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问题融资的探讨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问题探讨
摘 要:中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一直难为金融监管机构所接受,证券公司的资金融入
融出活动都为监管部门所严控。在我国目前证券公司整个营运资金中,证券公司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及部分券商资金的缺乏,限制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并运用了统计、实例、归纳、分类等多种研究手段。以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问题为重点,借鉴国外有关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究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将对融资融券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方式和渠道进行深入探讨和大胆创新,以进一步深化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研究,并满足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
A Study On 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oan In Securities Company
Abstract:The Chines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 finances the securities loan to press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 to accept,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s fund integrates melts the activity strictly to control for the Supervisory department. In Our country Present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 entire working capital,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 working capital structure unreasonable and partial securities trader fund lacking, has limited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rporate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paper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mainly uses the standard research the method, and has utilized the statistics, the example, the inducti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research tools. Take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s financing securities loan question as a key point, profits from method which and mentality the overseas related stock market finance innovation investigates, will conduct the deep research to the financing securities loan system, and aims at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s financing securities loan way and the channel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and the bold innovation, by further deepens China stock market finance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and satisfies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company to finance the securities loan urgent need.
Key word:securities company; 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oan;risk control
1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行业对融资融券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我们不能仅仅把融资融券交易看作是为提高投资收益,投资者向经纪人要求的一种借贷行为,或者是为了规范地下民间借贷,“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一种权宜之计,事实上,融资融券交易是完善证券完成市场投资功能必不可少的基本制度,它提供了重要的风险对冲和风险规避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形成有效和理性的证券价格的必由之路。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里,由于只有单边做多才有盈利的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价格的高估,只有做空机制的配合,才能促使价格的合理定位。缺乏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市场,不可能是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市场。
在我国,证券公司融资一直难为金融监管机构所接受,证券公司的资金融入融出活动都为监管部门所严控。加之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入市数量、比例受限等,使得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通道十分狭窄,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目前证券公司整个营运资金中,公司的自有资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证券公司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及部分券商资金的缺乏,限制了证券公司业务的发展。
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概述
(一)融资融券的含义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融资和融券的合称。它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该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或借入该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而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谈论的融资融券就是指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业务。其中,融资是借钱买证券,是指投资者预计股票价格将要上涨,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剩余款项由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 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又称保证金空头交易,指投资者预计股票价格将要下跌,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同时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可以看出,融资融券是一种介于股票和期货之间的衍生产品。
(二)融资融券的特点
1、暗含做空机制
普通的股票交易必须先买后卖,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很容易获利,但是当股票价格下跌时,要么割肉止损要么等待价格重新上涨。而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投资者可以先借入股票卖出,等股价真的下跌后再买回归还给证券公司。这意味着股价下跌时也
2
能获利,改变了单边市场状况。 2、具备杠杆效应
一般的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必须支付全额价格,但融资融券只需要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交易。例如,如果交纳10%的保证金,意味着可以用同样多的金额进行10倍的操作,同时也放大了收益与风险。投资者通过向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扩大了交易的筹码,可以利用较少的资金获取较大的利润,这就是信用交易的杠杆效应。 3、改变了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普通证券交易, 投资者与证券公司只存在委托买卖的关系, 无需向证券公司提供担保; 而融资融券制度下,投资者与证券公司将不仅是简单的委托买卖关系,而且存在资金或证券的借贷关系,须将融资买入的证券或者融券卖出的资金交给证券公司作为担保。同时,如果投资者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资金或证券,也将会给证券公司带来风险。
二、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融资融券业务的准备现状
表2-1 融资融券业务法规实施进度
2006年6月30日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 2006年8月21日 沪深交易所发布《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2006年8月21日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2006年9月5日 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公布了《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和《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 2008年4月8日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业网点若干问题的通知》(拟)、《证券公司监管规定》(试行)三项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2008年4月25日 国务院正式出台《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资料来源:和讯网
融券业务从2006年年中就已经拉开序幕,种种配套条款也已经全部出炉,但是随着2006年年底证监会叫停了一些非法的融资融券业务后,融资融券业务却迟迟未能正式开闸。2006年和2007年的股市基本上维持单边上涨,推出融资融券无异于火上浇油。而经过08年中国股市的下挫,几轮调整后,目前的大盘蓝筹普遍维持20倍左右的市盈率,市场泡沫较小,市场进入相对安全、平稳的区域,是推出融资融券的较好时机。
3
目前国务院颁布了《证券公司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加上06年出台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融资融券的业务规则已经全面准备就绪。时隔两年,证监会于08年4月再次发文,《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将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列入券商业务之中,并做出明确规定。同时,上交所也于5月份针对两大条例推出业务实施细则——《会员证券交易行为管理细则》。
种种迹象表明:千呼万唤的融资融券业务正在姗姗走来。配套制度规则的制定以及参与机构的充分准备已经完成。融资融券业务的启动所需的合适时机已经来临,在未来不长时间里,融资融券业务将真正掀开面纱。
(二)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市场盈利模式的改变
融资融券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单边的盈利模式。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属于典型的单边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投资者要想博取价差收益,只有先买进股票,然后高价卖出。这也是我国股市长期不能摆脱暴涨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融资融券制度将改变投资者只能先买后卖“单边市”状况。融资融券业务实施后,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可向指定证券公司融资,利用杠杆操作,扩大盈利;当股票下跌时,投资者也可以向券商借入股票,然后卖掉,等下跌后再买入同等数量的该股票还给券商,从中获取差额,实现在跌势中盈利。
其次,市场中只有在上涨中才能获利,这也造就了当前行业研究分析人员必须充分挖掘行业和股票上涨潜力进而极力推荐的研究模式,散户投资者也可以较为便捷的选择研究结论中极力推荐的股票。然而,当市场变为双边盈利时,不同分析人员对信息的解读和判断可能差异较大,根据同一事实获得的结论也可能截然相反,出现唱空也可以获利的现实刺激,此刻的投资进而盈利已经变成具有了两个方向。 2、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融资融券工具在成熟资本市场被广泛使用,根据海外市场的实践经验,融资融券业务可以使证券市场的交易量成倍放大。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和日本的证券信用贷款规模一般低于证券市值的2%,但是信用交易规模占证券交易金额的比重却达到了16%~20%左右。不仅国外如此,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交易的规模占其总交易量的比例甚至更高,达到了40%以上。融资融券的启动将为我国股市输入新鲜的资金血液,有人估算,如果每一只股票能有10%用于抵押融资,等于体系内循环资金多生出10%,按目前沪深两市现有流通市值约10万亿元计算,可给市场带来10000亿元的增量资金。这点将会对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市场中的存量资金而言,融资融券业务无疑有效的提高了其流动性,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用。而信用交易制度也为银行累计不少的流动性释放到股市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4
3、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
欧美等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发展经历证明,融资融券者往往也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交易者,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对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对股价的合理定位都对市场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当市场可以融资融券时,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股票的预测,采取相应的保值或投机措施,这使得投资者减少了“流动性约束”,众多投资者预测的总体就能够对证券的价格做出较“合理的预期”使融资融券者成为价格发现功能实现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我国这一群体暂时还没有形成,但是随着融资融券规则的逐步完善,伴随着信用交易量的扩大,融资融券者将活跃市场交易且强化价格发现功能。
4、市场价格的稳定。
中国股市容易暴涨暴跌,融资融券这种双向交易制度,使股市同时存在多方与空方两种力量的较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中国股市暴涨暴跌。在完善的融资融券制度下,市场本身具备了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其原理是:当市场过度投机导致某一股票价格暴涨时,投资者通过融券,沽出这一股票,从而引致股价回落;相反,当某一股票被市场过度低估时,投资者通过融资买进该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融资融券的推出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交易制度的变革,一旦股市进入融资融券时代,整个市场,包括投资者和券商的盈利模式,投资者结构、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管理层应该发挥它对股市的积极作用,采取措施来消除它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我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5、增加券商的收益,推进证券市场发展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融资融券业务除了可以为券商带来数量不菲的佣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还可以衍生出很多产品创新机会,并为自营业务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根据国际经验,该业务一般能给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带来30%~40%的收入增长。 另外,可能为融资融券拆出资金的银行类上市公司也将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大盘权重股也将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 据预测,融资融券的实行可能会给市场带来450亿元左右新增资金,同时大大活跃交易,能使市场交易量大概增加30%左右,券商因此获得更高的成长性溢价,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其经纪业务收入总量的增加。
表2-2 2008年主要上市券商融资融券收入预测 单位:亿元
Table 2-1 forecast of 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oan revenues in the major listed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2008 (100 million RMB)
5
证券公司 海通证券 中信证券 国元证券 东北证券 宏源证券
净利润(预测) 51.84 118.55 22.84 10.91 20.52
交易额(沪深) 47344 29277 9213 8394 7638
利息收入 增量手续费 增量收入
(总计)
5.18 11.86 2.28 1.09 2.05
71.02 43.92 13.82 12.59 11.46
76.20 55.78 16.10 13.68 13.51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
三、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证券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
1、自身规模小,行业集中度差
据统计,至2006年年底,我国注册资本最大的海通证券公司,为87.34亿元。其次是银河证券公司,为45亿元。而摩根斯坦利早在1999年的权益资本就达180亿美元,花旗集团资产更是达到9000亿美元。在我国,位于前15位的证券公司的资产及其资本,仅占整个行业的一半;而在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资本额之和就占同业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三。过少的资本金和过低的行业集中度使得规模经济性较差,导致证券公司的赢利能力较低,内部融资融券能力较差。
表3-1 2006年我国三家大证券公司资本和经营情况 单位:亿元 Table 3-1 capital and business status of three main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06
(100 million RMB) 公司名称 海通证券 申银万国 国泰君安
资产总额 161.72 200.55 188.56
净资产 46.32 13.77 23.04
表3-2 2002年美国三大证券公司资本和经营情况 单位:亿美元 Table 3-2 capital and business status of three main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U.S.A in 2002
(100 million UD)
公司名称 摩根 美林 高盛
资产总额 4267.94 4072.00 2897.60
净资产 192.71 210.18 165.30
营业收入 454.13 267.87 330.00
净利润 54.56 37.84 30.67
营业收入 9049 10.40 15.85
净利润 0.0187 0.1943 0.5314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6
可见,2006年我国三大证券公司的总额为资产550.83亿元,折合美元还不到70亿,而2002年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高盛的资产总额就有2897.6亿美元,两者在规模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证券公司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财务杠杆率低
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在期限结构上比例严重不对称。短期债券资金占比例过大,大多数证券公司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几乎为零。长短期资金结构严重失衡。
表3-3 海通、申万、国泰、广发的资金来源结构(2004年6月30日) Table 3-3 capital source structure of HaiTong、ShenWan、GuoTai、GuangFa securities
company on 30th June 2004
项目 短期融资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合计
海通 22.57% 77.43% 100.00%
申万 53.92% 1.45% 46.63% 100.00%
国泰 57.38%
42.62% 100.00%
广发 33.15% 66.85% 100.00%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资料注释: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计算,不包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另一个表现是权益资本和负债比例不合理,与美国等发达市场的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低。 3、证券公司的产权结构存在缺陷
融资融券行为的发生实质上是产权的流动,融资融券方式的采用大多时候伴随着产权流动方式的选择,融资融券过程中的产权制度结合及由其决定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的融资结构也都有影响。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企或者地方政府发起成立,证券公司以国有产权为主,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对经营者的监控和约束更为困难,因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特别严重。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会导致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缺乏信心。
(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主要风险
总的来说,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主体市场化水平不够,融资融券主体风险控制和承受能力不强。盲目搞信用交易势必会给投机者留下非常危险的空隙,最后受损失的是国家利益和大众投资者。而且银行的资本金实力不强,资本充足率低,多数达不到国际惯例要求的标准,而且,坏账、呆账数额巨大,风险控制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我国证券公司由于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资本金实力低,综合实力非常低下,风险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更差。
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现状,考察国外证券市场实施证券信用交易的经验,并对照中国证监会设计的证券信用交易实施方案,开展证券信用交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7
1、业务规模失控带来的风险
证券公司融资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是自有资金和依法向社会筹集的资金。一旦资金向客户融出,在一定时期内就被客户所占用。公司从外部筹来的资金是有期限的,如果到期资金还被客户所占用,证券公司又没有新的筹资渠道,这样就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
同时,证券信用交易具有放大证券交易量的效应。证券公司为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的服务,可以得到融通费用包括资金利差,还可以收到比较高的交易佣金。证券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尽可能扩大融资融券的规模。但是,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信用交易用户不断增多,业务交易数额不断增加,证券公司承担的客户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等也就越大。因此,如果证券公司盲目地扩大规模,不但不能给证券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反而会带来巨大的信用交易风险和经济损失。 2、客户信用风险
在融资交易中,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或依法筹集的资金供给客户使用,可能会面临到期融资客户不能偿还融资款,甚至对其质押证券平仓后所得资金还不足偿还融资款的信用风险,证券公司可能会因此遭受一定的资产损失和信用损失。
信用交易潜在着巨大风险:表面上,信用交易可以使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获得各自希望的利益,但实质上,证券商和客户都是在承担着巨大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这种利益的。一旦证券市场转入熊市或操作失误等其他原因,信用交易者就会遭受巨大的亏损,同时证券商也因此无法追回巨额款项,最终受损失的是国家的财产、他人的财产及客户本身的利益,严重的还会造成较大的金融震荡一系列重大问题。 3、经营管理、业务操作不当致使公司资金损失的风险
在信用交易中,证券公司缺乏相关的内控机制或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或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系统,或融出证券价格下跌,都可能给证券公司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风险;另外,证券公司对信用交易业务的技术系统操作不当,也可以带来业务操作风险。
当市场行情不容乐观时,证券公司对客户强行平仓的情况很有可能经常发生。平仓后证券发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也会有发生。这样就会造成证券公司对平仓通知时间、平仓时间、平仓范围、平仓顺序、平仓时机等方面与客户发生纠纷,甚至会引起索赔诉讼。
由于证券信用交易业务具有交易量放大的效应,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 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为扩大业务规模, 在资金渠道较为有限的情况下, 可能会出现非法融资等行为。
8
4、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引发股价剧烈波动的风险
融资融券诚然会对市场的产生一个根本的改变,也会因此衍生系列问题,资本市场自身的硬伤——内幕交易也有可能会大幅的增加。融资融券客户资质的确立,极可能会致使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散户投资者则被边缘化。之前的内幕交易都是提前获知利好消息,先人一步买入公司股票来赚钱,一旦有了融资融券,利空消息同样可以赚钱,内幕交易将更难得以有效的控制。试想,如果投资者敢于使用杠杆投资卖空的话,那么,就需要有非常精确的判断,这种判断来自何处呢?毫无疑问内幕信息将是一条捷径。
在信用交易制度下,投资者通过向证券公司融资获得了新的入市资金,有可能发生操纵股价,特别是有大量资金的客户,他们利用融资对某只股票进行集中炒作而操纵股票价格,甚至是非法操纵市场,这些违法行为将因为更大的利润而被追捧。证券市场的投机性与信用交易的杠杆作用加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其他市场中大量的游资、热钱在加速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证券市场赌博投机的气氛。另外,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更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四、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海外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模式 分散化券商授信 集中监管和自律性监管 美国,英国 融资融券模式比较
证券金融公司的集中授信模式 证券借贷集中市场授信模式 股票逆回购,证券借贷合约 芬兰,希腊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新加坡瑞士 证券登记结算由证券交易所设计逆回购合约或证券借贷合同,投资者经券商直接下单参与卖空交易 公司建立证券信贷交易平台,证券借出和借入双方通过平台进行证券借贷,券商只是证券借贷的经济中介 特点 代表 单轨模式 日本,韩国 双轨模式 中国台湾 券商对投资者券商主导保证金交组织框架 易:由券商向客户授信,如资金不足,向银行借入;如证券不足,向同业借入 券商向委托者提供融资融券,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证券金融公司(特许)独占政策根据 提供融资融券,证券金融公司除办理对券商的转融通外,还通过代理券商办理融资融券业务 9
许可的券商直授信机构及资格 持有客户证券的券商:未持有客户证券的券商,促成客户与持有该证券的券商达成业务 具备证券交易所正式会员资格的券商 接对信用交易客户,未许可的券商代理客户向证券金融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 证券借贷由投资者之间直接授信,交易所提供合约履约的保证 证券持有者和证券借入者之间授信 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行模式
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选择哪种基本模式,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投资者结构、信用交易的发展状况等因素。每一个国家的情况差别很大。我国台湾在决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创造性地发展成为深具台湾特色的“双轨制模式”,现在仍在不断地改革之中。不根据自己国家具体的情况,盲目地模仿十分危险。因此,我们要认真细致地总结分析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我国港台地区,都是根据自身市场的发育状况和文化背景对信用交易制度进行了精心设计。美国的融资注重通过市场融资工具和手段进行融资,因为它的金融市场很发达、完善,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日本融资比较注重通过融资机构进行融资,这是因为日本在二战后证券市场欠发达、交易机制不完善、整个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既要借鉴他们成熟的经验,也要从本国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自己的特色。 2、健全监管制度,防范交易风险
任何一种市场都需要由政府承担建立和执行交易规则的任务。证券市场由于具有明显的不完全市场性质,就更需要有严格的监管。但是,这种监管必须以执行强制性的披露制度为主要手段,保证市场的透明性和使交易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中进行,而不能单单以目前的行政控制审批为主,更不应由监管机关对交易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在我国过去的监管实践中,广泛采用了行政审拙作为主要的监管方法。这种做法的流弊极大,应当迅速改变。
其实在如何监管问题上,我国可以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对卖空交易风险的监管经验,借鉴其卖空交易风险监管规则和监管框架。完善证券信用交易保证金体系,包括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比例的设置,保证金追缴点的确定以及信用账户中的现金比例等方面。也可以把市场信用额度管理分为保证金比例动态管理和融资融券限额管理,其中限额管理包括证券金融公司对券商的授信额度、券商对投资者的授信额度以及单只股票的信用额度管理。在谁来监管问题上,在我国金融分业监管格局下,证监会应该在证券信用交易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央行、银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业协会协调监管,也可增加有资质的券商配合监管主体监管。
10
3、广泛利用负债融资
各种期限、各种形式的负债资金是支撑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资金血液。有了这些操作灵活的债务来源,即使是一般的证券公司几乎总能够以某种举债形式解决一时的资金之需。证券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一般较高,最高可达到20:1。如2004年美国前10家证券公司中有9家负债率高达94%以上。而且对流动性资金需求较大的证券公司通过同业拆借和证券回购融资的比重一般要占其总负债的30%-50%以上。
表4-1 2004年美国前十大证券公司负债率 Table 4-1 debt ratio of top 10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U.S.A
证券公司 美林证券 高盛证券 所罗门美邦 摩根斯坦利 贝尔斯登
负债率 97% 96% 97% 95% 97%
证券公司 潘·韦伯 德意志布朗证券 雷曼兄弟 查尔斯·恩瓦伯 AG·爱德华
负债率 96% 97% 97% 94% 70%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 4、可融资融券证券多样化,融资融券协调发展
融资融券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封闭式模式。其特点是:金融机构只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即证券和资金的投资者不能直接从金融机构融资和融券, 而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来统一进行。二是开放式模式。其特点是:金融机构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直接提供融资融券,即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融券范围扩大到证券公司和所有的投资者, 没有获得直接融资融券许可证的证券公司, 只能接受客户的委托, 代理客户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融券申请。
证券公司要发展,必须通过自身实力的提高。实现证券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提高证券公司负债融资比列,增强资金实力。这就需要证券公司通过合法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或者通过上市实现融资,同时也能提高证券公司的知名度和信用度,二、改变当前证券公司传统单一的业务结构,努力开发合法的多种融资融券业务,适应当今证券市场容量的飞速扩张和发展。
(二)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1、加强我国证券公司自身实力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证券法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这一规定对降低市场风险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实证券立法在严格禁止违规融资的同时,还应该给证券公司一条合法合规的融资渠道。
11
虽然目前证券公司融资有几种合法融资渠道,但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证券公司的市场准入、融资方式、融资期限以及对资金的使用途径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这些法律法规抑制了证券公司的正常融资需求,导致了某些证券公司违规融资,不但没有起到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发而使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更大,不利于我国证券公司自我发展,不利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笔者认为,有关管理机构应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完善和改进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合时的规定,来适应当前证券公司的融资需求。
(2)完善证券公司资金来源结构,开拓业务市场。我国证券公司应积极改变当前融资困难的局面,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配合下,扩大自身资金实力规模,实现融资渠道进一步开拓,融资结构多元化;寻找长期稳定,低成本的合法资金来源;改善资本结构,增加债务资本,提高财务杠杆比例和债务资本比例。另外,我国证券公司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应该努力拓宽业务市场,实现业务结构的多元化。证券公司的实力决定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前途。
(3)盘活证券公司不良资产。在证券公司外部融资渠道限制的情况下,应该首先从其内部进行融资。将证券公司沉淀的大量不良资产实质性剥离,那么证券公司的资产状况会大幅度提高。证券公司应该争取将不良资产尽量转让,或通过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不良资产,迅速降低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率,提高资产流动性,将不良资产剥离。
在金融逐渐开放的竞争环境下,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已经不仅仅是证券公司生存和发展问题,而是我国证券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证券公司的融资经验,拓宽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进一步增强证券公司资本实力,从而提高我国证券公司与外国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增强其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速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御机制
(1)证券公司应该积极扩大自身净资本, 满足大客户对融资的需求。解决优质客户的可能性流失,可以有两条解决途径。第一是上市。这也是国内外多数证券公司最基本的融资方式,不仅能提高公司净资本值,同时提升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提高竞争水平。而我国只有少数的券商实现了上市融资,这非但不能在国内的证券公司之间展开同水平竞争,而且面对渐渐进入国内市场的资本雄厚的外资券商更是无法占取优势。因此,证券公司在扩大收益的同时也要争取上市融资的机会。第二是进行战略性整合重组。能上市融资毕竟是少部分资质较好的证券公司,大部分证券公司很难争取到上市的机会,通过整合重组提高自身净资本值,证券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就可以优劣互补,提高业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优质的客户。
(2)建立收益模型。通过建立收益模型,对融资融券业务和自营业务在不同市场行情中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收益点,在最佳收益点上分配按比例分配可用
12
资金,再分别建立证券自营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账户,对两项业务进行分割管理。这样,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对两个业务分配不同的资金数量,制定不同的资金使用比例,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防止两个账户中的资金在使用上出现互相融通,进而导致账户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需严密监视两个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这时,两个业务资金使用上所产生的收益情况是显而易见的,管理层可以依据最佳收益原则,客观地选择最佳收益点,制定相应的资金分配比例和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自营业务与对外融资融券业务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所产生的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状况。
(3)根据市场行情调整融资融券比例, 建立信用账户预警系统。证券公司应加强对客户信用账户中融资买入的股票和质押股票的市场状况的了解,并依据市场的趋势调整对客户融资融券的比例。比如:在下跌行情中调低对客户融资的比例,在上涨行情中限制对客户融券的比例。在具体实行的时候,第一,制定融资融券风险揭示书,详细记录可能发生的类似不能强行平仓带来的风险,并对此产生的后果制定相关的免责声明,确定对此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的处置方法。第二,应对信用账户加入预警系统,当信用证券接近预警价位时提前提示投资者锁定风险,将存有连续涨跌停股票的信用账户列入强烈预警账户,对此类账户要严密监控,到达强制平仓点后迅速平仓,从而减少因平仓效率低而带来的无法强行平仓的风险。第三,应加强客户的风险意识,教育投资者对处于单边行情中的股票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融资融券,尽量避免逆市操作。在制度方面,可以扩大涨跌停的幅度限制,减少涨跌停股票的惯性上涨或下跌的动能,使投资者及证券公司有平仓的机会,进而减少涨跌停引发的不能执行强行平仓的发生。
(4)证券公司应建立一套严密的资本指标监控系统,对可用资金进行跟踪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业务量过大导致公司资金流动性失衡从而引发风险的可能性。因为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是基于公司本身的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所以应该扩大证券公司的融资范围,通过建立许可准入制度,将银行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风险进行有效隔离。建立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扩大证券公司对外融资的范围,提高证券公司的可用资金。尽量回避利用短期拆借资金进行融券交易,降低业务规模失控的流动性风险。
(5)证券公司应与投资者签订风险协议书, 细化风险责任。以此约定双方在信用交易中的权力和义务,揭示信用交易风险,并就平仓范围、平仓通知、平仓时机、平仓顺序等具体操作细节进行明确约定。遵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相关的关键点及相应措施的详细操作制度和业务流程。证券公司总部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对信用账户进行集中监控的。将业务操作流程应用到信息技术系统中实行自动化管理,尽量避免人为干预。在开展融券业务时,证券公司还应该加强对标的证券的调查研究,对于基本面可能恶化的证券,尽可能减少对投资者融券。
13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第一、目前阶段,无论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还是从证券公司业务拓展对资金的需求,都要求尽快建立适合中国证券公司,顺应证券市场发展要求的融资融券体系,拓展证券公司运营资金的通道,丰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方式方法。传统的增资扩股类股权性融资,以及货币市场中的同业拆借、股票抵押贷款等,不仅显露出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和手段的单一的弊端, 同时存在着直接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风险关联。而建立起较为系统性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体系后,往往能够相应降低甚至化解整体金融市场风险。
第二、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建立,应该与监管体系的完善、市场参与主体的自律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在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上,建议采用对有资质的证券公司集中授信模式,开发股票逆回购产品。同时充分利用交易所的资源,建立集中式证券借贷平台,解决融券券源问题,采取分步实施战略。首先,以证券融资为主,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融资试点,审批具有资格的券商代理客户办理融资或者融券业务。开展国债与股票的融资交易,实施券商对客户的证券融资。其目的在于:一、是规范目前券商三方监管协议等向投资者融资的行为,规范地下融资交易,以解决券商挪用客户证券结算资金(客户保证金)问题;二、是培养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风险自律能力,为更为完整的融资融券创造条件。 其次,拓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范围,允许进行股票融券交易,证券公司融券试点,实现交易机制的重大创新,建立完整的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其间,交易所为证券借贷市场提供交易平台,建立证券借贷市场和强制借券机制。 再次,开展股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作为股票回购的标准化形式,可以为投资者包括融资融券交易参与主体提供避险工具。
参考文献
[1] 沈沛等.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2:56~135 [2] 许祥秦著.金融产品设计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96~170
[3] 杨胜刚著.台湾金融制度变迁与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002,(4):38~80 [4] 巴曙松.融资融券:激活市场的创新举措[J].金融博览 2006,(09)11~18 [5] 丁淼.融资融券[J].股市动态分析,2006,(33)23~26 56~60
[6] 徐婕.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制度选择分析[J].上海金融, 2008,(03)46~57 [7] 皮海洲.融资融券:悬崖上的黄玫瑰[J].新财经,2006,(08)29~35 [8] 贾磊. 融资融券带来什么[J].经济论坛,2006,(18)47~52 [9] 张锐. 谁能拥抱融资融券[J].证券导刊,2006,(30)55~62 [10] 郑勘. 融资融券:秋天里的一把火[J].证券导刊,2006,(32)10~22
[11] 李昆鹏,董本军. 融资融券: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适时之举[J]国际融资,2006,(06)71~74
14
[12] 李国飞. 探讨国内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模式[J]特区经济,2006,(02)34~37 [13] 梁静.融资融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J].西部论丛,2006,(08) 33~37 [14] 张伟.融资融券重新开张[J].理财杂志,2006,(06) 14~26
[15] 融资融券对证券公司治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8)29~30 [16]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证券交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版
[17] 证券日报/2008年/10月/7日/B03版 融资融券专题 《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的融资融券模式》
致 谢
本文从选题、写作直至完稿,期间经历了许多困惑和迷茫,论文的框架结构也经过多次的修改,在论文完稿之际,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向所有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和前辈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这篇论文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陆峰老师。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始终得到陆峰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教诲。本文的选题和结构都受到陆峰老师的一一指点,论文的很多观点都是在和陆峰老师的热烈讨论中产生,陆老师开阔的研究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使我受益良多。导师教诲,终生不忘。在我论文的开题和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陆峰老师和学院内其他老师的亲切指点和热心帮助,衷心感谢他们,祝他们学术之树常青。
最后,我还要感谢前辈们在融资融券发展领域取得的丰收成果,为我提供了参考。本篇论文的部分观点和素材都来源于或受启发于他们的研究成果。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