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政治

中学政治

来源:华佗小知识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参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2.A[解析]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选项B、C、D都是有关民生的社会建设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3.A[解析] 纸币发行有自身的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根据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4.B[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骨骼系统指的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5.A[解析]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故A项正确。

6.A[解析]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A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B、C、D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内容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水平还不高,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项。

2.ABCD[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项。

3.ABC[解析]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对公有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离开了公有制和联合劳动,便不存在共同所有的产品,也就根本谈不上按劳分配。除按劳分配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等。

4.ABC[解析] 在中国享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权的机关和人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最高人民,以及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享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权的机关和人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

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最高人民,以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的委员。因此,D项表述不科学,正确答案为ABC项。

5.ABCD[解析]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AC[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三、辨析题

上述命题不完全正确。

这种说法否定了偶然性对必然性的作用。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一切偶然性的背后也都存在着必然性,既没有纯粹的必然性,也没有纯粹的偶然性。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从偶然性中去发现必然性,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