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监督现状与对策
林世和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在如今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给行政管理与社会 管理增添了新的挑战。在理解新媒体概念、特点基础下,分析现今我国监督的现状,以及运用增强 网络引导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见状;对策1
新媒体的内涵诠释
等交互性行为。新媒体在这一点上更加体现人与人之 间、区域之间信息的互动性。1.2.2 实时性
现如今的科学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从单纯的依 靠计算机来获得信息到现今手机网络终端的广泛运 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各种信息,加上现如今移 动手机的网络终实现全覆盖、即时通讯技术的大力发 展以及WIFI的广泛运用使手机获得信息更具便利性 与时效性。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优势不 言而喻。1.2.3 匿名性
新媒体下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用户发布信息的情 况下,用户不需要实际公布自己的真实信息与地址。
1.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 报刊、电视、通信、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 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相比较传统媒 体延伸更广。新媒体可以很宽泛的理解为一切数字化 的媒体形式,通过数字信息、网络媒体等形式,向用户 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传播方式。1.2新媒体的特点 1.2.1 交互性
传统媒体大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然而新媒体 比较报纸、信件等传统媒体大众而言,却可以通过网络 对于他人都言论进行评论与转发、自己主动上传言论
局,但作用发挥更需“因地制宜”和“顺势而为”。面对 现实的两难选择,需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在效 率与公平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平稳推进城市化。3
制度创新要稳中求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稳中求进的渐进式 改革可能是较优选择。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维护 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修正市场的投机行为,熨平短期 经济波动,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城市规划层面, 则需要有战略眼光,要在关键时刻决策正确。决 策层要审时度势,敢于制度创新,最大化改革红利。为 避免决策失误,需要增强信息获取的真实性、准确 性与时效性。要取信于民,保持的稳定,避免 随意反复。同时,要尊重市场,尊重个体的自主选 择,尊重人们用脚投票的权利。3.1发展大都市经济圈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卫星城或城市群的大都市经 济圈,扩展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已逐渐形成共识。 例如杭州都市经济圈,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湖州、嘉兴、 绍兴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5县市,以及德清、安 吉、海宁、桐乡等杭州相邻6县市为紧密层,其综合竞 争力领跑全国。
3.2提供更宽松的创新环境
中小城市、小城镇需要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公 平的竞争机会。对于新城与开发区建设,不能是单纯 行政命令式的城市化,防止决策失误导致的资源错配。
4
锋绘 2018年第2期
3.3助力城市建设的融资创新
目前大力推行的PPP模式对社会资本的吸引 力并不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资本有顾虑,担心与政 府合作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风险不可控。要健 全现代企业制度,与社会资本要在法律层面处于 平等地位,共同遵守契约精神。3.4推进土地流转的制度创新
要继续推进土地的确权与流转,促进农村土地的 规模化耕作,发挥农地的融资功能,为农民提供在城市 发展的所需资金。
3.5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创新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核心是人。要让人在城市 有归属感,有稳定的基础和发展空间。对城市常住人 口的管理要更人性化,逐步弥补外来非户籍与本地户 籍人口的待遇不平等。不应歧视和排斥低技术人口流 入城市,因为这违背了城市多元化的生态需求。参考文献
[]姬超.西欧近代城市化的路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
英、法、德三国城市化的比较[].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 29-37.
[]卢盛峰,陈思霞,张东杰.推动型城市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吗[].统计研究,2017,(5):59-68.
[]吕世斌.城市化会减少中国的收入差距吗[].统计研究,2016,
(1)87-94.
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可以随意发布自己的言论,有着充 分的主观性,同时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种主观随意 性的发布自己的言论也会造成一些谣言的负面能量的 导向。1.2.4 共享性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交流模式上是一对一的模 式,这就造成了信息传播的不通畅、影响力不广的弊 端。新媒体下的传播交流模式可以一对多的进行,某 一方发布的信息可以被所有使用新媒体的人接收。这 不仅仅方便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样也可以参 与其中,发挥的作用。2新媒体下我国监督的现状 词等等现象。这些失误不但没有化解危机,反而 会引发次生舆情的产生。各部门在发布信息上仍 然存在失误,一部分领导岗位上的人不懂得新媒体,对 于网络的复杂性与变化性没有很深层的思考,这 就导致虽有着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是真正面对问题也 会出现政治口径不一的错误。33.1
我国监督问题的解决对策 发挥主导下的引导
在当今时代下,的力量的极其庞大的。第一, 安全可以说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是在舆 论领域上的具体体现;第二,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 一个稳定的环境是形成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 2.1
当前我国环境的现状分析
2. 1. 1 热点问题集中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手机的极速发 展,使人们在信息交流上更具广泛化。社会热点问题 尤其涉及管辖事务的更具集中性,往往一个 小事件也可能成为风暴。这就加大了的 引导压力,甚至一些负面消息会影响、冲击的公 信力。
2. 1. 2 涉及领域广及关注范围更广泛
社会公众对于同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是 可以集中爆发的,这就导致全面性的是很难控制 的。在关注范围上,如今网络、手机的极速发展,信息 传播早已不在是区域性的了,而更是一种全球性的。 随着公民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于社会热点 问题的关注点也不仅仅是涉及民生、经济等问题了,而 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都存在公众的影子,这深刻突显舆 论关注范围的广泛性与涉及领域广的特点。2. 1. 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失真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交流 更加通畅便捷,但是存在人们在内容上的主观随意性。 公民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样是信息的传播者,其传播者 由于身份、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对同 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因为人们的主观随意性导致出现信息的多版本、意思 曲解、内容误导与概念偏差等问题。一个本身很普通 的事件,经过的力量也会掀起一阵“风暴”,尤其是 一些谣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于的正 确引导工作的难度,对于更好的进行监督出 了一个大的难题。2.2
对待突发事件舆情控制存在问题
2.2.1 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反应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中,虽然有着预警意识,但是从根本上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比如横向与纵向 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预警。预警机制可以帮助政 府在危机事件反应上更加迅速的处理。2.2.2 信息发布与信息互动之间存在矛盾
在互动环节,出现了一味否认、一味辩解、闪烁其之一。现如今我国许多在民生领域上、件发 生上,都很清晰的指出这不仅仅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 素质有关,也与利益关系的分配有关。营造一个积极 良好的导向环境,有助于社会公众导向更加 理性。3.2
健全网络传播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新闻 人发言的制度具备先进性,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 台,将它引入网络引导的方向上,能够及时、有力 的通过网络发布最新的危机事件状况!与之匹配应建 立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的理清舆情的发展 趋势。
第二,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的搜集机制,通过专门部 门密切关注动向,在舆情初发的时候可以第一时 间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加强对各网站的监督。对各大网站的审查 监督需要制定完备的监督措施,引导各大网站朝着健 康的环境发展。3.3
加强网络引导法治建设
首先,加强建设舆情监督的法律制度。在现今网 络舆情高度发达的环境下,需要制定有力、易落实的法 律制度支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权威性和引导 力。其次,加强舆情引导法制化的水平。加强对 部门人员的网络的意识教育,加强网络舆情 法制化建设。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是一法定性 质的权利表现;此外,网络也可以成为党和优 化社会治理、构建社会和谐的治理工具。最后,各 个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重视协 作精神,在危机事件舆情控制上紧密配合。参考文献
[]杨雅厦.新媒体时代对件的引导策略[].发展
研究,2017,(11) :103.
[]那斌.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管理与引导[].新闻传播,
2016,(7) :113.
[]沈雪梅.新媒体时代公关策略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7,
(05).
锋绘 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