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劳动创造美
好生活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单元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与各行各业的关系,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3通过了解农村,感受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4在了解农村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录像,农产品的相关资料,关于农业改革家、科学家袁隆平的资料、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家乡特产的信息和图片,去农村了解发生在过去的故事,整理资料。 【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1师:(播放儿歌《金豆豆,银豆豆》)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师:歌曲唱出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说明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业生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二、提出疑问,展开讨论
1师:同学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你们一日三餐吃的饭菜,还有平时吃的其他食品,都是用什么农产品做成的?
2师:我们的一日三餐中不断变换着美味佳肴,是它们给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桌丰盛的佳肴,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餐桌上发现了什么加工这些美味佳肴的原料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又和农业生产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吧。
(结合餐桌上的发现,让生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师小结:米饭是由稻米做成的,糖果是以甜菜或甘蔗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有些食品本身就是农产品。 三、小组探讨,汇报交流
1师向生下发表格进行调查,生分小组积极地讨论。
2每年过春节时家里的餐桌上有哪些食品它们的原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3各小组将本组的调查情况向全班进行汇报。 四、拓展思维,了解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1师:同学们,除了我们的一日三餐与农业关系密切,你们还发现哪方面与农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呢?举例说明。 2生讨论,回答问题。
师:你穿的衣服都是以什么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
师小结:我们穿的衣服也大都是以棉、麻、丝、毛等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
2
师:除了衣、食离不开农业,其他行业,如你家住的房子、用的家具,与农业有什么关系?
师小结:我们住的房子、用的家具是木材、水泥、砖等做成的,木材来源于林业,也属于农业;水泥、砖是建筑材料,它们的原料来源于农业。 师:你外出乘坐的车、船与农业有关系吗?
师小结:车、船是交通运输工具,它们的原料均来源于农业。 师:你书包里的学习用品与农业有什么关系?
师小结:学习用品属于商业,它的原料也来源于农业。 师:这些行业与农业的关系如何?请同学们谈一谈。
师小结:很明显,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因为农业为各行业提供粮食、原料等等。 五、课后延伸
社会调查:到生活中调查我们有哪些农业产品远销海外。 六、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农业发展,我们将无法生存,无法向前发展。 第2课时
一、展开讲述,了解信息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农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全球经济稳步增长的今天,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农业与国家经济联系很密切,你们想知道原因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本课的内容。
二、分组调查,汇报资料
1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产品,请说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农业产品的名字,其中哪些农产品远销海外?
2师:农业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们结合实际进行论证、考察,填好调查表。
被调查人姓名工作单位生产的产品需要的原材料 3师生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网上搜集,分组汇报
1师: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生产方式落后,发展缓慢,想一想,农民生活水平如何(
自学书中第72~73页)
2生分析原因,并谈谈对过去生活的感受。
3师:从刚才的汇报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并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4播放纪录片《艰苦岁月》,让生了解以前人们所经历过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猜一猜,食物从哪里来、算一算,民以食为天、认一认,农业的种类、找一找,生活中的农业。
3
第二课时:背一背,吟诗知辛苦、访一访,水稻的生长过程、夸一夸,劳动人民的智慧、做一做,爱惜粮食是美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农民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农民和农民劳动成果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 CAI课件;2.食品包装袋;3.每小组一份表格。
学生准备:1.食品包装袋。2.采访身边的农民或查阅资料,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3.搜集农谚、袁隆平的故事及有关现代农业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0-P63页内容,话题为“餐桌上引出的话题”。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P69页内容,话题为“粒粒皆辛苦”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猜一猜 食物从哪里来
1.师:说到美食,每年最丰盛的一定是年夜饭。大家看——(课件出示: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享受着丰富的佳肴)这顿美食你们感不感兴趣呀你们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食呢
2.师: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啊!可是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来自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课件放映一组农作物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3.小结:看到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家的餐桌入手,帮助学生形成食物来自农业的基本概念。】
活动二算一算 民以食为天
4
1.师:来看看农民一年要为我们种植多少粮食大家来算一算,一个概每天要消耗0.4公斤粮食,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请你们算算我国人民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要是一个月、一年呢 2.学生算一算后报出得数。
3.小结:由此数字,我们也可以想像到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每日的需求量也是大得惊人呀!宋庆龄奶奶曾经说过:“稻穗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 。“民以食为天”,是农业支撑了这片天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算一算,感受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三认一认 农业的种类
1.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包括的种类很多。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的蔬菜、水果,这些属于种植业;鱼、虾、蟹属于渔业;鸡、鸭、牛、羊肉属于畜牧业;(板书贴图)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三种,请你们打开书62页找一找还有哪几种?
2.学生看书补充完整:还有林业和副业。教师播放有关视频资料。
3.小游戏:老师这儿有两张签,一张写着“农”,一张写着“业”。每张签打开后都可以看到五种农业生产,请你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哪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农业,哪些属于农产品。】
活动四找一找 生活中的农业
1.分小组探究农业与吃、穿、用的关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产品和农业有关。
教师分组提要求:组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每个同学都要踊跃发言,记录员将说到的农产品进行记载。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发言的小组声音要大,让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听见,如果是探讨相同话题的小组,要特别注意,你的记录里,别人谈到的要打个勾,以便待会交流的时候不重复,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他们交流了多少种。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大家的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4.小结:的确,我们生活的吃、穿、用、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的国徽上有——(学生说:谷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农业与人们生活得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种植业 畜牧业 副业 林业 渔业
5