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厦门邮轮旅游市场开发分析及策略探讨
作者:赵玉竹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8期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厦门邮轮旅游业的现状及特点,其次运用SWOT理论分析了厦门邮轮产业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邮轮旅游特征的分析对厦门邮轮旅游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厦门邮轮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厦门邮轮旅游;分析;策略及建议
邮轮旅游作为旅游业中新兴的旅游项目,以其迅速的发展速度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有很多港口优良的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厦门等。其中厦门作为中国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之一,拥有一流的邮轮码头设施,是第一个有定期国际邮轮航班的港口。 福建省在最新出台的“三规划两方案”中,明确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发展邮轮旅游是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一步,因此支持厦门邮轮经济发展不仅是建设航运中心的需要,也对福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厦门邮轮旅游概况
厦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开发区之间,具有便捷的海上航道,又与岛隔海相望,直接辐射东南亚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通要道。作为著名的沿海城市,厦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也是中国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邮轮刚刚进入亚洲不久,厦门就接待了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伊莉莎白女王二号”。进入90年代厦门接待邮轮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国际大型邮司“嘉年华”、“皇家加勒比海”等的豪华邮轮在亚洲的航线也以厦门为停靠港。2006年底,厦门国际邮轮码头建成并于次年4月开始投入。随着邮轮经济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厦门以自己优越的自然条件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正在积极地筹建国际邮轮母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潜在的邮轮旅游资源也将给厦门经济带来丰厚的利润。 2 厦门邮轮经济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优越的港口条件,发达的交通网络
厦门港频临海峡,与岛、澎湖列岛隔水相望,是我国东南海疆之要津。具有港阔、海深、不冻、避风条件好等优点,万吨巨轮不受潮水影响可以随时进出,是东南沿海的一个天然良港。厦门港交通网络发达,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公路经高集海堤,厦门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桥、集美大桥和海沧大桥与全省公路连网;水运航线可通达我国沿海、长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厦门的高崎国际机场拥有135条国内外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4条,通达城市77个。厦门沿海航线北距上海561海里;东距基隆222海里;南至287海里,豪华邮轮在36小时内到达上述地区,为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综合性空间。 2.1.2 优质的旅游资源,丰富的邮轮接待经验
厦门背靠漳泉平原,是一个风姿绰约的港口城市,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适合旅游,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人居住城市”等称号。厦门又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多年来众多来自海外的朋友来厦门度假旅游,同时厦门腹地居民也经常选择从厦门出发到相邻的国家和地区,而正在发展的邮轮旅游也将渐在国内外游客的度假选择中流行起来。厦门在历史上就是亚洲的国际邮轮港口,成功接待过很多邮轮,20世纪90年代,厦门接待国际游客的数量连续几年全国第一。今年世界著名的皇家加勒比海公司也与厦门港务集团达成2015年的包船协议,包下“海洋神话”40天船期,且包船金额高达1亿,预计可以为厦门母港带来3万人以上的吞吐量。 2.2 劣势分析
2.2.1 国人对邮轮旅游产业缺乏认知
邮轮旅游属于休闲度假旅游,是旅游业中时尚旅游产品的代表,虽然逐渐为大家所知,但与我国庞大且逐年递增的旅游人数相比,接受邮轮旅游的游客还占少数,国内邮轮旅游产业仍属于小众产品。在大部分国人眼中邮轮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并没有把邮轮旅游列入自己的选择之内,甚至很多人受传统的观念影响认为邮轮旅游是奢侈品,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厦门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
2.2.2 邮轮旅游消费过高
邮轮旅游与陆地游相比费用略大,而且邮轮旅游的主要盈利是靠游客在船上的消费,基本旅游者在船上的消费额会占到整个旅程的一半。①据丽星邮司介绍,一条邮轮相当于6架波音747飞机的规模,每位游客每天的住宿费用约在800元人民币左右,这样的价格比陆地的豪华酒店要高;并且一次邮轮的花费平均在10000元左右。与陆地有相比,厦门周边乃至福建的居民能否能接受这样的高价还未可知。 2.2.3 硬件设施不具规模,配套设施“短板”
厦门国际邮轮码头位于厦门岛西海域港区的东渡路上,于2007年投入使用,目前情况来看,只可以满足邮轮停靠的需求,而还未达到邮轮母港的要求。再者,邮轮旅游相应的港口旁边还未有成熟的配套设施,如娱乐、餐饮、住宿等相应设施。正在建设的邮轮母港,和即将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的邮轮城,一系列项目发展起来还有待时日,如果在此期间相应配套设施未解决就会大大影响邮轮经济预期的效果。 3 面临机遇
3.1 的大力支持
国家对旅游业非常重视,2012年把加快发展旅游业被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14年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关于邮轮旅游产业,近年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2008年印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厦门也在2008年制定《厦门邮轮经济恢复振兴计划》,加快发展邮轮母港建设,带动整个海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及邮轮城的建设
2014年5月,厦门邮轮母港动工改造,包括改造东渡港区1-4号泊位,建设航站楼以及配套设施。预计在2015年厦门母港实现常态化运营;2020年,推动邮轮金融、维修等衍生产业,形成大产业链格局,构建海峡两岸邮轮经济体系。厦门邮轮母港项目位于厦门本岛西侧的东渡港区,核心区用地47公顷。改造后的邮轮码头岸线长约2000米,可同时停靠4艘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总吨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要求。 3.3 邮轮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邮轮旅游迅速发展起来,而我国邮轮旅游业更是全球邮轮经济中的最新增长极。据统计,2001年,中国邮轮消费者共8365人次,到2012年,已达65万人次,11年间翻了78倍。专家测算,2020年邮轮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成为我国航运业和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面对中国邮轮产业如此巨大的开发市场,多家世界邮司向厦门抛出了橄榄枝,近两年来歌诗达、皇家加勒比、丽星等邮司巨头纷纷与厦门签约,以厦门为母港开拓海洋航线。2013年内,世界三大邮司超过10个航次的邮轮以厦门为母港,完全改变了之前以厦门为挂靠港的历史,厦门盼望已久的母港功能将显现。 3.4 面临的挑战
3.4.1 国内其他邮轮港口的竞争
近年来由于邮轮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只要自然资源优良符合条件的港口都争先恐后的建立和发展邮轮母港,其中还有上海、青岛等大小16个城市。这些城市当中每个沿海城市都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自己独特有利的优势,如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渤海经济中心的大连等,对厦门的邮轮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和不可小觑的挑战。 3.4.2 的措施对邮轮产业各方面的管理
邮轮旅游是新兴产业,在发展建设中将涉及到各方面前所未有的问题。对厦门来说,制定健全的法规来引导邮轮经济的发展,联接各个产业部门协调社会整体内部的和谐,建立更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以应对邮轮母港产业化和国际多元化的特点,是对行政监管方面的挑战和考验。
3.4.3 邮轮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发展以来,全国大中院校开设了很多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相关专业,以培养旅游专业的人才,然而熟习邮轮旅游的人才却甚少。随着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旅游业需要的人才更加广泛。国际邮轮不仅需要大量精通外语的服务管理人员,还需要邮轮维修制造等专业人员。对于厦门邮轮母港来说硬件设施建好了,如果软件跟不上就是虚有其表的大问题。 4 对厦门邮轮市场发展的建议
4.1 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力度,转变旅游者消费观念
基于国内邮轮市场与国外的销售方式有不同,欧美国家大多采取邮司直销方式,而国内普遍为第三方代理销售模式,因此,厦门邮轮旅游的宣传和拓展不仅要靠各大邮司的宣传还要靠与各个代理商的推广。邮轮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采用媒体宣传手段,把邮轮旅游的新理念普及到大众;另一方面,应促进国际邮司与第三方代理商合作推出一些亲民尝鲜的旅程,以合理的价格吸引福建居民尝试邮轮旅游,通过旅游者的亲身体验认识邮轮旅游。如2013年亚洲国际邮司丽星邮轮的“双子星”号以3000多元的“白菜价”搭载1200多名游客从厦门母港出发,展开为期4天的首个澎湖、高雄之旅,正式启动大规模的“环海峡邮轮旅游”,使厦门居民体验豪华邮轮旅程。 4.2 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增强厦门辐射强度
厦门是海西经济区的中心,厦门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对整个海西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厦门带动其他中心城市的同时,也需要其他区域协作,打造海西邮轮旅游圈。充分发挥厦门对台的优势,这是与其他沿海港口城市相比最有力的竞争点。国际邮司选择上海为第一个邮轮母港的原因之一是看重其消费能力及经济影响力。相比之下厦门这些方面不及上海,因此作为海西中心的厦门要联合周边地区,增强经济的辐射能力,促进厦门邮轮旅游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3 制定特区邮轮产业法规,建立高效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厦门在建设邮轮母港邮的同时,发展中相关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依然是个空白,这也是邮轮旅游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深层次问题。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特别对邮轮旅游的发展格外提高重视程度,厦门可以利用经济特区的立法权,结合与厦门居民赴台便利等优势制定适合厦门邮轮区域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邮轮经济发展和邮轮旅游管理地方性法规极大的保证邮轮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4 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邮轮经济人才队伍
邮轮旅游产业涉及航海、餐饮、海关、通讯等各个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来组织、管理和运作。目前应及时培养厦门邮轮旅游专业人才,在省内院校中组织专家学者开设相关专业,或对旅游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邮轮方面的专业培训,培养邮轮方面的人才以供应市场所需绝对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可以采取引进外来人才的方式,积极向国际邮轮经济发达国家学习, 通过学习西方发展邮轮旅游的成功经验促进厦门邮轮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琼,肖思智,刘家诚,黄景贵.三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优化系列研究:三亚邮轮产业调研报告[J].特区经济,2014:04,02:21-23.
[2]张明香.关于推进上海邮轮母港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港口,2013,05:15-18. [3]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 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2012,02:101-121. [4]苏枫, 海南岛邮轮经济圈构建探索[D].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07-111. [5]孙瑞红, 叶欣梁.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07:165-169. 注释:
①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研究.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