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野老歌赏析

野老歌赏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诗曰:“老翁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山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的《野老歌》是一首古风,看上去很平常,认真一读,却觉得很有意味。

诗中选取了一家普通的农户,写出了他家生活的苦难。这家农户住在山上,家中没有平地的田亩,只有山地,且又只有三四亩,山地瘠薄,收成少,赋税重,官仓的粮食甚至腐烂化作泥土,农民的负担不得减免,家中无食,只得去收橡实果腹,这是何等凄惨的情景啊!诗中又写了一个商户富豪,珠玉百斛,聚财千万,宠物狗都长年食肉。这悬殊的社会情景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哪!

这首诗还反映出了造成唐朝这种悬殊的社会现实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赋税制度。我国封建社会本来以农为本,以商为末,一般是重农抑商的,可是社会的实际情形却是对农业收重税,而对商贾富豪收轻税,或商贾勾结官府,得以逃税,这样,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就愈演愈烈了。

从写诗的角度看,我想到了这样几点:

第一,取象的代表性。这首诗选取了一户农家、一户珠玉商家为象,如实叙述,没有一字议论,竟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写诗应如何取象。取象,选取社会中具有一般性的人物、事物入诗,更具有代表性,也就更具有典型性。如果选取极端的人物、事物,也能反映社会问题,但我想选取一般性人物、事物,代表大多数,反映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第二,诗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效果鲜明。很明显,这首诗中突出的艺术手法就是

对比。一户农家,长年勤苦劳作,缴纳赋税后只得用橡实充饥;商贾之家的宠物狗都长年食肉,这种穷人远远不如富狗的情形,对比是何等鲜明啊!对比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艺术效果是很突出的。

第三,诗中描写的社会生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一个社会,生活是多层面的,由不同的阶级(同一阶级中又有不同的阶层)构成的。张籍的《野老歌》写了不同阶级的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诗人——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的高级——最可贵的一点。

这三点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但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常说社会有各个“阶层”,实事求是地说,各个“阶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别很大,有的亿万富翁,有的挣扎在温饱边缘,不论差别多大,也不论生存的手段如何,现在似乎很忌讳说阶级,这样,以哪个阶层的生活情形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呢?民众是国家的主体。我认为应以中下层广大民众的生活情形为社会生活的主流,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的不同情形,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才是社会的真实。我们写诗,应该真实地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真实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下层、底层的社会生活。这样,才能表现时代的真面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