信的品德,才能树 立品牌,赢得市场,把企业做大做强。教师三言两语的 归纳,升华了教材阐述的“诚信理论”。 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 新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创新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从已知去 发现未知.又用新知去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获得新认 识、制造新工具、从事新实践的过程。创新离不开创新 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不断由新的认识向新的实践飞跃的过程。归纳 和演绎的关系就是一般与个别不断转化的辩证关系。因 此。在教学中坚持以实践性案例和项目为基础,把归纳 和演绎结合起来.从演绎到归纳,又从归纳到演绎的过 程,就是使个性与共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 统一的过程,是启迪睿智、创新思维、诱发灵感、培养 创新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f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潭,程瑛.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f4). 【3]黄春雷.职业院校行动教学法的实施与规范[J].中国西部科 技,2007,(2o). 【4]陈改荣.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演绎归纳教学法[J].平原大 学学报,1994,(3). 【5]夏雅丽.法学教育改革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6】陈改荣.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演绎归纳教学法[j].平原大 学学报。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